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悲剧 优秀课件ppt
八年徒步中国。 人类史上第一个孤身徒 步考察青藏高原的人。 1996年6月在征服死亡 之海罗布泊时不幸遇难, 时值46岁。
1986年1月28日 美“挑战者”号升 空后爆炸。
悲壮英雄的续集:仁那
2005年体坛风云人物。他的梦想是登上第14座八千 米的高峰,但攀登时滚石夺走了他的生命。幸运的 是他与所爱的雪山共眠,高山仰止,英雄不朽。
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
联系上下文看,“内心中的海市蜃楼”是 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 指斯科特临死前回忆的美好的往事和 他对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想。
• 海市蜃楼是美好的,却是根本无法实 现的。这样比喻更加突出了悲剧效果 给人心灵的冲击。
5、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 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
探险队成员及身份: 埃文斯——英国海军军士 奥茨——英国皇家禁卫军骑兵上尉 威尔逊——科研博士 斯科特——海军上校 鲍尔斯——身份不明
人类进行探险的意义何在?
认识世界 挑战自我 激励后人 实现人生价值
扩展延伸
1、假如你是阿蒙森,当你得知斯科 特等人遇难的消息,你要说些什么?
2、假如你是挪威国王,你又会说些 什么,做些什么?
玄奘在旅途中多次遇险。危险来自恶劣 的天气和高山。玄奘有一次在喝泉水时,差 点被箭射死。后来他又在印度北方塔克西拉 王国被投入狱中。为了逃命,他几乎冻死。
麦 哲 伦
马可·波罗出身于旅 行世家。他的父亲 尼科洛和叔叔马泰 奥都是威尼斯商人。 他俩于13世纪60年 代因经商到了中国。 1271年,两再度出 访,并带年轻的马 可一起前往。
献出自己的生命。 4. 无私的爱。在生命的最后一息心中惦记的
始终是别人:朋友、同伴、妻小,还有他 的祖国和人民。
7、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者阿蒙 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 特书写这悲壮的一幕?
• 因为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 想到的绝不仅是事业的成功者,而 是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 迪。
人物及事件
斯等发现自己晚到一月
斯等到达极点,伤心并要作证
埃文斯死去
四人感到可怕的绝望
无法离开帐篷
等待死神来临并写书信 一探险队出发寻找他们 发现尸体并垒了石墓
南极点1912年1月18日
12.1.165
个
人
屠宰场地
124.2.17
个
贮藏点12.3.2
人
离贮藏点还差17公里12.3.29
3个人
离下一个贮藏点还有20公里12.3.21 贮藏点
2、“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 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国旗怎么会“耀武扬威”“洋洋得意”? 这里表现出斯科特内心什么样的复杂感情?
• 这是拟人手法。 • 在痛苦万分的斯科特眼中,飘扬的挪威
国旗就是他的对手、胜利者阿蒙森在耀 武扬威、洋洋得意。
3、“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他 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 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完成这一最冷酷 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
4、先期到达极点的探险队是哪个国家的?
• 挪威 5、斯科特到达南极点后,在南、斯科特探险队返回基地的途中他们遇到
的主要危险是什么?
• 恶劣的风雪天气和资源的短缺。
你 了 解 南 极 吗
?
从飞机上俯视南极
冰雪覆盖的南极
雪地上留下了考察队的车痕, 远处是一望无际的冰川和大海
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 的”。
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作证 的任务?他不接受不行吗?
• 因为他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信,能勇 敢地承认自己的失败。
• 正因为这一行为,他的人格才显得无比 高尚,也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4、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 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 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
向所有探险英 雄致敬!是他们以过 人的胆识和勇气,显 示了人类认识和探 索世界的魄力。
最后送给大家三句话结束本课:
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 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每个人注定都要经历一番失败的煎熬和痛 苦。但只要经历,即使是失败的,也从不会 是无益的。
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打倒。
斯科特海军上校
——赵延《天上有星光》
❖作者简介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 出生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 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 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游历。在法 国结识罗曼·罗兰、罗丹等人。第一次世 界大战其间从事反战活动,成为著名的和 平主义者。1928年,结识高尔基。1938 年,流亡英国,加入英国国籍。他的主要 成就体现在传记文学和小说方面。作品有 《三位大师》。
他们到了中国,进宫觐见蒙古 族统治者----元世祖忽必烈。他 们在中国逗留了24年,经商发 了大财。马可·波罗赢得了忽必 烈的信任,多次受派遣远行中 国各地,并到过印度、缅甸、 锡兰(今斯里兰卡)以及东南 亚等地。
哥伦布的 3艘船---“尼纳号”、 “平塔号” 和“圣马 利亚号” 正横越大 西洋。
课文题为《伟大的悲剧》, 悲剧就是以悲惨结局结束的故事, 既然是“悲剧”的故事,又何来 “伟大”呢?这是否矛盾?
