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式家庭教育的特点

中国式家庭教育的特点

中国式家庭教育的特点
每个人在学生时代都曾有过为考试焦
头烂额,拿到试卷不知如何面对家长的经历;也都或多或少因为考试成绩和父母有过争
执和摩擦。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家长与孩子究竟该如何处理彼此间的关系?1月7日,西瓜视频联合光明网、字节跳动算数中心共同发布。

发布家庭每天教育时长为2小时
看片会现场,西瓜视频联合光明网、字节跳动算数中心共同发布(以下简称白皮书)。

基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重庆等一二三线城市的线下调研及今日头
条大数据,白皮书客观分析了当代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家长理念和行为、亲子沟通的内容与痛点,并总结归纳出6类不同代际关系画像。

白皮书指出,中国当代小学生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大多数为三口之家,80后和
85后是小学生家长的主力。

相较过去,家长
们在教育上愿意花时间和金钱,亲力亲为且尊重孩子意见。

同时,家庭教育呈现多元化,成绩不再是王道,道德品行和良好健康的习惯是教育的重点。

但另一方面,学业依旧是亲子间交流的主要话题,而学习习惯和态度仍是家庭教育的痛点。

数据显示,子女教育支出平均占家庭总支出的25%,主要花费在学科/兴趣辅导、学费、教辅书籍、学习的电子设备几方面。

在教育家庭支出决策上,57%的家庭由父母与孩子共同决定,17%的家庭主要以孩子意愿为主。

调研指出,家庭教育时长目前仍为家长与孩子的有效陪伴时长,平均2小时左右,86%的家庭互动内容主要围绕辅导功课。

其中近半数家长认为辅导功课的主要困难在
于孩子的耐心及自控力不够,仅有32%的家长认为父母的教育方法存在冲突。

综艺聚焦亲子话题父子“身份互换”探讨家庭教育
作为我国首档代际观察答题秀,将通过父子互换身份——父亲答题,孩子观战的设
置,将不同类型的亲子关系在互动中呈现,以幽默的视角聚焦家庭代际关系,并引发观众对于家庭教育本质的观察与反思。

据介绍,共整合近十万条小学生考试真题,每期邀请21组不同职业、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地域文化的素人家庭,让他们参与考试。

节目共12期,252组家庭的爸爸将在节目中挑战小学试题。

孩子们可以看到爸爸做自己考题时的搞笑囧态,家长们也能切身体验孩子坐在考桌前的紧张心情。

记者看到,在节目中互换身份后,一道道试题成为了孩子和家长纽带。

观察区的孩子们纷纷展露“小大人”的一面,面对答题失误的爸爸各种“童言无忌”,面对爸爸们的晋级和成绩既紧张又激动,整个的课堂,笑泪交织,金句频出。

爸爸们在体验答题和参与节目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获得成长,孩子们在观察区体会父母陪考的艰辛和不易,这些都让充满了温情和教育意义。

(记者甘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