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音乐进行曲教案

七年级音乐进行曲教案

七年级音乐进行曲教案【篇一:七年级上学期音乐教案】第一单元《阳光少年》教学目标:一、通过教学,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

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培养他们的热爱学校,尊敬老师,关爱同学的良好品质。

并对初中的音乐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通过学唱《少年进行曲》,掌握切分节奏及四分附点节奏。

并以饱满的情绪,有力的声音唱好歌曲,较好的表达歌曲的进行曲风格。

三、通过欣赏,体验歌曲中所表达的少年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和丰富多彩的生活。

教学重点:学习歌曲,表现少年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教学难点:学习新的节奏型。

教学方法:欣赏,听唱,讲解。

教学媒体:多媒体。

第一课时一、导入1、演唱歌曲《飞扬吧,青春》2、介绍本单元。

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态度,热爱学习,热爱学校,熟悉同学,成为一名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少年。

二、新课教学1、开心一刻朗读本课序言和校园多美好歌词。

教师启发性的教唱节奏。

2、歌曲简介3、教唱歌曲采用听唱法教学,教师钢琴演奏3—5遍,同时学生小声哼唱学习,逐渐体会,对于演唱不准确的地方教师加以强调,并逐句教唱。

4、结合演唱,讲解音乐知识。

5、大声演唱歌曲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分组或分男女声演唱。

课堂小结:1、教学所得:通过学习认识了四四拍和节奏2、教学偶得:同学们都很积极的表演,激发了我的信心3、教学败笔:七1班没引导好,头没开好4、智慧火花:每个班都有几个学得很快5、拦路虎第二课时一、导入1、我们学会了四四拍的指挥图示和指挥方法,同学们可以看看课本的第八页的《青春舞曲》也是四四拍的2、请同学们试打一下拍子二、新课教学1、请同学看看有没有我们不熟悉的符号,恩对了反复记号,表示符号里的歌词要唱两遍其中有几个地方同学们最容易混淆的,在这些地方教简谱一定要准确无误才行。

2.教唱歌曲《青春舞曲》唱熟悉之后脱离书本,背唱歌曲。

3.教同学们打会拍子,每一个同学都能准确的完成自己的任务,学会看手势看指挥。

4.每个小组抽一个同学来打拍子,这时候要求同学们眼睛看指挥,跟着指挥的拍子演唱歌曲。

5.这样既锻炼了同学们的指挥能力,也培养了同学们的胆量,更让同学们对歌词熟记不忘。

6.给予上台的同学加分和掌声的鼓励,提高他们的信心,对于有胆量的同学,处乱不惊的同学特别表扬。

课堂小结:1、教学所得:通过学习同学们能正确的指挥一首歌曲了,七1班也慢慢好起来了。

2、教学偶得:有几个同学上台来出乱不惊,别人怎么也笑不黄他,我特别表扬了他们的胆量。

3、教学败笔:4、智慧火花:同学们表现得很不错,特别是在打拍子的时候学得很快。

5、拦路虎第三课时一、导入1、演唱《飞扬吧,青春》2、演唱《少年进行曲》1、欣赏《朝霞》a:荣获1982---1986年全国少儿歌曲评选一等奖。

歌曲基调明快活泼,乐观,向上,赞美了纯真的儿童友谊。

b:讲解合唱知识c:欣赏全曲,回答问题1、描写年轻人如早上灿烂的朝霞,金光四射,生命力旺盛。

2、用力度的强弱表现呼应的效果。

3、齐唱部分节奏跳跃,寓意年轻人活泼向上,合唱部分较舒展,表现对未来的向往和祝愿。

全曲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二声部的童声合唱,旋律活泼跳跃,天真纯洁。

第二部分为合唱,旋律节奏拉宽,表现出浓厚的感情。

课堂小结:1、教学所得:通过演唱同学们熟悉了歌曲旋律,能正确完整的唱完歌曲。

2、教学偶得:在唱歌时同学能表现出他们的天真活泼,我感觉他们有很多潜力可挖。

3、教学败笔:同学们唱的时候就像拼了命的唱,声音很大但是听得出唱累了唱疲倦了,我记得培训老师说过要保护好孩子们的嗓子,所以下次课让他们用科学的方法唱,保护好嗓子。

