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PPT


新课讲解
二、长度的测量
1.为了更准确的认识周围的世界,把握事物的特点,我们发明 工具,帮助我们测量。
刻度尺
三角尺
皮尺
游标卡尺
新课讲解
2.正确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做到“三看”(如图):
零刻度线 量程
单位
分度值
①看刻度尺的零刻线是否磨损。如已磨损应从其他刻线量起。
新课讲解
②看刻度尺的量程(测量范围)。原则上测长度要求一次测量, 如果测量范围小于实际长度,势必要移动刻度尺测量若干次,这 样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③看刻度尺的分度值,分度值反映了刻度尺不同的准确程度和测 量结果的有效性,量程和分度值应从实际测量的要求出发兼顾选 择。
度。测纸张厚度、硬币的厚度、铜丝直径等常用此法。
新课讲解
(2)辅助工具法,也叫替代法:利用辅助工具(直角三角板等) 创造几何等量关系,然后进行测量,例如测硬币、乒乓球的直径。 (``x3x)k 化曲为直:用线或细绳沿曲线绕上上周,作好两端的记号, 然轻轻拉直,用刻度尺量出线或细绳的长度,即为所测曲的长度。 (4)化直为曲:把曲线等分成若干段,把每一小段认为是直线测 出其长度,则曲线的总长一每段长度×段数。每小段段越短,近 似程度越高。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课时1 长度的测量
目 录
CONTENTS
1 学习目标 3 新课讲解 5 当堂小练
2 新课导入 4 课堂小结 6 布置作业
学习目标
1.会根据日常生活经验估测长度,了解测量长度的工具 及其发展过程。
2.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知道如何规范地测量长 度。
新课导入
十进制: 1 m =10 dm =100 cm =1 000 mm 千进制:1 km=103 m=106 mm=109 μm=1012 nm
新课讲解
4.国际单位制
我国过去采用“尺”;欧洲、美洲国家采用“英尺”。 在国际上为了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 叫做国际单位制(简称SI)。
脐身世界前列,1.76×109 nm可能是( A )
A. 一个人的身高
B. 物理课本的长度
C. 一座山的高度
D. 一个篮球场的长度
2.一名粗心学生的测量记录中忘记写上单位,下列记录结果中,哪下个数据
的单位应该是米(B )
A. 一位学生的身高为16.3 B. 一支新铅笔的长度为0.175
C. 一本字典的厚度为3.5 D. 一枚壹元硬币的厚度为1.9
新课讲解
3.特殊的测量
(1)累积法,也叫集小成大法:把n个相同的微小量放在一起
进行测量,再将测量结果除以被测量的个数就得到一个微小量 的数量,累积法在长度的测量、质量的测量中经常被应用,在
长度测量中,把n段相同长度的物体叠合,使叠合后的总长度比 刻度尺的分度值长得多,测出总长度除以n,可以算出物体的长
观察一下下面的两个图片。
紫色的线弯了吗?橙色的线哪段长?我们的感觉可靠吗?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可以解决以上问题了。
新课讲解
一、长度的单位
1. 基本单位:米(符号:m) 2. 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µm)纳米 (nm)
新课讲解
3.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新课讲解
(2)使用时做到“五会”:
①会“选”。指刻度尺的选择。不同的刻度尺其精确程度不同, 也就是分度值不同。测量对象不同,所需的精确程度也不同,例 如:在安装门窗玻璃时进行的测量准确程度要求较高,要选用分 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而测量教室的长和宽时,准确程度要求不 高,长度较大,选用刻度尺是1 cm且量程较大的卷尺较合适。
新课讲解
4.学会估测
估测过去常被忽略,现在课程标准中已经把估测上升到技 能水平要求。因此同学们在学习中对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要有 一些初步了解.以增加对长度单位的感性认识,长度单位中m、 dm、cm、mm依次是十进制的关系,mm、μm、nm之间是千进制 的关系。自己的身高、臂长(腋窝到中指尖)、中指的长度、 指甲宽度,你走两步的距离,课桌的高度、一层楼的高度、初 二物理课本的厚度等等。
课堂小结
正确使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度尺
长度的测量 特殊的测量方法
长度的单位
课堂小结
归纳
长度的 测的量
长度的单位
基本单位 其他单位 单位换算
正确使用刻度尺
使用前:三看 使用中:五会
特殊的测量
累积法 辅助工具法 转化法
当堂小练
1.“纳米”是一种长单位,1 nm=10-9 m,纳米技术是以0.1~100 nm这
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目前我国在对纳米技术的研究方面已经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例 如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
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 D )
A.1 cm、5.50 cm
B.1 cm、8.30 cm
C.1 mm、8.30 cm
D.1 mm、2.80 cm
【解析】由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金属片的前端与5.50 cm对齐, 末端与8.30 cm对齐,则金属片的长度为8.30 cm-5.50 cm=2.80 cm。
当堂小练
3. 图中物体A的长度是_1__.9__0_c_m__,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1__m___m__。
4.要测出一幢12层住宅楼的高度,请你提出三种方法: k
(1)在楼顶用皮尺垂下测量; (2)用绳子从楼顶垂下,再测出绳长; (3)测出一层楼的高度再乘以12; (4)用标杆配合测楼的影长可得楼高; (5)用高度计测量。

×
×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新课讲解
④会“读”。精确的测量需要估读,指在读数时,除准确读出 分度值的数字(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估 计值)。如25.38 cm,25.3 cm是准确值,0.08 cm是估计值, 它虽然是估读的并不准确,但它对我们还是有用的,它表示该 物体的长度在25.3~25.4 cm之间而更接近25.4 cm。 ⑤会“记”,记录测量结果时,除了正确无误地记下所读出的 数字外,还要注上单位,只写了数字未标明单位的记录是没有 意义的。
新课讲解
②会“放”。如图,尺要沿着所测的直线,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所谓沿着,一是指放正不歪斜;二是指要尽可能的贴近被测长度, 零刻线磨损的应以某一刻度线为零点,读数时要注意减去“零点” 前的数字。
×
0 cm 1
2
3
4
5
6
7
8
9
√ 10
新课讲解
③会“看”。如图,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不要斜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