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热镇痛抗炎药

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十六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二节 常用解热镇痛抗炎药
阿司匹林(aspirin)
【作用及临床应用】
1. 解热镇痛及抗风湿作用 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常与其他解热
药配成复方制剂,用于感冒发热及头痛、牙痛 、神经痛、肌肉痛等慢性钝痛;大剂量有较强 的抗炎抗风湿作用,适用于急性风湿热和类风 湿性关节炎。
第十六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二节 常用解热镇痛抗炎药
其他常用解热镇痛抗炎药
药物 吲哚美辛 (消炎痛)
布洛芬
尼美舒利
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最强的PG合成酶抑制药之一,有显著抗 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中枢 炎及解热作用,对炎性疼痛有明显镇痛效 神经系统反应、造血系统反应 果。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椎炎、骨关节炎, 和过敏反应 对癌性发热及其他不易控制的发热有效
快克胶囊 (新速效感冒片)
第十六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学习目标
●掌握阿司匹林的作用、应用及不良反应 ●熟悉本类药物的作用特点及作用机制 ●熟悉对乙酰氨基酚的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
反应 ●了解其他药物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学会观察本类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能熟
练进行用药护理,能正确指导病人安全、合 理用药
第十六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案例16.1:
患者,男,63岁。一年前无诱因出现双侧腕关节肿痛, 三个月后受累关节增多,双手近端指间关节、双肩、双膝均 受累,且伴有明显晨僵感,寒冷刺激时病情明显加重,以清 痹骨康丸治疗,效果不明显。随病程延长,多关节出现畸形, 生活不能自理,遂入院治疗。临床诊断手和腕的后前位X线 照片显示有骨侵蚀狭窄,类风湿因子阳性。服用萘普生 500mg,一日2次;泼尼松40mg,一日1次。5天后出现黑 便,实验室检查:大便潜血阳性。试分析讨论引起消化道出 血的原因是什么?应用萘普生应注意什么?
海 麻比 巴 美 工
拉 黄妥 比 沙 牛
明碱
妥 芬黄
0.015
安痛定注射液(2ml)
氨咖黄敏胶囊 (速效伤风胶囊)
0.1 0.04
0.25
0.015 0.003
0.02
0.01
第十六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三节 解热镇痛药的复方制剂
常用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复方制剂


药物制剂


白 白加黑感冒片

泰诺片剂 (泰诺感冒片)
第二节 常用解热镇痛抗炎药
阿司匹林(aspirin)
【作用及临床应用】
2. 抑制血栓形成
小剂量阿司匹林即能抑制PG合成酶(环氧 酶),显著减少血小板中TXA2的生成而防止血 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达到抗凝作用。
用于防治血栓性疾病,以预防心肌梗死和 脑血栓形成;治疗缺血性心脏病,能降低病死率 及再梗死率。
第十六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花生四烯酸代谢、生物活性及药物作用环节
知识链结
环氧酶与 NSAIDS
环氧酶(COX)也称为前列腺素合成酶,可分为 COX-1和COX-2两型,前者是固有的,存在于胃、血管及 肾等大多数正常组织,具有重要的生理学意义,如由 COX-1催化产生的PGE2、TXA2和PGI2具有保护胃肠、调 节血小板聚集和外周血管阻力的功能等。COX-2是经诱导 而产生的,只存在于受损组织,具有病理学意义,如由 COX-2催化产生的PGE2和PGI2具有致炎、致痛作用等。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对COX-2的抑制作用被认为是 此类药物治疗作用的基础,抑制COX-2开辟了治疗炎症的 新途径。而NSAIDS对COX-1的抑制则是本类药物不良反 应的毒理学基础。
其他常用解热镇痛抗炎药
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 (扑热息痛)
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属苯胺类药物。解热镇痛作用强,无抗炎 抗风湿作用。临床用于解热镇痛,因无 明显胃肠刺激,适用于不宜使用阿司匹 林的头痛、发热病人
不良反应 偶见过敏反应,如皮疹, 严重者伴有药热及黏膜损 害。急性中毒时可致肝坏 死,肾损害。
保泰松
第十六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三节 解热镇痛药的复方制剂
常用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复方制剂
成分及含量(g )
药物制剂
阿非 对
司那
乙 酰
匹西 氨
林丁 基

复方阿司匹林片 (APC)
0.22 0.15
氨氨 咖 氨
基替 啡 苯
比比 因 那
林林


0.035
索米痛片(去痛片) 0.15
0.15
0.05
苯 伪巴 苯 右 人
第十六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常用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药 第三节 解热镇痛药的复方制剂 第四节 治疗痛风的药 第五节 解热镇痛抗炎药的用药护理
第十六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一节 概 述
解热镇痛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 镇痛,大多数还具有抗炎、抗风湿作用 的药物。本类药物通过抑制体内前列腺 素(PG)的生物合成而产生效应。
具有明显的抗炎、解热及镇痛作用,主要 偶见视力模糊及中毒性弱视, 特点是胃肠道反应较轻,易耐受,临床被 出现应立即停药。长期大量服 广泛用于治疗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 用也可引起胃肠道症状
新型解热镇痛抗炎药,具有抗炎、解热和 偶有胃肠道反应,轻微而短暂 镇痛作用,对COX-2的选择性抑制作用最 强,因此,抗炎作用强,副作用较小。
第十六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一节 概 述
共性
1.解热 使发热的体温恢复正常 2.镇痛 中度镇痛,对慢性钝痛效果好 3.抗炎、抗风湿 缓解炎症反应 4.作用机制 —— 抑制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
第十六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二节 常用解热镇痛抗炎药
分类
水杨酸类: 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 苯胺类: 对乙酰氨基酚 吡唑酮类: 保泰松 其他有机酸类:吲哚美辛(消炎痛)
第十六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二节 常用解热镇痛抗炎药
阿司匹林(aspirin)
【不良反应】
1. 胃肠道反应 2. 凝血障碍 3.过敏反应 “阿司匹林哮喘” 4. 水杨酸反应 解救:停药、碳酸氢钠静滴 5. 瑞夷反应(Reye)综合征: 肝毒+脑病 6. 对肾脏的影响
第十六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二节 常用解热镇痛抗炎药
属吡唑酮类,抗炎抗风湿作用强而解热 镇痛作用较弱。为治疗急性进展期风湿 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的 次选药。大剂量可促进尿酸排泄,临床 也可用于治疗急性痛风
不良反应较多,常见有胃 肠道反应、肝肾损害、水 钠潴留、过敏反应、再生 障碍性贫血、干扰甲状腺 功能等,临床已少用
第十六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