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宏观经济学第十章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十章习题及答案

第十单元 宏观经济学主要流派本单元所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 1.古典学派与凯恩斯经济学; 3.货币主义; 5.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一、单项选择1.萨伊定律在货币经济中表现为(a.投资恒等于储蓄;c 货币供给恒等于货币需求;)。

b 投资等于储蓄;d 。

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

2.古典经济学说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说争论的焦点是()a.市场机制能否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均衡; b 市场机制能否自动合理配置资源;c. 需求管理政策比供给管理政策是否更有效果;d. 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是否更有效果。

3. 强调市场经济具有自我矫正机制、能够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均衡的学说叫 做( )。

a.凯恩斯经济学; b .凯恩斯主乂; c 新凯恩斯主义;d .古典经济学。

4.强调市场经济不能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均衡的学说通常叫做()。

a 。

凯恩斯主义; b .货币主义; c 古典学说; d 。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5.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

a.奥肯定律; b 。

蒙代尔定律; c 萨伊定律;d 。

李嘉图等价定理。

6. 在欧文•费雪的交易方程与剑桥方程中,货币数量的变动仅仅影响()2.正统凯恩斯主义; 4.供给学派; 6.新凯恩斯主义。

a.实际收入;b。

名义收入;c 一般价格水平;d。

总就业量。

7.凯恩斯主义认为,货币数量的变动( )a 。

仅仅影响价格水平;b 。

会同时影响价格水平和实际收入;c 仅仅影响实际收入;d 对价格水平和实际收入没有任何影响 8.货币主义认为,货币数量的变动()a.在短期,会影响价格水平与实际收入;b .在长期,会影响价格水平与实际收入;c 在短期仅仅影响一般价格水平;d 在长期仅仅影响实际收入。

9. 货币主义者相信货币流通速度( )。

a 。

相当易变;b .短期内比较稳定,在长期会剧烈变动;c 相当稳定;d 短期内剧烈变动,在长期比较稳定。

10.古典经济学认为( ).a.货币数量的变动不影响真实变量值;b .货币数量的变动影响真实变 量值;c .货币数量的变动影响就业量;d .货币数量的变动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11.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 (a 。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c 正常的菲利普斯曲线;12.削减税收、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是()的主要政策主张a 。

凯恩斯主义;b .货币主义;c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d .供给学派。

13.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货币经济周期模型表明,失业都是()a 。

非自愿的;b 。

自愿的;c 结构性的;d 。

周期性的。

14.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是()。

a 。

实际产出围绕潜在产出的波动;b 。

名义收入围绕实际收入的波动;c 潜在产出本身的波动;d 。

名义收入围绕潜在产出的波动。

)向右下方倾斜。

b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d .幻觉的菲利普斯曲线15.新凯恩斯主义试图为工资和价格的缓慢调整提供(a。

—个经济基础; b .一个中观经济基础;c。

一个宏观经济基础; d .一个微观经济基础。

16.效率工资的偷懒模型认为,().a工人的生产率与真实工资率负相关;b.工人的生产率和真实工资率正相关;c工人的生产率与名义工资率负相关; d.工人的生产率与名义工资率正相关。

17.效率工资的公平模型认为,工人常常()。

a被“按劳付酬” ;b。

会“按酬付劳";c在低工资下辞职;d。

在寻找工作时被逆向选择。

18.局内人—局外人模型认为,来源于职员变动成本的局内人的权力使得 ( )。

a实际工资高于市场出清工资;b.实际工资低于市场出清工资;c名义工资不断降低; d。

实际工资不断降低。

19.货币“超中性"的含义是指货币数量的变动( )。

a.只能在短期影响实际变量值; b 。

无论短期与长期,都能影响实际变量值;c只能在长期影响实际变量值;d.无论短期与长期,都不能影响实际变量值。

20.与“经济人假定”相a静态预期;c理性预期;二、多项选择1.古典货币数量论主要包括(致的预期是()。

b.适应性预期;d.外插型预期。

)。

a欧文•费雪的交易方程; c剑桥方程;2.古典经济学的基本信念包括(a.价格、工资与利率具有灵活性;干预经济;c.价格、工资与利率具有黏性;b.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d.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

)。

b.充分就业是一种常态,政府不要d.低于充分就业是一种常态,政府应a .持久收入;b .通货膨胀率;),得出了充分就业是一种常态的结论b.具有灵活性的价格、工资与利率; d 萨伊定律。

4. 凯恩斯认为,封闭经济中总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是( )a 。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b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 c. 流动性偏好陷阱中的利率不能下降; d 货币供给减少。

5.“理性预期”的特征主要有( )。

a .人们力求做出正确的预期;b .人们将利用所有可得到的信息进行预期;c .预期误差不具有系统性;d .预期没有误差。

6.“适应性预期"的特征主要有( )。

a 。

人们力求做出正确的预期; b 。

人们只能利用过去的信息进行预期;c .人们只能缓慢地调整预期误差;d 。

预期误差具有系统性.7. 新古典学派的货币经济周期模型中, 意外的货币供给增加将导致 ( )a 。

实际工资提高;b .工人增加劳动供给; c. 一般价格水平提高; d .厂商增加产品供给。

8.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家认为, ( )。

a 。

经济波动是充分就业收入本身的波动;b 。

经济波动主要由技术冲击引起;c.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紧密相结合;d .政府稳定经济的政策不利 于经济增长。