4、智慧火花:同学们发现一个知识点之后总是说哦,原来是这样的啊,比如我给他们讲了合唱并举例让他们演唱时,他们说知道什么叫合唱了。

5、拦路虎第四课时一、导入1、演唱《飞扬吧,青春》2、演唱《少年进行曲》3、回顾上节课的欣赏内容二、新课教学(一):欣赏1、《少年进行曲》a、进行曲风格,表现了少年自然科学爱好者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全曲分为三部分。

b、讲解夲曲音乐知识并讲解全曲。

c、回答问题(1):两首歌相同之处都是童声合唱。

(2):不同之处:音乐情绪不同,《朝霞》是赞美,歌颂的;《少年进行曲》是情绪饱满,坚定有力的。

(3):角度不同;《朝霞》以朝霞比喻年轻人的精神世界,寓意青年如朝霞一般有着灿烂的前程和光华四射的精神面貌。

《少年进行曲》表现了少年追求科学真理的意义。

2、听唱好歌《飞向未来》课堂小结:【篇二:新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一单元行进之歌《一二三四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一二三四歌》,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

2、能用饱满、有力、较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3、认识曲作者,并简要了解他的其他作品,从中感悟军旅歌曲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歌曲《一二三四歌》难点:了解进行曲音乐节奏、结构特征,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一二三四歌》教具准备:电子琴、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走进部队1、听《当兵的人》,并请学生关注音乐中描述的是什么人物形象。

(军人)2、师:今天就让我们也来体验一下当军人的滋味。

(将学生分成三组海军、空军、陆军,教师当总司令。

)3、师:海、路、空三军的新战友们,你们准备好了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部队,初步体验一下战士们的军旅生活,请你参观后,说说你的感受。

(观看《一二三四歌》视频,学生感受部队生活,感受军人精神饱满的状态)二、新课教学——我是军人1、师:作为你们的总司令,今天我特地准备了一首歌曲送给你们,欢迎你们加入我们的队伍,请观察一下我所演唱的歌曲的情绪,根据歌曲的情绪、旋律、节奏,歌曲可以分成几个部分,你最喜欢哪一部分。

第一乐段:铿锵有力的节奏表现了解放军战士坚定勇敢自信的坚强性格。

第二乐段:歌曲采用了先密后疏的节奏,说唱兼有,给人以活泼乐观豪迈的印象。

第三乐段:短小精悍,有呼有应,火热的军营生活,以及战士自豪感。

(师范唱《一二三四歌》,生关注歌曲的情绪与结构,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情绪饱满、铿锵有力的特点)2、分段学习歌曲(1)学习第三乐段:a、师范唱,生观察这一部分的不同之处。

(加入说唱)b、生学习说唱的部分一 0 二 0 | 三 0 四 | 一二三四 | 一.二三四 0 |0 x 0 x|0 x 0 x|0 x 0 x | 0xx 0 x |①指名念节奏,引导发现最后一小节的节奏变化师示范指导念0xx 0 x③齐念节奏④边念边拍c、师唱生拍念d、生生合作拍念e、学习高声部。

①视唱曲谱——填词演唱,指导高音的演唱。

②完整演唱第三乐段(2)学习第一、二乐段(学唱第一乐段时能否进行“轮唱”这一合唱形式的学习,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a、视唱曲谱。

b、朗读第一段的歌词,要求声音饱满富有弹性。

c、填词演唱(师生接唱——生完整唱,引导学生唱出军人的精神面貌干脆利落)d、情感处理:同学们都说战士的歌声是坚定有力的,其实他也有温柔的一面,歌曲中哪一句最能表现这一面呢?(引导学生用连贯流畅的方法演唱第二乐句,其他部分用饱满、有力、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3、完整演唱歌曲: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提醒学生用慷慨激昂的情绪,饱满有力、坚定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表现军人果断刚强的豪迈气概。

)4、学生讨论编排演唱形式三、拓展延伸——了解军歌1、认识曲作者,臧云飞:这首歌曲由石顺义作词、臧云飞作曲,歌唱家彭丽媛演唱的《珠穆朗玛》你们听过吗?也是臧云飞做的曲,他的作品还有《当兵的人》、《三百六十五个祝福》等2、依次播放《当兵的人》、《东西南北兵》、《三百六十五个祝福》让学生猜猜曲名,会唱的同学可以跟唱。

