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贵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贵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鸳鸯湖
❖ 这是由两个大湖、四个小湖串联组成的一个奇妙的 水网,是一组高原喀斯特湖泊。湖泊最深处达38米, 湖岸嶙峋、犬牙交错,浓荫围匝。湖水如茵,深不 可测,湖水四季恒温。绿岛之间,港汊交错,水面 迂回交合,形成一座水上迷宫。狭窄处如水上林荫 巷道,开阔处似水上森林巨窗,清晨和傍晚时分, 浓雾似乳,笼罩湖面,朦朦胧胧,愈觉野趣无穷。 由是大凡游人慕名来小七孔景区,无不到鸳鸯湖, 到鸳鸯湖无不荡舟,荡舟无不掬水打水仗。

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 (5)

紫云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 (6)

平塘风景名胜区(7)

榕江苗山侗水风景名胜区(7)

石阡温泉群风景名胜区(7)

沿河乌江山峡风景名胜区(7)

瓮安江界河风景名胜区(7)
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
国家级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和世界人与生物圈网络保护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 省南部边陲的荔 波县境内,毗邻广西环江、南丹县,处在桂 林——贵阳——昆明的三角旅游空白区内。荔波樟江风景区 总面积273。1平方公里,由小七孔景区、大七孔景区、 水春河景区和樟江风光带组成。茂兰喀斯森林自然保护区总 面积213平方公里,是典型的生态科普教育和生态旅游的 重要基地。 荔波樟江区风景名胜区以喀斯特地貌上樟江水系 的水景特色和浩瀚苍茫的喀斯特森林景观为主体,景区内峰峦 叠嶂,溪流纵横,景物景观动静相间,刚柔相济,是既有奇、幽、 俊、秀、古、野、险、雄的自然美,又有浓郁的布依、水、 瑶、苗等民族风情融为一体。同时,荔波是中共一大代表邓 恩铭烈士的故乡和有邓小平领导的红七军革命活动旧址及古 井、古墓群。 茂兰喀斯特森林是以原始性强,集中连片的森 林为特色,被中外专家誉为全球喀斯特地貌上保存完好绝无 仅有的绿色宝石。神秘奇特的喀斯特森林,将树、石、水、 藤、乔、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充分显示了大自然的神奇
涵碧潭
拉雅瀑布
❖ 瀑宽10米,落差30米,逼近仰视,但见瀑首 悬蓝天,旁缀白云,几疑天河自空而降。瀑 势如山倒,吼声状雷,颇为壮观。瀑布腾空 喷泻,横向坠落,同响水河纵向错落的68级 跌水瀑布构成一幅绝妙的立体交叉瀑布群景 观。
68级跌水瀑布
❖ 涵碧潭上游长1.6公里的狭窄山谷里,沿高高低低的 河床,错落着68级瀑布和跌水。专家们考证,如此 众多而密集的瀑布、跌水,实属全国罕见。层层叠 叠的瀑布,淙淙哗哗倾泻而下,或倾珠撒玉,推雪 拥云,或如匹练飘逸,似银河泻地,形态各异,气 象万千。千姿百态的瀑布跌水竞领风骚,争奇斗妍, 构成风情万种的动态水景,令游客目不暇接。沿河 谷伴梯级瀑布而上,一路但见高山流水、绿树红花, 但闻泉鸣瀑响、鸟啾虫吟,便油然想起伯牙、子期 的知音逸事,更觉眼前诗意盎然,美不胜收。遂为 文人墨客冠以“知音谷”的雅号。
野猪林
❖ 是一片典型的喀斯特漏斗森林。从漏斗的底 部到天边的山沿,重重叠叠密布丛林。漏斗 的下部,几百亩翠竹杂生在树丛中。整个漏 斗象一个绿色的旋涡,飘旋在林海之上。漏 斗底部的小沟两岸,树木全部往沟中心倾斜, 令人费思。更绝的是,所有的树木全身披满 絮状松萝,远望如浑身绒毛的野人。
水上森林
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
❖ 黎平是中国最典型的侗乡。黎平侗乡位于贵 州省东南边缘,地处黔、湘、桂三省(区) 交界处,全县辖25个乡镇,面积4441平方公 里,总人口49万,少数民族占70.87%,其中 侗族35万人,是国家对外开放县,历史、地 理上形成侗族中心地区,被誉为“天下侗乡 第一县”。县城德凤镇是省级历史文化明城。
小七孔
小七孔景区位于荔波县西南部,距县城28公里,至麻 尾火车站36公里。景区北首有一座建于道光15 (1836)年的小七孔古桥,景区之名由是得之。小 七孔景区在宽仅1公里、长12公里的狭长幽谷里, 集洞、林、湖、瀑、石、水多种景观于一体,玲珑 秀丽,令游客耳目常新,有“超级盆景”的美誉。 现已经向游客开放的景点有铜鼓桥、小七孔古桥、 涵碧潭、拉雅瀑布、68级跌水瀑布、野鸭池、龟背 山、一龙戏九珠、飞云洞、野猪林、水上森林、天 钟洞、鸳鸯湖、卧龙潭、卧龙河生态长廊漂游等。
贵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1)


