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成因及防治技术措施分析摘要:现阶段,国内经济提升明显,社会也在持续进步,工业行业百花齐放,农业行业也在有序发展。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正与反两面性,在这个历程中,也牺牲了一定的环境,而土壤污染问题便是其中之一,当前,相关部门也已经明晰到了防治工作的关键性,同时也在不断的拓宽思路,主动的找寻差异化、精细化的防治技术,并且也得到了显著的成绩。
基于此,本文就以土壤污染为出发点,首先对其污染成因做出详尽探析,其次提出几点目前防治期间的常见问题,最后着重探究污染成因的防治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壤污染;成因;防治;技术措施引言对于生态体系来说,土壤是其中关键的构成部分,同时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可以说其在一定层面之上,能够无形中影响到国家的未来。
但是,由于各种内部以及外部要素的干扰,当前在国内的一些区域,土壤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继而对整个社会都形成了比较大的危害,因此,对这类污染予以详尽的防治,也成为了现如今的重点。
在实际运用防治技术措施期间,依然还有些许的不足,可见对这项内容做出探究极其必要。
1土壤污染因素探析1.1固体废物因素固体废物主要涵盖了工业生产中出现的废弃物,以及民众在生活中抛弃的各类废物,例如生活中常见的塑料产品,一旦没有做好相应的回收以及处理,则会落入土壤之中,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土壤的污染。
固体废物的特性就是不会自身降解,同时土壤中的微生物也无法将其彻底分解,会长久的滞存于土壤之中,一直污染着土壤。
目前,随着经济的提升,固体废物的数量也有上升的趋势,因此其也成为了土壤污染的主要成因之一。
例如,2017年3月23日,环保公益组织“好空气保卫侠”在河南新乡市凤泉区块村营村南开发区河边的麦地取样化验,结果显示,距河4米处的土壤镉含量为20.2mg/kg,是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的67.3倍,三级标准的20.2倍。
在距河100米处取土壤化验,镉含量为12.4mg/kg,是二级标准的41.3倍,三级标准的12.4倍,严重的影响到了民众的饮食安全。
1.2农药化肥因素尽管我们国家属于农产业中的大国,同时农业也是国内的一类支撑产业,但是在统一化种植方面,还做的远远不够,大多数时候都采用农民分散种植,然后由相关机构收取的方式。
在农业种植的过程中,为了防范病害虫害,无法规避的会使用的农业,同时化肥也是不可缺失的一类材料,由于分散种植的模式,很多农民并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化肥及农药的使用方式,因此就经常会出现施用过度的状况,继而落入到土壤之中,对土壤形成污染。
1.3污水污染因素不论是日常的生活,还是工业企业的生产活动,都会排放出一定量的污水,在这些污水之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等毒害元素,一旦对这部分废水没有做好相应的处理,那么在排放后不但会致使土壤出现被污染的状况,同时还会危害地下水,以及农产业的浇灌用水,所以污水也是污染土壤的要素之一。
1.4毒害气体因素由于一些重工业企业,如冶金企业、化工企业等,在生产期间会释放大量的废气,若是没有做好相应的处理,则会直接进入到大气之中,其污染面积极大,其中含有的毒害物质也比较多,一旦经过雨水沉降进入到土壤之中,便会形成极大的污染。
此外,当前汽车在使用过程中,所排放的尾气也是常见的毒害气体之一,特别是当前汽车数量持续增多的大形势下,致使污染程度也在增加。
2当前土壤污染治理期间常见的问题近些年来,相关部门也已经明晰了土壤污染防治的关键意义,同时也运用了一些技术措施来完成防治工作,但是在现实的工作之中,依旧会经常出现些许的问题,通过总结,主要有如下几点:其一是对于部分局部土壤污染严重的地区注重程度不够;其二是相关的法规还有待健全,一些细节不够完善;其三是部分区域的土壤污染监控力度较弱、防治观念落后;其四是对于隐蔽性较强的土壤污染治理效果不佳;其五是部分地区土壤污染摸底工作不到位,防治针对性较低。
因此,这也是在防治技术措施应用期间,需要特别注重的内容。
3土壤污染防治技术措施探究当前阶段,在河南省之中,环境攻坚主要是为了确保人民吃的放心、住的安心,所以就需要开展农用地的详查与治理,以确保用地安全率可以达到百分之一百,因此,本文依据当前土壤污染防治期间常见问题,并结合土壤法中的“土十条”相关规定,总结出下述几条防治技术措施,期望可以为业内人事带来些许参考。
3.1构建污染监控网络,加强土壤污染监控在众多土壤污染防治措施之中,污染的监控是重点之一,防治部门需要定期的去到一些重点位置做出监测,如此一来便可以有效的监督土壤污染的变换形式,掌握该地区的污染排放量,从而预防污染因素变大,将污染情况置于可控的范畴之内,在根基上杜绝污染源,遵循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准则。
此外,在还应当创建出监控台账,并做出相应的记录,以确保长期监控制度的形成。
3.2加强土壤保护宣导教育在当前农业体系之下,如想要控制农药以及化肥对于土地污染的影响,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对农民做好相关的土壤保护宣导工作,让其可以拥有土壤保护的观念。
