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金融危机后我国空调出口贸易的现状与策略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空调行业面临着国际激烈竞争。
中国空调行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并出口了大量产品,是世界空调的生产基地。
但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中,中国空调出口贸易受到了巨大影响。
本文通过对金融危机下中国空调出口的生产情况、价格和市场等方面进行的调查和分析,指出了当今中国空调行业面临的几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应对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金融危机、空调、出口、市场需求、价格、贸易壁垒、能效、转型。
一、金融危机后中国空调出口的现状1、市场出口额变动情况。
据海关数据显示, 2009 年我国空调产品对美国出口总量(618.6 万台与出口总额(8.5 亿美元分别占到了总份额的26.05%和18.26%。
这一数据与2008 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21.04%和18.81与此同时,对欧洲的一些主要国家的出口量出现更大幅度的下跌,其中,对意大利出口量降幅为53.38%,对希腊出口量降幅为68.89%。
此外,对亚洲的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中,除了对日本的出口总量保持了14.37%的增长外,对印度和香港的出口总量分别出现了60.71%和35.84%的降幅。
国内空调在主要出口地区遭遇出口量大幅下跌的同时,在一些非主要的出口区域空调出口量逆势上升。
其中对拉丁美洲的巴西、墨西哥出口量分别达到了93.6 万台和86 万台,同比增长幅度为82.46%和47.16%;对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出口量达到了64.6 万台,同比增长68.67%。
总的表现为传统优势市场低迷,新兴出口市场逆市上升。
2、市场需求与产值情况。
2011 年1-6 月,中国空调出口额达到64 亿元,同比增幅为41.49% ;出口量3199.27 万台,同比增长18.85%。
具体到各个企业,情况也大致如此。
2011 年6 月,志高空调出口量同比增长5% 左右,而出口额同比增幅则超过25%。
志高空调海外市场管理部部长廖世兴表示,目前空调出口已过旺季,志高空调出口量环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历史同期水平。
据肖友元估计,从整体行业而言,2011 冷冻年度,空调出口量同比增长约30%。
“具体到格力,空调出口量同比增长约50%,出口额同比增幅则在70% 左右。
”分析数据不难看出,2011 冷冻年度,空调出口额增幅明显高于出口量增幅,这说明近期空调出口市场中,产品单价普遍有所提升。
对此,大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全球空调市场对高能效产品的需求增加,使空调出口产品结构有所提升,加之原材料成本上涨等因素,金额增幅超过销量增幅不足为奇。
另外格兰仕集团副总裁陆骥烈透露,格兰仕空调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加大,如“变流科技全直流变频空调”、“无氟高效定速空调”,近期同比增幅都在15%以上。
他同时表示,与金融危机前相比,格兰仕空调出市场更加多元化,稳定住欧美市场的同时,有针对性开拓其他区域市场,特别注重新兴市场开发,包括巴西、智利、俄罗斯、阿根廷及中东等经济发展迅速的新兴市场地区,采取积极进攻的市场开拓策略,目前在这些新兴市场的市场份额得到很大提升,由金融危机前的25%上升到35%。
3、空调出口的销售范围。
欧美空调出口市场虽然同比有所增长,但增幅较小,市场仍显低迷。
相比之下,亚洲、拉美和非洲市场增长强劲,其中拉美市场增势最猛。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10 年1-7 月,中国空调对拉美地区出口额达7.88 亿美元,同比增长106%,是所有区域中增幅最大的。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高级商务专员于治璞告诉《电器》记者, 2010 年1-7 月的数据显示,空调对拉美地区出口额已上升至第二位,仅次于亚洲地区,超过了对北美和欧洲地区出口的7.73 亿和6.9 亿美元。
“2010 年,格兰仕空调出口主要集中于南亚、中东、北非以及拉美地区,其中拉美地区,尤其对巴西、墨西哥等国家出口增长强劲。
”格兰仕空调有关责人称。
从09年8月至10年7月底,格力空调(巴西有限公司销售额同比增长74%。
据该公司总经理张征虎介绍,格力销售额在此期间大幅增长,一方面,巴西工厂本土化经营带来成本优势,同时公司在售后服务、市场宣传、产品规划和团队建设等方面的投入收到成效;另一方面,随着2014年足球世界杯和2016年奥运会的临近,巴西空调市场需求有所增长。
“自去年以来,格力巴西工厂的产量增加一倍,且产品也进行了更新换代,新产品技术含量更高、成本更低,受到当地消费者的青睐。
”张征虎说。
此外,非洲市场正成为各企业关注的重点市场。
肖友元认为,非洲市场潜力巨大。
由于经济发展和天气炎热,非洲市场对空调的需求旺盛,虽然近些年增速很快,但由于绝对数量小,未来仍有望持续增长。
奥克斯空调欧洲大区总监朱金军透露:“奥克斯对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利比亚等非洲国家的空调出口增长超过100%。
空调在这些地区的硬性需求增长。
通过前几年的市场开发和口碑积累,目前奥克斯在当地拥有40%左右的市场份额。
”二、空调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1、出口市场面临出口困境。
(1出口价格与反倾销。
由于世界市场开始呈现饱和状态,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地区。
与此同时,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和欧盟双环保指令的实施将进一步增大企业的出口成本,中国空调出口的竞争优势会有所减弱。
尤其是随着中国空调出口量的进一步增加,特别是对某些地区出口增长的过快,中国空调企业遭遇反倾销的风险将进一步加大。
(2各种由标准、标识、认证等组成的非关税壁垒。
中国成功加人WTO无疑为中国空调器的出口降低了关税壁垒, 但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 世界上没有绝对开放的国际市场, 在降低关税壁垒的同时,非关税壁垒就会凸显其威力。
越来越多的专利困扰和技术壁垒。
继DVD、彩电、MP3之后,空调出口也将面临专利困扰。
冷媒由R22转变为R410A,这将成为环保概念下一个不可扭转的趋势。
