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方法与技巧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方法与技巧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1.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规律
(1)多元弱酸溶液,根据多步电离分析。

如HPQ的溶液中,C(H+)>C(H2PCT)>C(HPO42「)> C(PO43一)。

多元弱酸的正盐溶液根据弱酸根的分步水解分析:如NaCO溶液中,c(Na+)>c(CO32 -)>c(OH-)> c(HCO3-)。

(2)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则要注意分析溶液中其他离子对其的影响。

如在
①NHCI②CHCOON③NHHSO溶液中,c(NH+)浓度的大小为③>® >②。

(3)如果题目中指明溶质只有一种物质(该溶质经常是可水解的盐) ,要首先考虑原有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水解程度如何,水解后溶液显酸性还是显碱性。

(4)如果题目中指明是两种物质,则要考虑两种物质能否发生化学反应,有无剩余,剩余物质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若恰好反应,则按照“溶质是一种物质”进行处理;若是混合溶液,应注意分析其电离、水解的相对强弱,进行综合分析。

(5)若题中全部使用的是“〉”或“V”,应主要考虑电解质的强弱、水解的难易、各粒子个数的原有情况和变化情况(增多了还是减少了)。

(6)对于HA和NaA的混合溶液(多元弱酸的酸式盐:NaHA,在比较盐或酸的水解、电
离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时,由于溶液中的Na f保持不变,若水解大于电离,则有C(HA) > c(Na+)>c(A-) ,显碱性;若电离大于水解,则有c(A-) >c(Na+)> c(HA) ,显酸性。

若电离、水解完全相同(或不水解、不电离) ,则c(HA) = c(Na+)=c(A-) ,但无论是水解部分还是电离部分,都只能占C(HA)或C(A一)的百分之几到百分之零点几,因此,由它们的酸或盐电离和水解所产生的C(H+)或c(OH「)都很小。

- 1 - 1
【例1】把0.2 mol • L的偏铝酸钠溶液和0.4 mol • L的盐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3+ + + --3+ + -
A. c(Cl -)>c(Al 3+)>c(Na+)>c(H+)>c(OH-)
B. c(Cl -)>c(Al 3+)>c(Na+)> c(OH-)> c(H+)
—+ 3+ + —+ —3+
C. c(CI )> c(Na) > c(AI ) > c(H ) > c(OH )
D. c(Na )> c(CI )> c(AI ) > c(OH
— +
)> c(H)
【解析】偏铝酸钠与盐酸混合后,发生反应:NaAIC2+HCI+H0 ===NaCI+AI(OH)3,显然,
盐酸过量,过量的盐酸与AI(OH) 3进一步反应:AI(OH) 3+3HCI=== AICI 3+ 3"0,故反应后,溶液为AICI 3与NaCI的混合溶液,CI—浓度最大,反应前后不变,故仍然最大,有部分AI 存在于没有溶解的AI(OH) 3沉淀中,若AI全部进入溶液中与Na+浓度相同,故c(Na+) > c(AI
3+),由于AICI 3水解溶液呈酸性,故c(H+) > c(OH —),故正确答案为Co
【答案】Co
【例2】某二元弱酸(简写为H2A)溶液,按下式发生一级和二级电离:
MAK H+HA HA — H++A"—
已知相同浓度时的“A的电离比HA电离容易,设有下列四种溶液:
A. 0.01 moI •L —1的HA容液
B. 0.01 moI •L —1的NaHA溶液
C.0.02 moI •L —1的HCI与0.04 moI •L —1NaHA溶液等体积混合液
D.0.02 mol •L1的NaO与0.02 mol •L —1的NaHA溶液等体积混合液。

据此,填写下列空
白(填代号):
(1)c(H+)最大的是________ ,最小的是 ______ o
(2)c(H2A)最大的是_______ ,最小的是 _____ o
(3)c(A )最大的是________ ,最小的是 _______ o
(1) A D (2)A D (3)D A
【例3】把0.02 mol ・L-1CHCOOH容液和0.01 mol・L-1NaOH溶液以等体积混合,若
c(H+)>c(OH —),则混合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 —
A. c(CfCOO > c(Na ) B . C(CH B COOH>c(CHsCOO)
C. 2c(H ) = c(CH3COO- C(CH B COOH)
D. C(CH3COOH)+(CH B COO = 0.01 mol •L-1
【解析】AD
2.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守恒规律
(1)电荷守恒:在任何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总数总是等于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
即溶液呈电中性。

