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环境保护教育一、从家庭用电开始,节约每一度电,杜绝家家电污染。
1、把白炽灯改成第四代LED绿色光源,在同样的亮度下,其耗电量只是白炽灯的十分之一,但寿命却是白炽灯的50倍。
2、要选用无氯绿色环保家电和太阳能家电系列,比如:使用太阳能发电器、太阳灶、太阳能灯、太阳能帽、太阳能手电筒、太阳能干燥器、太阳能热水器、地板采暖系统等,既节能环保,又安全方便,既为国家的节能环保工作做出贡献,又使家庭引导了绿色生尚生活新潮流。
3、选购空调时要考虑最适合房间大小的匹数。
而且夏季空调温度设定在26-28℃。
4、冰箱内贮存食物不宜过满,冰箱内食品之间及食品与箱壁之间应留有100mm以上的空隙。
这比紧贴墙面每天可以节能20%。
5、洗衣机的耗电量取决于使用时间的长短,一般合成纤维和毛丝织物洗涤3~4分钟,棉麻织物洗涤6~8分钟,极脏的衣物洗涤10~12分钟。
6、电视机不要开得很亮,音量也不宜过大,因为每增加1瓦音频功率,就要增加3~4瓦电功耗。
7、使用电饭锅最好提前淘米,用温水或热水煮饭,这样可以节电30%。
8、电饭锅用后立即拔下插头,当锅内温度下降到70摄氏度以下时,它会断断续续地自动通电,既费电又会缩短使用寿命。
i、普通玻璃窗只要贴上一层特殊节能膜,室内温度起码降3℃, 如果阳光更加猛烈,温差会进一步拉大,节能效果更加明显。
据介绍,采用这种节能膜后,不仅能过滤紫外线,节能效果达到30%,而且使用期限长达20年。
二、节约生活中的每一滴水,努力减少水污染。
推广使用节水型水阀和卫生洁具;用水完毕随手关闭龙头,别让水空流;随时检查维修水龙头阻止滴漏;提倡一水多用,让水重复使用;节约用水,用洗菜、淘米水冲厕所、浇花;洗衣服使用无磷洗衣粉,减少污染;如果将漂洗的水留下来做下一批衣服洗涤水用,一次可以省下30-40升清水;慎用清洁剂,尽量用香皂,别让水源污染,时时告诫我们自己,保护水源就是保护生命!三、节约每一张纸,使用再生纸和节约用纸,保护森林资源。
四、节约每一升油,减少空气污染源。
减少对机动车的依赖,近距离出行尽可能使用自行车或者步行,给城市的交通减轻一点负重;减少公务用车,在不影响公务,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减少独自用车;紧急公务活动确需使用公务车辆时,尽量集中乘坐。
让我们人人来做公交族,个个争当自行车骑手!五、少用一次性制品,保护地球环境和生态平衡。
六、自备购物袋,减少白色污染。
七、注意日常生活小细节。
1、烧菜做饭少用煤炉,改用液化气,炒菜时不要等油热得冒烟时才放菜,尽量减少空气污染。
2、家中的阳台上多种花草盆景,经常打扫房间,经常晒被,保持家庭环境空气清新怡人。
3、减少噪音污染,尽量减低说话或录音机播放时的音量。
4、正确处理废弃物,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合理排放生活用水。
5、保护野生动植物,不吃野生动物,不穿皮草制品,保护生态平衡。
6、奉劝家人、亲友不吸烟,不随意焚烧垃圾,维护家人身体健康,保持洁净环境。
7、塑料瓶、废纸等收集起来卖给收废站,减少垃圾排放。
8、家中养的宠物要看管好,防止影响邻居休息及粪便污染,维护和谐的生活社区和环境。
9、洗米水可浇花或洗菜、冲厕所。
10、将废电池投入回收箱或收集送往回收站。
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检查,做到心中有数,真正将工作落实到了实处。
一、学校周边治安秩序良好。
小组成员集中排查了学校周边隐患,该校周边无网吧和电子游戏厅。
查看有无可疑人员出入,从学生中调查上学、放学路上是否有不安全因素和有无社会人员对学生进行敲诈勒索行为。
二、学校周边交通秩序井然。
1、学校安排保安、值周值日教师在校门口维持交通秩序,引导家长有序停放车辆,劝导家长不驾驶无牌无证车辆和电动三轮车,教育学生不乘坐非法、违规车辆。
2、学校门口设置减速带、警示牌,邀请交管部门在学校门口划置禁止车辆停放黄色标志,确保学生出入校门安全。
3、开展交通安全专题教育,利用晨会、放学前一分钟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
三、学校周边无流动摊贩。
教育学生不去流动商贩处购买食品,一旦发现校门口有流动摊贩立即进行劝阻,收到良好效果,目前学校门口已无流动摊贩。
四、学校内部安全制度落实到位。
1、人防、物防、技防落实到位,按要求聘请专职保安,配备橡皮棍、辣椒水、防割手套等必要的安保器材,安装了110联网报警器和红外线报警器,并在16重要部位安装了摄像头,严防校外不法分子侵入校园、伤害学生事件的发生。
2、对学校的校舍、电器、教育教学设施、消防等设施进行了全面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3、加强食堂管理,严把食品进货关,严防食物中毒。
每天做好食品留样工作,做到天天餐具消毒。
食堂人员持健康证上岗,平时保持食堂清洁。
4、加强学生出操、下课、上厕所等时段的安全管理,专门派遣保安、值日值周教师、值日生进行巡查和劝导教育,确保学生活动安全和人身安全。
五、加强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安保力量。
1、设置安保岗亭,聘请专职保安维持校门口秩序,外来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校园,来访者必须先与被访者电话确认,填写外来人员登记表方可入校。