3、揭示聆听的曲目,并简单介绍臧云飞的其他作品。

《军中姐妹》、《女兵》、《珠穆朗玛》4、师生探讨军歌的特点:(人民军队的雄壮与豪迈,是唱给战士的歌、反映战士生活,富有战斗气息。

)四、课堂小结b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应该学习解放军战士什么样的精神?(高度的乐观主义精神)什么样的品质?(热爱祖国热爱军营生活的高贵品质)真像音乐家贝多芬说的:“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出火花。

”军旅歌曲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将军人的精神面貌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小军人们,让我们也用歌声将军人的精神面貌展现给大家看看吧!(唱《一二三四歌》结束本课)【教学反思】:《一二三四歌》是一首反映部队生活的群众歌曲,全曲铿锵豪迈与抒情相结合,将解放军战士坚定、勇敢、乐观、自信的精神十分巧妙的表现出来,旋律朗朗上口。

歌曲典型的军营生活让学生很感兴趣,由于对军人的崇敬,在学习时也能感觉到作为军人的那种自豪之情,因为有了这种积极的情绪状态,所以学习的效率很高,在表演时学生也是兴趣盎然,效果很好。

不足之处:自己缺乏足够的激情来引领学生走向更高境界的艺术殿堂,对教材的把握和理解还不够。

今后在教学实践中,我还会继续努力,不断摸索。

第一单元行进之歌《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教学设计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①通过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使学生了解到进行曲的节拍、速度、情绪、节奏、结构上的主要特点。

②通过对《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欣赏,使学生了解到此曲中的附点节奏、切分节奏以及休止符的运用,使此曲节奏感强,雄壮有力的情绪,表现当代军人那种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特点。

③通过对阅兵式片段的欣赏,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①了解进行曲的节拍、速度、情绪、节奏、结构上的主要特点。

②通过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感受其旋律中的同音重复、旋律的重复与变化重复的创作手法的运用,使此曲便于传唱,琅琅上口,便于记忆的特点。

难点:通过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感受此曲中休止符运用的妙处。

教学用具:多媒体、电子琴。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学生跟随着《军队进行曲》步入音乐教室,并伴随着音乐原地踏步。

师生问好。

(情景教学)二、导入(为新课铺垫)1. 根据课前所放的《军队进行曲》,提问同学的步伐整齐是因为什么原因?(踩着音乐的节拍行进)2. 说说《军队进行曲》的节拍是怎样的?(二拍子、强拍在第一拍上)3. 伴随着音乐走进教室时,你听到音乐后的感受是什么?(节奏感强、雄壮有力、激昂)4. 把刚才分析的《军队进行曲》的特点合在一起,就是进行曲的特点,导出进行曲。

5. 众多进行曲中,你所熟悉的进行曲都有哪些?(《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等)三、新授1. 放一段带有阅兵式画面的录象,引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引导学生观看军队队列行进视频,充分感受进行曲的特点。

)2. 师介绍作者郑律成。

3. 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师::这首乐曲是由管乐队演奏的,这就是管乐队里主要的四件乐器,他们分别是:圆号、小号、长号、大号。

(引导学生关注管乐队中各类乐器的音色特点,并能辨别不同乐器的音色)。

师:谁能听出歌曲是几拍的节奏?(2/4拍)跟老师学画指挥手势师:谁来说说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生答:威武雄壮)师:最后一个问题是乐曲的作者是谁?4. 赏析《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①欣赏此曲后的感受(振奋人心)②欣赏后给你留下最深刻的是哪段音乐(最容易哼唱的部分)?(开头: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③分析开头的旋律:同音重复(只有一个音ⅰ组成)不加任何节奏的演唱和加人附点和切分节奏的演唱,比较二者的区别,感受加上附点和切分后给人的感觉是什么?(具有号召性,节奏铿锵,振奋人心)全曲大量运用了附点和切分节奏,目的是想表现什么?(音乐丰富了,表现力强,更能表现军人勇往直前、坚忍不拔的精神)④填歌词,找出旋律的特点(重复和变化重复、旋律位置比较低,旋律语气化,便于记忆、传唱)⑤在这首音乐作品中,有两处最为精彩的地方(老师示范演唱),哪两处能引起你的注意?(“听”)比较“听”的后面用休止符和变成用拖拍,其音乐效果有什么不同?(让听众能有更好的空间去想象各种场面,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听众,摒住呼吸,此时无声胜有声!)⑥把学生分组,通过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后,给大家的感觉,用自己的方式把这首进行曲表现出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