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陋室铭》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 语文 下册
《陋室铭》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 语文 下册
陋室铭
刘禹锡
教学目标及过程
1、通读课文,进入幽雅意境。 2、品读课文,学习优美语言。 3、悟读课文,探究作者情感。 4、展读课文,比较类文异同。
一、通读课文,进入文章意境
朗读本文的注意点
1、朗读时要注意句尾的字押韵。
名ing 灵ing 馨in 青ing 丁ing 琴qin 经ing 形ing 亭ing
3、斯这是是简陋陋室的,房子惟,吾只德是我馨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4、谈谈笑笑的有是鸿渊儒博的,学往者来,往无来白没丁有知。识浅薄的人。
5、孔孔子子说云::““有什何么陋简之陋的有呢??””
二、品读课文,学习优美语言。
• 下列句子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
则灵。 •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 5、孔子云:“何陋之有?”
作者简介
“面对大江观白帆, 身在和州思争辩。” “杨柳青青江水平, 人在历阳心在京。”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贞元九年 进士,唐代诗人,哲学家。作品有《刘宾客集 》、《刘梦得文集》。
• “类比”就是用同类而且具有相似点的事 物作对比,来突出所歌咏之物的特征。本 文中借诸葛亮隐居南阳草庐作《梁父吟》, 杨子云住在西蜀茅亭写《太玄经》,来类 比刘禹锡居安徽和州陋室而作《陋室铭》, 从而突出“陋室不陋”。
孔子云:“何陋之有?”
• 《论语》: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 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关于“铭”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 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 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 是用韵的。文辞精炼,有韵,读 来铿锵有力。是古代散文的一种。
三、悟读课文,探究作者情 感。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陋室”的?文中哪句话统领全 文大意?
2、作者写陋室,为何从山水写起?结尾为何又提及诸葛 庐和子云亭?引用孔子的话有何深意?
问题探究
• 1、《陋室铭》和《爱莲说》都采用了
(
)的写作手法,但二者寄
托的思想感情不同。《陋室铭》表达
刘禹锡
的志趣;《爱莲说》
表达周敦颐
的品格。
问题探究
• 2、写作手法方面,两文虽然都托物言志, 但又各具特色,《陋室铭》开头用有仙之 山、有龙之水( ) ,突出陋室不陋。结尾 用诸葛庐和子云亭( ),并引用孔子 的话,再次强调陋室不陋。《爱莲说》则 采用对比衬托手法,先用陶渊明爱菊与自 己爱莲作( ),又用世人爱牡丹与自 己爱莲作( )。
• 由此看来,《陋室铭》用的是托物言志手 法,表达作者孤高傲岸、安贫乐道的志趣。
四、展读课文,比较类文异同
• 爱莲说(周敦颐) •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
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 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 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 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 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孔子想要搬到东方九个少数民族 那里去居住。有人说:“那里非常落后 闭塞,不开化,怎么能住呢?” 孔子说:“有君子去住,就不闭塞落后 了。” 本文引用这句话画龙点睛:只要品德高 尚的人住进去,陋室也会熠熠生辉。
借物抒情与托物言志
• 借景抒情指的是寓情于景,通过对客观景 物的描写,抒发作者的某种情感。托物言 志是通过描写特定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 人生的态度。借景抒情的“景”指的是自 然风景,托物言志的“物”指的是客观事 物,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
2、朗读时要注意句子的平仄、节奏。
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问题探究
• 3、语言运用方面,《陋室铭》体现了骈体 文押韵、对仗、铿锵有力的特点;《爱莲 说》则体现了散文句式长短结合,回环往 复的特色。请举例具体说明。
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 他关心社会现实,忧虑国计民生。因参加王叔 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为 安徽和州通判。晚年回长安任太子宾客,世称 刘宾客。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 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 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 后成了一间陋室。在此背景下,刘禹锡愤然提 笔写了《陋室铭》一文。
3、作者写陋室有何用意?这种写作手法叫 什么?
4、你是怎么看待作者的这种人生态度的? 你认为物质的富有和精神的高尚哪个更 重要?
本文怎样描写陋室?
• 本文从三个方面写陋室:(用原文回答) • 1、居住环境——
• 2、交往朋友——
• 3、日常活动——
起兴与类比
• “起兴”就是用他事物引出所歌咏之辞, 避免直截了当。例如“羊群走路靠头羊, 干革命靠的是共产党。”本文用“有仙之 山”和“有龙之水”引出“品德高尚的人 住在陋室。”
5、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有仙则名: 著名 有龙则灵: 灵异 斯是陋室: 这 惟吾德馨: 品德高尚 苔痕上阶绿: 蔓延 草色入帘青: 透过
6、重点句子翻译: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苔藓浓绿,蔓延登上门前台阶;草色青翠,透过竹帘扑入 视野。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3、朗读时语气要平缓,有些音节要适当拉长。
4、朗读交流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