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反思型教师心得体会

反思型教师心得体会

反思型教师心得体会
篇一:观“反思型教师”的心得体会
古人语:“反思乃个体成熟之标志,群体亦然。

”教学不会没有缺陷和遗憾,所有教育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反思性教学既能让教学永远充满改革与创新色彩,也让教学永远处于一种科学合理的理智状态之中,所以它便成为我们教师学会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一定努力做到在琐碎的教学环节和学生管理中常反思。

思考如何用孩子的眼光去考虑问题;如何与学生沟通并进行引导;如何顺应孩子的不同个性进行教学。

我想:我若能从实际出发每天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遇到问题就能得心应手地解决,这样也能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波斯纳曾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

我们在每上完一节课后,静心思考,总会有些成败与得失,抑或有所感悟。

如果课后能及时地记下精彩的一笔或疏漏一处,将经验和教训记录下来,作为今后完善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探索教学规律的依据,为进一步做好课后辅导打下基础,避免辅导的盲目性,从而扬长避短,精益求精,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及教研能力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我国全国有名的教育家李镇西老师说“写作不仅仅是单纯的写作,它
必然伴随着实践、阅读与思考,它与实践相随,与阅读同行,与思考为伴。

实践是它的源泉,阅读是它的基础,思考是它的灵魂。

任何一位教育者都应该同时又是一位思考者,而教师的写作便是教育思考很重要的途径。

”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写作,使我成为了专家型的班主任。


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札记,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困惑、思考或感触记录下来,如把一节课中最精彩或最糟糕的教学过程记录下来,分析成功的原因或失败的教训,帮助自己重新认识自己的教学行为,日积月累,逐步形成自己个性的教学风格,促进自己的专业水平的成长,真正成为反思型教师。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反思,在教学反思中成长,做一名反思型教师,不断的丰富教学阅历,开拓教学的视野,转变课程功能,优化课程结构,变革学习方式,为中国教育事业的腾飞做出自己的贡献!
篇二:学做一名反思型教师
学做一名反思型教师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广办中心中学瞿建安
20XX年7月24--25日,我有幸参加市教育局培训中心举办的为期二天的广水市骨干教师培训。

培训的时间虽然很短暂,但是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是面对不同风格的专家,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

在本次培训中我们听到了教科院专家对教育方面的前沿的思考、精辟
的理论、独到的见解,对生活、对工作、对事业、对学生独特的感悟。

代建勇老师的班主任能力提升与专业成长需要理论的提高,没有理论支撑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也从多方面给我们讲解了有效教学的概念,怎样才能有效教学,并结合课例组织设计提问,引导讨论其有效性。

接着就是武汉市洪山中学教学校长叶芳老师给我们讲的创设高效课堂文化系统,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理念,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合作者,解放学生、发展学生,使学生持续学习的愿望更强烈,使课程教学变得更高效。

第二天又听了湛卫清老师的基础教育改革的有关问题及反思和王一凡老师的教师职业规划与未来。

他们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
真是受益非浅。

这些让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转变了观念,促使我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反思以前的工作,更严肃地思考现在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更认真地思考未来的路如何去走。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已经成为我国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教师要真正实现自身专业化的成长,首先就要从学会反思做起,这是教师成长的前提,也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

然而在我们中小学教师中,目前存在的最为严重的一个现象,就是我们的教师没有写教学随笔的习惯。

很多教师写反思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应付学校检查。

反思的内容大而化之,缺乏实质性的东西。

至于该怎么反思?反思些什么?很少有教师
真正去思考、去行动。

反思是一个教师走向成熟的阶梯,是一个教师走向专业化的必经之路。

苏霍姆林斯基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他之所以能成为世界著名的教育家,就是因为他勤于动手,坚持不断反思。

他一生写了四十多本书,一百多篇论文,他的教学日记积累了无数本。

我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两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因此,一个教师只有做到了勤思勤动手,才能不断超越自己,使自己的教学走向更完美。

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吧!让我们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走向专业化!
篇三:20XX年教师暑期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太和县宋集小学鲍经周
在20XX年8月20日、21日,郭庙中心校精心组织了为期两天的教师暑期教师集中学习培训,两天来,几位专家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与深深的理论引领,特别是阜阳市教科所的吴奇老师和太和县委党校李雅丽校长的报告更是给我留下了深深的震撼。

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并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拓宽了学习的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

通过培训,我得到了很大的收获,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教师要不断“充电”,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师要教育学生勤奋刻苦,好学进去,自己必须勤奋好学,广学博览,精益求精。

静下心来好好思考,发现自己教学上有缺点有待改进。

回顾自己几年来的教学,做得多思考得少。

几个星期的培训,我的体会之一就是要与自己的昨天告别,要多反思,做一个反思型的老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我将从以下方面做起:
1、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正在进入信息社会。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老化速度大大加快,学习就成了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教师终身学习,不仅是时代的呼唤,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教学自我提升的需要。

“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是新世纪教师应有的终身学习观。

教师要善于从教育实践中汲取能量和资源;善于在任何时间向任何人学习,包括在教学过程中和
学生分享知识;善于和同事交流,扩大视野,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2、加强文化业务学习,提高理论水平。

正如吴奇老师说的:作为一个教师,不仅要低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

如果一个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缺乏理()论的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低下,谈得上反思教学吗?一个课上得好的教师,缺乏理论的指导,不善于总结,更谈不上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这就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好教师。

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电,才能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用理论来指导教学行为,才能成为反思型教师。

3、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随着课改如火如荼的展开,我们教师要有一种强烈的资源意识,克服“一支粉笔教下去,一本教案讲过来”的人
生惰性,自觉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和知识结构,以便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

知识的更新换代让我们的学生接触了更多的新生事物,广阔的课内课外学习资源为他们知识的积累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我们在学校学习的那点知识,已经远远不够传授了。

要想成为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不学习怎么可以,怎么能胜任更多的教育教学工作?生活是一个广阔的学习的课堂,有很多东西是我们所不了解的,为了使自己不被社会所淘汰,只有加紧学习的步伐!一个优秀教师应该抓紧一切时间增加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用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和学生共同发展。

4、丰富反思内容,提高反思能力。

教师应根据实践情况及时地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反思,可以是一堂课,一个教学环节,一个教学内容的反思,可以是对成功的教学;也可以是对“失败”的反思。

今后,我
将尽可能地使自己的反思落到实处。

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新课程改革以来,许多教师换汤不换药的把自己的教学方法变为启发式教学,整个课堂完全在老师的思维指引下一问一答,表面看好像将课堂还给了学生,其实学生很少有自己思维的空间。

我们教师教的很累,学生学得更累。

那么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专家们的讲座大多围绕一个主线:那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1、做好教学设计。

作为老师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与教材有关的知识。

积极源于兴趣,教学设计的过程是把教材转变成学生易懂易学的过程。

因此教师要恰如其分地把握教材,使学生能够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