9.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数量论"首先是一个关于货币需求的理论,因为a .真实产量水平比较稳定;b .名义收入的变动主要来自物价的变动;c .物价变动根源于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d .货币供给量是外生变量10. 在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中,影响社会真实货币需求的因素主要有 )。

该干预经济。

3.古典经济学家依靠(a .货币非“中性”; c .理性预期;C∙市场利率;d人们对持有不同资产的偏好。

11.弗里德曼认为,在货币供给量增加()。

a.6—9 个月以后,名义收入才会增加;b再经过6—9个月以后,物价才会普遍上涨;C.12-18 个月以后,名义收入才会增加;d再经过12—18个月以后,物价才会普遍上涨。

12.货币主义认为,货币数量增加引起短期收入增加的机制是()。

a.货币的边际收益率下跌;b人们增加购买非货币资产以减少超过其意愿持有的现金余额;c.导致非货币资产的价格的上升和利率的降低;d.刺激真实投资增加。

13.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表明,政府缺乏信誉的相机抉择政策().a。

既是最优的,也是可行的;b。

能够达到稳定经济的预期目标;c.既不是最优的,也不是可行的;d.不可能达到稳定经济的预期目标.14.卢卡斯批评认为,()。

a.私人部门对政策变动会做出理性的反应;b宏观非均衡模型中的参数不会保持不变;c.宏观非均衡模型能正确地预测政策的后果;d.相机抉择的政策不会产生好效果.15.货币主义者认为,降低通货膨胀率的货币政策().a.在短期将提高失业率、减少收入; b在长期失业率将回复到自然率水平;c。

在短期将降低失业率、增加收入;d。

对就业与收入没有任何影响。

16.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政策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 )。

a。

货币政策能够防止货币本身成为经济混乱的主要源泉;b能够增加就业与收入;c.货币政策能够给经济运行与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背景;d 。

货币政策有助于抵消经济体系中其他原因引起的比较重要的干扰。

17.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假说主要有( )。

a.理性预期假说;b市场出清假说;c∙自然率或总供给假说;d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假说。

18.新凯恩斯主义对真实工资刚性的解释种类主要有( )。

a。

隐含合同理论;b效率工资理论;c∙长期劳动合同理论;d局内人一局外人理论。

19.效率工资模型包括( ).a。

逆向选择模型;b劳动力流失模型;c.偷懒模型;d公平模型.20.新凯恩斯主义认为,()。

a.供给与需求都能对经济总量产生冲击;b工资、价格与利率具有黏性;c.经济可能在较长的时间内偏离充分就业均衡;d。

政府有必要干预经济。

三、名词解释1.货币数量论; 2。

萨伊定律; 3.剑桥方程;4.适应性预期; 5。

理性预期;6。

拉弗曲线;7。

时间不一致性;8.李嘉图等价定理; 9。

卢卡斯批评;10。

真实经济周期;11。

静态预期;12。

幻觉的菲利普斯曲线;13.名义黏性与真实黏性;14。

效率工资;15.费雪的交易方程.四、判断题1.古典经济学家认为,价格、工资与利率具有灵活性,市场机制能保证经济经常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2.凯恩斯认为,货币工资具有向下的刚性,市场机制不能保证经济经常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3.货币主义者认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虽然都能影响总需求,但货币政策的效果大于财政政策。

()4.正统凯恩斯主义者认为,财政政策具有完全“挤出效应" 。

()5.古典货币数量论中, 货币只具有媒介交易的职能,没有储藏手段的职能。

6•欧文•费雪的“交易方程”中的货币,是指人们为进行一定的交易而在手头上持有的货币,或者说是“栖息的货币” 。

()7.剑桥方程中的货币是指在货币流通速度既定条件下,社会为完成一定的交易所需要的货币量,或者说是“飞翔的货币” 。

()8.货币主义者认为,浮动汇率制比固定汇率制更有利于保持经济运行的稳定性。

( ) 9.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认为,由于价格具有灵活性,市场总是出清的,任何被私人部门理性地预期到的宏观经济政策,都不会对经济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10.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认为,未被私人部门理性地预期到的宏观经济政策,将对经济产生积极的实际的影响。

()11.货币主义者认为,无论是在短期,还是在长期,菲利普斯曲线都是垂直的,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影响。

()12.货币主义者认为,经济不稳定主要根源于货币当局实施的相继抉择的货币政策.( )13.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本质上是充分就业收入本身的波动。

()14.供给学派认为,20世纪70 年代初,美国经济出现的“滞胀" ,是财政庞大的开支、过高的税率和政府对经济管制过多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5.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表明,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有利于保持经济运行的稳定性。

( )16.“李嘉图等价定理”表明,无论是通过增加税收,还是通过发行国内公债来筹集资金,政府的赤字支出给私人部门带来的负担是相等的, 从而对经济的影响是相同的。

()17.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 由于经济主体不具有理性预期能力,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有实质性的影响。

()18.新凯恩斯主义用隐含合同理论、效率工资理论和局内人—局外人理论等三种理论来解释真实工资的刚性。

()19.在新恩斯主义理论中,货币工资的变动具有逆周期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