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2004年初中升学考试试卷文言文(17分)【☆在60分的阅读部分,古诗文的比例占了接近三分之一,基本与“人教版”的编排比例一致。
相比曾几何时,现在对文言文的教学地位的重视程度确实有所提高。
】(一)默写(5分)1.一水护田将绿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4.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前事不忘,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文的识记比往年增加了1分;其中考查了3个诗句(第一册《书湖阴先生壁》、第六册《浣溪沙》《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1个骈句(第二册《陋室铭》),1句成语格言;5个经典名句课内外结合,体现一定的侧重点和广泛性。
】(二)理解(12分)[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怡然自乐:愉快的样子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连接B.水皆缥碧:青白色望峰息心:平和的心态窥谷忘反:同“反”,返回C.有时见日:同“现”互相轩邈:高大横柯上蔽:树木D.阡陌交通:交错相通负势竞上:凭依皆生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7.翻译句子: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选文甲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势的,《三峡》一文也有一处是写水势的,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9.选文乙中可以看出陶渊明厌倦尘世,向往_____________的思想,他的诗《饮酒》(之五)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集中体现了这种思想。
(3分)10.选文甲描写富春江的美景时,抓住山_________水_________的特点,反映出作者____________的生活情趣;选文乙通过描绘桃源美丽的自然风光,来表现桃源人_____________的生活,反映出作者的社会理想。
(3分)【☆甲文选自第四册《与朱元思书》,乙文选自第二册《桃花源记》,力图把文言文教学导向于起步的稳健和双基的落实。
第6题涉及12个词语的掌握,含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A、B、C中均有不确切之处,可多种思维判断;第7题选译的句子似偶犹骈,且不妨试以互文;第8题通过联想进行比较加强识别,“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中有“奔”字如出一辙,修辞亦然;第9题突出选文的思想感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是一种田园(乡村)生活情趣,诗文相映,更能加深对作者人品及其写作特色的理解;第10题相互比照俩选文,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沉湎(寄情、热爱)山水,笔端便是异山(高、险)奇水(清、急),而桃花源给人的确是安宁、闲适的印象,主题不同,着力的手段自然就有了区别和差异。
】现代文阅读(43分)【☆现代文阅读理所当然地作为阅读考查的重头戏。
今年再次打破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各成一系的惯例,不唯文体是举,而就能力至重。
两个精心设计的板块,显示出课文与课外读物结合、美文与平实文章结合、比读与单篇品读结合、全息与局部解析结合等特点。
】一(20分)[甲]鹤分为几群,每群十几只不等,拧成一团,拼命向苍鹰扑去。
在阳光下,鹤的双翅奋力搏击,银光闪烁。
鹤群宛如暴风中飞转的云堆,迅速形成漩涡状,上下左右飞舞,光莹莹耀眼。
苍鹰不知何时已湮没在旋转的鹤群中,踪影全无。
战斗继续了好长一段时间。
苍鹰虽然壮勇剽悍,可是寡不敌众,变得束手无策。
最后只好放开费了很大力气抓到的鹤,从飞舞啼叫的鹤群中钻了出去,凌空疾翔,一瞬间,消失在雁回山那边了。
……这时鹤群一齐发出了悲痛有啼鸣。
……队列最前方很快翻身飞出两只健壮的大鹤,立即降到看来已精疲力竭、缓缓下坠的伙伴身旁,引吭高鸣,盘旋周围。
……于是,竟然发生了意料之外的事。
来救的两只大鹤,从左右两侧紧紧靠近伤鹤,各伸出一只长长的翅膀,将伤鹤(夹、架)起来了。
然后各自奋力扇动单翅,静静地把负伤的伙伴送回高空的队列。
在这段时间里,其他鹤高声啼叫,盘旋高空,一齐等待伤鹤返回。
待伤鹤归队后,才似乎放下心来,又排成圆形队,向高空飞去。
(节选自《鹤群翔空》)[乙]随着镰刀头羊的那声吼叫,整个斑翔群迅速分成两拨,老年斑羚为一拨,年轻斑羚为一拨。
……镰刀头羊本来站在年轻斑羚那拨里,眼光在两拨斑羚间转了几个来回,悲怆地轻咩了一声,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老年斑羚那一拨去了。
……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
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