织金洞风景名胜区 (2)

潕阳河风景名胜区 (2)

红枫湖风景名胜区(2)

龙宫风景名胜区 (2)

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 (3)

赤水风景名胜区(3)

马岭河风景名胜区 (3)

都匀斗篷山─剑江风景名胜区 (5)

九洞天风景名胜区 (5)

九龙洞风景名胜区 (5)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入选中国2010年上海 世博会开幕盛典仪式前的表演。由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 间歌队选拔的30名歌手,将在4月30日晚为海内外观众 献上侗族大歌的经典曲目《蝉之歌》。夏日里令人烦躁的蝉 鸣之声,却在侗族大歌里被模拟演唱得声声入耳,如同天籁 之音。由于侗族大歌具备人类创作天才代表作的突出价值, 2005年已进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 作为中国“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侯选项目”。经过 8年的努力,近日,贵州省侗族大歌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 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 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评委认为,侗族大歌是“一个民族的 声音,一种人类的文化”。申遗的成功,无疑给濒临失传的 侗族大歌注入新的希望,有利于侗族大歌的保护和传承。
❖ 亦名瑶池。长约600米,分上下两段。河谷里 丛生着茂密的乔木和灌木,形成一道翡翠屏 障。清澈的河水从河床的杂木林中穿涌而下。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冲涮,河床已没有了 一粒泥沙,连磐石也被激流磨光了棱角而变 得“圆滑”起来,但树木却象多情的汉子, 死死扎根在河床妻子的怀抱里,纹丝不动。 美丽的爱情之树四季常青。这种“水在石上 淌,树在水中长”的奇景,人见人叹。
贵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自1982年起,国务院总共公布了7批、208处,分别是:
❖ 第一批:1982年11月08日公布,共44处 ❖ 第二批:1988年08月01日公布,共40处 ❖ 第三批:1994年01月10日公布,共35处 ❖ 第四批:2002年05月17日公布,共32处 ❖ 第五批:2004年01月13日公布,共26处 ❖ 第六批:2005年12月31日公布,共10处 ❖ 第七批:2009年12月28日公布,共21处
侗族大歌
❖ 1986年,9位侗族姑娘(其中黎平籍6位,邻 县从江籍3位)走出国门,参加法国“巴黎金 秋艺术节”,登上世界乐坛,初次给了世界 一个震惊;1988年夏,这6位黎平籍的侗族 演员,又随贵州省民间艺术团参加国际民间 艺术节,远赴意大利、匈牙利和奥地利演出, 国外新闻媒体给予极高的评价,称之为“清 泉闪光之音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