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风险投资利弊的作业

关于风险投资利弊的作业

风险投资的利弊分析
会计0802 李军 200850104
风险投资一方面被称为企业的孵化器,但是另一方面也被称为企业的隐形杀手。

这其中的厉害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呢,我简要分析一下。

风险投资有时也常常被称为是为“离婚而结婚”,所以,从风险投资的经营模式来看,我们可以看出风险投资之所以投资一个企业,是因为希望在“离婚”的时候,能够将企业卖一个好价钱。

好了,这就涉及到风投是提升了企业的价值还是价格的问题。

我首先分析一下风险投资的经营模式。

风险投资如果在市场上发现了一个好的种子企业,也就是一个发展前景比较好的企业,那么风险投资就会盯上这个企业,并且希望能投资这个企业。

当然也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一家企业希望能够快速发展,那么他就需要有更多的资金,其中一条渠道就是去找风投。

风投认可这家企业,他就会给这家企业投资。

然后就是经营,一般情况下风投是会往企业中派一名董事,辅助经营。

在达到标准的情况下企业就会上市或者被别的企业兼并,然后风投就会卖掉手中的企业的股份,赚取利润。

从上面的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下几点问题:
第一:认识企业的价值。

很多的风险投资基金(特别是国内新兴的)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投资区域,他们看中什么赚钱就投资什么,认为什么不赚钱就不投资什么,这样的风险投资并不能为企业带来价值。

而成熟的风投一般是有一个专门的投资区域,他们只投资他们熟悉的行业和企业。

比如IBM旗下的IBM-雷曼基金就专门投资新兴的和成熟的电子行业企业,联想旗下的联想投资就重点投资于IT领域,还比如软银旗下的赛富基金和IDG旗下的技术创业投资基金主要集中在互联网行业的投资。

第二:占股比例。

刚创立的公司和比较小的公司的管理层在公司的股份比例比较少,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管理层不能很好的把控这个公司。

因为在企业的经营过程当中,风投关注的是企业能否快速成长,所以在一些的管理问题上,管理层可能会和风投家产生冲突,但由于占股比例比较少,所以管理层并不能实施自己的管理措施。

马云在赢在中国中说,当年软银投资阿里巴巴的时候,他的一个条件就是软银的股份不能超过他和管理层的股份之和。

第三:发展问题。

风险投资投资一个企业之后,他最希望看到的就是这个企业能够在短时间内就能上市,所以他和企业一般都订有发展计划,每一年的营业额,增长额等都有具体的指标,当然达到这个指标大家都皆大欢喜,但是如果因为一些原因没有达到指标,那么风险投资家
就可能追究管理层的责任甚至将管理层扫地出门,这样的例子很多。

包括像新浪的王志东,8848的王峻涛,甚至像蒙牛因为三聚氰胺事件导致和摩根斯坦利的对赌失败也是资本方的作用。

还有,风投都会要求投资的企业在投资后能够按照计划快速发展,但是快速发展就有可能导致企业的根基不稳,管理混乱。

这些都需要考虑。

第四:股份处置问题。

风险投资持有的大量公司股份在公司上市后的处置也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如果风投将公司的股票全部抛售,那么公司的股权就会非常的分散,这就不是很利于公司的发展,如果风投将公司的股票卖给别的公司,甚至能将一个企业置于死地。

这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分众传媒收购聚众传媒。

分众传媒和聚众传媒几乎同时创立,一样发展,同时获得摩根斯坦利和雷曼的投资,竞争非常激烈。

但是分众传媒早一步上市,买下了风投手中聚众传媒的大量股份,收购了聚众传媒。

如今我们已经很难听到聚众传媒,听到的都只是分众传媒。

虽然我们有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考虑,但是我们不得不说,风险投资也有很多的优点。

首先,风险投资会给企业带来大笔的资金,让企业能够超速发展,这是风险投资最大的作用之一。

其次,风险投资能够理顺公司的股权结构,规范公司的财务、人事等结构,使公司的发展更加的透明化和健康化。

另外,风投的加入还能为公司带来看问题的新视角,新的客户,和新的管理方式。

最后,风投还能为企业的上市提供帮助,将企业打造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公众公司。

正如天下万物有利就有弊一样,风投也是一把双刃剑。

企业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时期是否需要融资,是否需要引入风投,也需要综合考虑,用得好,风投可以为企业开山披露,勇斩荆棘,用的不好就有可能伤及自身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