你认为“悲剧”之所以 “悲”,体现在斯科特一行南极 之行的哪几个方面?从文中哪些 文字可以看出?
他们认为:“对于人类来说,第一 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什么也不 是”,你怎样理解这句话?你同意这个 说法吗?
毋宁( wú n)ìng角( )逐jué
初读抢答
• 1 文中的故事发生在哪一年? • 1912 • 2 斯科特探险队是哪个国家的探险队? • 英国 • 3 这个探险队共有几个人?分别是谁? • 5个,斯科特(海军上校)、鲍尔斯(身
份不明)、威尔逊(科研博士)、埃文 斯(英国海军军士)、奥茨(英国皇家 禁卫军骑兵上尉)、
或者:假如你是斯科特探险队中
的一员,当你发现失败已经成为事实 的时候,你的心情会如何?
——失败之悲
“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 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 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 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作证之悲
1.艾文斯精神失常,死了。 2.奥茨像一位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3. 羸弱的三个人决定骄傲地在帐篷里 等待死神的来临。而且始终没向世界哀 叹过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
一向以来,我们的记忆中便只容得下成功 者,有人说,历史是为他们而写的,纵然偶尔 有几个特例,如项羽、李自成,也是因为他们 曾经威风八面、风光无限过。中国有句古语叫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说的就是我们这种劣 根性。……其实这也不怪大家,这个社会是现 实的,我们必须直面生活,脑袋里要装的东西 太多了,能记住成功者已属不易,哪有空暇去 关心失败者? ……可毕竟,还是有人和我们 不一样的,比如茨威格。
深不见底的冰窟
海中冰山
南极的五大世界之最
⑴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大陆年均气温为零下25 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89.2度。 ⑵世界上冰雪贮量最多的大陆。冰盖面积达 2700万立方公里,贮藏了世界总冰量的90%, 相当于世界总淡水量的72%。 ⑶世界上最干燥的大陆。内陆高原的年降水量不 足50毫米,南极点的年降水量不到3毫米。 ⑷世界上风速最大、风暴最频繁的大陆。年均风 速为每秒17~18米,最大风速达每秒80~100 米。 ⑸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陆。平均海拔2000米, 是其他大陆平均海拔的3倍。
12.11.12发现帐 篷
搜救队从营地出发12.10.29
合作探究
1、文中说“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 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 表达了斯科特角逐失败后极度沮丧、悲 哀的心情。
• 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传,本身就 说明作者不同意这个观点。
读准字音
拽(zhuà)i 癫( diān)狂 吞噬( shì ) 羸( léi )弱
告罄( qìng)
无垠( ) yín
凛冽(
lǐ)n liè
销蚀( x)iāo shí
步履( )lǚ
遗孀( )shuāng
毛骨悚(sǒng)然 怏怏( y)à不ng乐
姗姗( shā)n来迟 忧心忡忡( c)hōng 疲惫( pí b)èi不堪
作者茨威格用什么词 语来形容斯科特一行人 的经历的?
伟大的?悲剧
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者 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 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着 悲壮的一幕?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 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 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
在一切时代都是 最伟大的悲剧。
——茨威格
悲壮英雄 余纯顺
一个人是因为他的心灵而伟大的。
----罗曼 罗 兰
根据你平时的阅读积累, 整理 你所知道的其他探险家的故事.
张骞
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张骞前往大月氏国。 他的使 命是帮助该地区人民起来抵抗侵略者 。 张骞被匈奴族捉去囚禁了11年,但他获释后再度前 往中国以西的地方探险。 他的旅行路线经过阿 富汉。当时尚无人到过中国以西这么远的地方。 因此,张骞给皇帝带回了中国第一次听到的关于 印度、中东以及欧洲诸国的消息。
——死亡之悲
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 这几位英雄。
2002年,安妮公主登上南极,悼念斯科 特他们南极探险90周年。
——世人之悲
你认为斯科特他们伟大吗?说 说你的理由。
1、诚信,具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 2、坚毅执著,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 3、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4、无私的爱。
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五位英雄的名字
根据以上认识,谈谈 你是如何理解课文题目 《伟大的悲剧》的?
用“悲在 述。
,而
伟大”的句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