防治部门可以委派专门人员下乡对农民做出培训,采取实操加案例的方式,来让农民明晰农药的使用方式,以及科学的施肥办法,这样一来,便可以有效的应对这方面因素对于土壤的污染问题。
此外,还应该注重对农业、化肥生产商的宣传,同时完善相关法规,以规避超标产品流入市场。
3.3增加成本研发支出,确保土壤治理成效土壤治理的成效如何,与防治技术措施的水准高低休戚相关,若是防治技术没有办法达到相应的要求,治理成果也就必定无法让人达到满意。
因此,防治部门应当认清这一状况,继而增加成本的支出,以及资源的投入,增强预警力度,加强防治技术的研发与革新,提升技术措施的针对性。
而对于资金来源问题,可以采取直接向一些高污染的工业企业征收土壤污染治理金的办法,作为治理支出成本的补充。
此外,还需加强污染源监管,做好土壤污染预防工作。
严控工矿污染,控制农业污染,减少生活污染。
3.4创建土壤污染调查机制对于污染防治技术来说,创建出严谨的评估调查机制,掌握土壤环境品质,也是关键手段之一。
防治部门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对土壤污染成因做出全方面的调研,并结合有关法规,制订出完善的土壤污染评估条例。
工作人员还需要将条例落到实处,以此来保证能够实时的发觉出引起污染的要素,并采取谁导致的污染,谁去治理的策略,来加强对各个企业的管控,继而在根源上节制土壤污染问题。
3.5增强工业、农业污染源的管控工业污染,以及农业污染是现如今土地污染的主要成因,因此也是防治的关键点,以及突破口,因此防治部门要科学的运用各项防治技术,采取精细化的防控手段,来控制污染的源头。
一方面,防治部门需要加强多当地工业区,以及农业区的检测力度,一旦察觉到污染源,马上应该做出处理,预防事态扩大;另一方面,着重引导企业生产活动升级转型,降低污染物的排出量。
3.6注重土壤污染修复治理手段的运用由于土壤污染拥有极强的隐蔽性,并且持续的时间愈长,严重的程度也就愈高,因此注重土壤污染的修复治理技术的运用,也就变得十分重要。
当前,经常使用的治理方式有客土、电热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等诸多的办法,防治部门可以依据当地的污染诱因,以及污染严重度,来确定运用那一类污染修复治理方式,并且制订出恰当的治理方案,如此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3.7提升土壤污染监管力度目前,大多数的城镇都已经拥有了初步的土地污染监管体系,并且工作人员的技能素养,以及各项检测设施也都可以达到要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故步自封,而是应该继续提升土壤污染监管的力度,利用具备前瞻性的监管手段,来保证检测数据的精准度以及实时性,从而更好的完成防治技术措施的运用。
3.8恰当划分城镇产业功能区域对于土壤污染成因的防治技术来说,最为根基的技术手段就是恰当的对城镇产业功能区域做出划分,从总体出发,针对土壤的功能,对整个产业做出全面的优化。
将一些污染严重,产能落后的企业彻底淘汰,做好另一部分高污染企业的统一规划,明确防治措施,将防治工作落实到位,对重点区域应加强土壤污染成因检测频率,从而确保将这些污染因素都消除在萌芽之中,保证土壤治理的效果。
4结束语总而言之,现阶段国内经济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但由此造成的工业固体废物,以及人们生活垃圾的数量也在增加,这种情况也对土壤的安全性造成严重威胁。
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土壤污染的发生原因进行了探讨,同时总结了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
希望能够为各地政府部门提供参考,因地制宜的开展土壤污染综合治理,不断优化土壤治理环境并控制土壤污染源头,确保各地范围内土壤污染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1]翁木森,陈兴顺,谢晓玲.安溪县耕地土壤污染成因及治理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9(08):184-185+188.[2]黄彩红,席北斗,唐朱睿,袁文超.南方农产品产地主要环境问题成因与防治策略[J].中国工程科学,2018,20(05):52-56.[3]倪晓坤,封雪,于勇,姜晓旭,李宗超,李妤,夏新.典型固废处理处置场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和成因分析[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9,38(09):2146-2156.[4]王景云,乔鹏炜,杨军,雷梅.基于空间结构特征的土壤Cu、Pb来源解析——以北京市东南郊污灌区为例[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8,24(01):195-202.[5]李长城,周德兴.灵丘县一带多金属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成因[J].现代矿业,2017,33(03):231-232+239.[6]王唯实,王晨君,龚玥,周力.虹口区土壤污染现状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4):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