如在NaCO、NaHC3溶液中,均存在N^、H+、OH、HCO、CO2「离子,它们的浓度不同,但都存在c(Na+)+c(H+)二c(OH「)+ c(HCO「)+2 c(CQ2「)的关系。

(2)物料守恒:又可称原子守恒,在电解质溶液中,尽管有些离子能发生水解,但这些离子(或离子中所含的原子)所含某些原子的总数是始终不变的,是符合原子守恒的。

如在K2S溶液中,虽然S2「发生了水解,生成了HS、H2S,但S原子总数不变,只是S2「以不同形式存在而已,与《存在如下的守恒关系:c(K+)= 2 c(S2_)+2c(HS_)+2 c(H2S)。

(3)水的电离守恒(质子守恒):根据水的电离:Hb^iH++OH,由水电离出的c(H+)、c(OH_)始终是相等的,溶液中的H、OH离子虽被其他离子结合,以不同形式存在,但其总量仍是相等的。

如在K^S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H即存在如下关系:c(OH「)= c(H+)+(HS「)+2 c(H2S)。

3.应用守恒规律的思维方法
若粒子间用等号连接,应根据守恒原理,视不同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若等号一端全部是阴离子或阳离子时,应首先
考虑溶液中阴、阳离子的电荷守恒。

(2)若等号一端各项中都含同种元素时,首先应考虑这种元素的原子守恒,即物料守恒。

(3)若等号一端为c(H+)或c(OH「)时,应首先考虑是否符合水的电离守恒。

(4)若等号两端既有分子又有离子,则考虑将电荷守恒与物料守恒相加或相减。

或利用质子来源进行分析。

【例4】将0.1 mol • L「1的醋酸钠溶液20ml与0.1 mol • L「1盐酸10 ml混合后,溶液显酸性,则溶液中有关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C(CH3COO) > c(Cl 「)> c(H +) > c(CH 3COOH) B . c(CH3COO) > c(Cl「)> c(CH 3COOH) >
c(H+)
—— + + + ——
C. c(CH 3COO) = c(Cl ) > c(H ) > c(CH 3COOH) D c(Na )+C(H ) = c(CH 3COO) + c(Cl ) + c(OH「)
【答案】BD
【例5】0.02mol • L—1的HCN溶液与0.02 mol • L—1 NaCN溶液等体积混合,已知该混
合溶液中c(Na+)> c(CN_)。

用“ >”“<”或“二”符号填写下列空格:
(1) ____________ 液中c(H+) c(OH「) ________ ( 2)c(HCN) c(CN「)
1
(3) c(HCN)+ c (CN ) ___ 0.02 mol • L。

【解析】HCN在溶液中存在下列电离平衡:HC—H+CN, NaCN完全电离产生的CN
存在水解平衡:CN +H^^HCN+OH 假设均不发生电离和水解,则应存在c(Na+)=c(CN —)=c(HCN),混合后溶液中c(Na+)> c(CN_),故说明其水解消耗的CN大于电离产生的CN , 故有c(OH) > c(H+) c(HCN) > c(CN「),根据溶液中的“ CN原子守恒,可知混合后,两浓度之和应等于0.02 mol •L —1;
【答案】(1) < (2) > (3)=
【例6】(1)取0.2mol •L —1的HX溶液与0.2 mol •L —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
合溶液中c(Na+)> c(X—) o
①混合溶液中c(HX) ____ c(X—)
②混合溶液中c(HX)+ c(X —) 0.1 mol •L —1(忽略体积变化);
③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_) _____ 0.2 mol •L —1HX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2)如果取0.2 mol・L—1 HX溶液与0.1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溶
液中pH>7,贝V说明HX的电离程度_______ NaX的水解程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