2、对低年级学生和路远的学生实行接送制,办理接送卡,无接送卡或接送卡证照不符者一律不得进入校园接孩子。
3、放学时段安排值日值周教师在校门口维持秩序,该校还成立了安全保卫小组,在学生上学、放学时段进行安全保卫工作。
六、加强学生安全知识教育。
1、各班召开安全主题班会,利用晨会、课间、放学前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宣传教育。
2、利用黑板报、宣传窗、告家长书、红领巾广播站等载体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防溺水、意外伤害、卫生安全、防毒、防地震教育,并进行了安全疏散演练。
在这次开展学校及周边环境专项检查行动中,该校做了大量工作,获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但是在完善健全长效的管理机制中,还需做进一步的努力,继续保持该校平安校园的光荣称号。
一、上学路上的安全1.行走的安全常识每位同学必须牢记如下行走安全常识:指挥灯信号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行;黄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但已进入人行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黄灯闪烁时,行人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行走时,哪些情况最危险呢?(1)横穿马路很容易出危险。
(2)三五成群横着走在非人行道上,这样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3)上、下班高峰过后,马路上车辆稀少,因为路中车少人稀思想麻痹。
麻痹加麻痹就等于危险。
(4)行走时一心两用,边走边看书,或边走边想问题,或边走边聊天,边走边玩……这样做,可能车子不来撞你,你倒自己去撞车子,因此也十分危险。
2.骑车安全(1)不满12周岁的孩子,不能在道路上骑车。
这是交通规则规定的。
(2)不打伞骑车。
(3)不脱手骑车。
(4)不骑车带人。
(5)不骑"病"车。
(6)不骑快车。
(7)不与机动车抢道。
(8)不平行骑车。
最后还要注意,在恶劣的天气如雷雨、台风、下雪、或积雪未化、道路结冰等情况下,也不要骑车。
3.乘车安全(1)上车前先看清公共汽车是哪一路,因为公共汽车停靠站,往往是几路公共汽车同一个站台,慌忙上车,容易乘错车。
(2)待车子停稳后再上车或下车,上车时将书包置于胸前,以免书包被挤掉,或被车门轧住。
(3)上车后不要挤在车门边,往里边走,见空处站稳,并抓住扶手,头、手、身体不能伸向窗外,否则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4)乘车要尊老爱幼讲礼貌,见老弱病残及孕妇要主动让座。
(5)乘车时不要看书,否则会损害眼睛。
二、课余时间玩耍要注意安全课余时间主要是休息好,并做好上课的准备工作。
下课时,千万不要在走郎里推推攘攘,在校园里追追赶赶。
以免互相碰撞,造成伤害。
三、同学间不要做危险游戏做游戏可以起到增长知识、锻炼身体的作用。
但一些游戏非常危险,轻则伤人,重则危及生命。
哪些游戏不能做呢?第一、“拔萝卜”:一个人用双手夹住另一个人的头往上拔。
这种游戏容易造成颈椎脱臼或骨折。
第二、“挤夯”:大家把一个人推在角落里用力挤。
这种游戏容易造成窒息、胸腔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第三、“砸夯”:四个人各拉住一个人的一只胳膊、一只腿,用力往地下墩屁股。
这种游戏往往造成尾骨骨折。
第四、在游戏时不用玻璃制品玩具、暴力性玩具(弹弓、弓箭、发射子弹的玩具枪)、含有化学性质的玩具。
第五、游戏时不搞“突然袭击”玩笑,如突然在同学背后大喝一声或猛拍对方的头等。
四、体育活动中的自我防护经常要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增强体质,更好地学习文化知识,但要注意安全:第一、要在运动之前换上胶底运动鞋。
运动鞋弹性大、摩擦力大,而塑料皮底的鞋又硬又滑,不适宜运动时穿。
第二、要认真做好全身准备活动,否则肌肉拉伤、扭伤、骨折等都可能发生。
第三、运动前,女孩子摘下发卡、塑料或玻璃饰物,男孩子不要在衣裤内装小刀等锋利物品。
第四、要在教师或同伴的保护下做器械运动;如单杆、双杆运动时,严格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尤其是投掷标枪、铅球时,不能擅自投出或捡回,否则有可能被击中受伤,甚至危及生命。
第五、一旦摔伤,不要急于起来,也不要乱搬动胺伤同学,等校医或教师来处理。
第六、夏天运动后不要喝凉水,可以喝些淡盐水,防止中暑;运动后及时擦净汗水穿好衣服,不要立即冲凉,以防感冒。
饭前饭后及睡觉前不要做剧烈运动。
五、寝室里不能点蚊香与蜡烛寝室是休息的场所。
有的同学学习非常用功,往往在熄灯后打手电看一会书,有的甚至在用蜡烛照明,其实这是不可取的行为。
因为,这影响了他人的休息,也不能确保自己得到充分的休息,并且这存在着安全隐患。
另外,在夏天,有的同学喜欢用蚊香驱赶蚊子,这同样会引发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