如转为R410A,初步估计,新制冷剂替代成本大约增加15%,替代所产生的大部分利润将被拥有专利权的国际制冷剂企业获得。
同时,各国颁布的各技术壁垒、高能效要求也将增加空调企业的制造成本,如欧盟的WEEE指令、ROHS指令,包括目前最新的EUP指令,都对耗能产品提出环保要求,影响范围极广,这必将增加空调的生产成本,给本来利润已经较低的国内空调产业造成严重打击。
2、原材料价格不断上升,企业利润空间压缩。
由于制造产业的高速增长必然波及到上游原材料及关键配件的供应链,并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导致全球市场主要原材料货源紧张,价格上涨,原材料的有限性与市场的高速扩张性矛盾日益突出。
因此,原材料的价格上涨,特别是作为空调主要原材料的铜和铝从2009年下半年以来价格持续走高,11月10日,上海现货铜报价66450-66800元/吨,铝报价16600-16640元/吨,与3个月前相比分别上涨了大约8600元/吨和1300元/吨。
使得一台空调的生产成本平均比未涨价前平均上升了约30%,进一步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
3、国内新能效标准的正式实施和国外贸易壁垒的增多,给企业转型和出口带来压力.今年以来,国外市场对于空调产品的环保标准要求不断提升,如美国能源署近期公布了包括空调在内5类产品新的节能标准,该标准将于2012年正式生效,占对美国出口量6成以上的4、5级低能效空调届时将退出这一市场;美国还于近日发布了编号为USB551、USB552的两项通报,主要对涉及冰箱、冰柜、中央空气调节器的测试程序、规则提案和能源消耗标准提出了增加或修订要求,使得我国空调产品检测费大大增加。
同时,从 2010 年开始,欧盟 EUP 指令(《能耗产品生态设计要求指令》)的实施,对欧盟进口空调的能耗都进行了严格限制,使得空调出口企业面临需要更换制冷剂的成本及其它产品设计调整的成本等,出口压力进一步加大. 三、空调出口贸易中问题的解决对策 1、面对出口困境,可以提升自身标准并根据出口市场的未来需求走向进行部分市场转移。
由于国际贸易中产品标准在不断提升,企业应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使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发生了根本变化,创新能力已成为决定企业持续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
企业只有把资源优势和劳动力成本优势与创新能力相结合,才能真正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
因此,企业必须把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摆在突出和核心位置。
另一方面,从全球空调市场需求增长的趋势看,欧洲南部及亚洲是增长最快的地区。
近年来,亚洲、欧洲以及北美洲是我国空调主要的出口地区,约占空调出口总量的85% 以上。
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空调出口东欧和中南美洲出现了较快增长势头,对非洲、中东和东南亚地区也有明显增长。
专家认为,未来我国空调出口应在进一步巩固扩大对欧美市场出口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东南欧、中东和非洲等新兴市场。
同时,中国空调企业应大胆地“走出去”,到有关国家投资设厂,转移过剩的产能,有效地化解反倾销的风险。
2、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在经营成本不断上涨的形势下,从过去单一的’价格战’,调整到重视’品牌战’、’服务战’,将力量投入到产品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上,从价格竞争转向产品和技术竞争。
面对金融危机下,空调出口的成本的提高,企业赚取利润的空间下降,因此企业应该重视产品质量,为顾客提供健康、节能、环保的享受,从而形成值得信赖的品牌。
空调企业在海外绝少有售后服务团队是中国空调企业盲目进军国际市场的后遗症, 也是被国际市场所经常诟病的关键问题之一。
因此,应该建立高起点的售后服务网络。
如海尔之所以连续六年成为中国品牌价值最高的企业, 并被美国沃尔玛作为美国市场两大主打品牌之一, 其“真诚到永远”的服务理念是核心的竞争力之一。
我国参照海尔空调标准制定的《家用和类似用途空调安装规范》即将颁布实施, 各空调企业在构建海外服务体系时, 应该以此标准为要求。
另外高起点应该体现在高新技术在销售网络中的应用, 如网络诊断、自我修复等功能的实现。
这将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3、通过政策引导进一步加快空调企业转型升级,通过技术创新带动全方位创新,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管理创新为保障,以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和促进技术创新,加快建立创新型企业,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而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另外,要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就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素质。
因为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队伍素质的高低。
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应对当前危机和实现企业未来发展都要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而企业文化建设则是打造高素质员工队伍的基础和保证。
这将有利于巩固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徐苏妃.次贷危机下中国空调出口市场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思考.【J】.经济与管理.2008 年【2】【3】高潮.空调出口:努力拓展新市场.【J】.商机报告.2006 年白光.市场定位与功能质量战略.【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 年【4】杨玉玉.金融危机环境下中国家用电器产品出口的现状与对策—以空调出口为例.【J】.产业经济.2009 年【5】【6】【7】于景晖.当今空调的发展趋势.【J】.科技论坛.2005 年刘世忠.品牌策划实务.【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年魏杰.中国企业战略创新.【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