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斑羚①心想②或许有个别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注定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③但让我(感动、震惊)的是④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
它们(心甘情愿、义无返顾)用生命为下一代搭起一条生存的道路。
绝大部分老斑羚都用高超的跳跃技艺,帮助年轻斑羚平安地飞渡到对岸的山峰。
只有一头衰老的母斑羚,在和一只小斑羚空中(衔接、对接)时,大概力不从心,没能让小斑羚踩上自己的背,一老一小一起坠进深渊。
我没想到,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斑羚群竟然能想出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
我没想到,老斑羚们会那么从容地走向死亡。
(节选自《斑羚飞渡》)11.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深渊剽悍湮没引吭高鸣12.根据原文选择括号内恰当的词语,找上“√”(2分)13.给选文乙①②③④处加标点。
(2分)14.选文甲和选文乙表达的主旨各有侧重。
甲文侧重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乙文侧重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2分)15.选文甲和选文乙中作者饱含激情地讴歌了鹤群和斑羚,但在表达感情时,写法上有所不同,选文甲通过_______________寄寓感情,选文乙运用________________表达感情。
(2分)16.选文乙写彩虹之桥属于_________,写老斑羚用肉体作桥墩搭建的桥属于______________,两者结合,对突出斑羚飞渡时的形态之美起到了_______________作用。
(3分)17.品析选文甲中划横线的句子,具体说说该句是怎样写得生动形象、具有美感的。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阅读选文乙第⑴段,揣摩镰刀头羊的心理活动,说说当时它在想些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爱是一种天性,动物有,人类更有。
请根据材料填写。
(2分)课文材料人物表达情感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送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阿长和迅哥儿“你父女两个将去做盘缠,一面收拾行李。
俺明日清早发付你两个起身,看那个店主人敢留你!”金老并女儿拜谢去了。
侠义之情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我”和父亲杰姆还没有看到送给他的美丽礼物呢!她热切地把它托在自己的掌心上递给他。
这无知无觉的贵重金属似乎闪闪地反映着她的快活和热诚的神情。
杰姆和德拉【☆甲乙两文都出自第三册的第三单元,这个单元的文章是写丰富多彩并呈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的,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14题分别从不畏强敌的团队战斗精神和为了族群牺牲自我的献身精神来凸现两文的主旨,第15题则指明两文分别通过场面描写和直抒胸臆的方式来表现各自的感情,此二题符合单元教学“要以整体感受为主,领悟课文的思想内容”的要求。
该单元还要求“对记叙文中的描写、议论和抒情,对记叙文中的语言的运用,要有更深的体会”,第16、17、18题正是对应的具体落实。
第16题强调乙文虚实结合所致映衬烘托的效果;第17题则见出甲文运用比喻,形象写出战斗之激烈(“暴风中飞转”、“漩涡状”),鹤群阵容之庞大(“云堆”),形态之优美(“上下左右飞舞”、“光莹莹”),场面之壮观的高超技巧;第18题理当联系上下文体悟,即抓住眼神、咩声、步伐等方面,想到处境的危急、抉择的痛苦、飞渡的残酷以及结局的悲惨。
以上5题检试到的无疑是分析理解文章的基本能力,而第11、12、13题显然是测试学习功底的,依次从拼音与汉字、语境与词义、语义与标点的角度检查了基础知识。
还有一道拓展延伸的填充题,第19题关涉到4篇课文(顺序是:三册的《阿长与<山海经>、六册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册的《背影》、五册的《麦琪的礼物》),答题时需要有机地借助两个已知“项”,互相参照,相互启迪,从而推断出空中所求之“解”,研判即得:“人物”栏中一空非鲁提辖和金氏父女莫属,“表达情感”栏中三空依序该是主仆的关爱之情、父子亲情、真挚爱情。
】二(23分)⑴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⑵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
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
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⑶太阳所蕴含的能量实在是太巨大了,它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万年的光和热是没有问题的。
因为在400万年的时间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万年为目标!⑷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的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