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或称全球暖化,在维基百科以及百度百科中给出的概念都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的大气和海洋因温室效应而造成的温度上升的气候变化现象。
其中,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
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地球大气层排放二氧化碳及甲烷等温室气体,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促使地面升温,温室气体产生天然的温室效应。
如果没有它,地球温度会比现在低摄氏30度,使地球不适合人类居住。
从这里可以看出,温室气体对于人类的生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1906至2005年间,全球平均接近地面的大气层温度上升了0.74摄氏度。
普遍来说,科学界发现过去50年可观察的气候改变的速度是过去100年的双倍,因此推论该时期的气候改变是由人类活动所推动,全球变暖的原因就是工业社会之后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
随着人类工业活动的不断加剧和扩张,越来越多的污染物和二氧化碳被排放到大气层中。
污染物和二氧化碳的堆积导致大气厚度增加,如同给地球盖上一层厚厚的棉被,热量无法穿越大气层散发辐射到太空,而是被保留在地球上,导致地球的温度越来越高。
这是阿尔·戈尔在2006年《难以忽视的真相》中给全球变暖做出的最简单易懂的物理学解释。
1 戈尔称,人类文明正与地球生态之间发生剧烈撞击,两者间的根本关系被以下三个关键因素彻底改变,在此简称为全球变暖危机的社会原因:21、人口爆炸。
全球人口在公元元年大约是 2.5 亿, 1796 年美国建国时达 10 亿,到1945年二战结束增加到了 23 亿,到 2006 年已达 65 亿,预计在 2050 年将达到91 亿。
人口数量的急剧上升导致了对食物、水、能源,还有其他资源的巨大需求,从而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巨大破坏。
2、科技革命。
戈尔提出,旧习惯加上旧技术等于可预见性后果,而旧习惯加新技术则等于不可预见性后果,而这种后果可能是非常可怕的。
因为“人类所创造的新技术,加上庞大的人口数量,使我们人类成为一种巨大的力量”,但“新技术只是给了我们新的力量,却没有给我们新的智慧和思路来正确使用这些力量”。
3、人们对待全球变暖危机的思维方式。
他讲了温水煮青蛙的故事,以此来类比我们人类面对全球变暖的情况。
许多科学家认为,除了人类造成的温室效应、排放的工业有害气体、汽车尾气和使用农药等因素外,无法找出其他任何原因来解释全球气候变暖3。
似乎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室气体已然成为全球变暖的主因,由此而来的绿色环保运动等都应运而生。
可是有两个事件的出现却给这一本扎稳脚步的说法带来了巨大冲击。
第一件事是2007年3月8日在英国channel 4播出的纪录片《全球变暖大骗局》指出全球暖化其实是由太阳活动加强引起的,与二氧化碳无关。
第二件事是2009年11月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前发生的“气候门”丑闻(指多位世界顶级气候学家的邮件和文件被黑客公开的事件。
邮件和文件显示,一些科学家在操纵数据,伪造科学流程来支持他们有关气候变化的说法。
)近150年来,科学家们往往都是依靠气象站测试的陆地温度来推算全球变暖现象。
而这一事件的发生使人们的焦点开始转向全球气候变暖的可信度上,使得全球是否在变暖备受质疑。
针对第二个事件,或许事实数据存在造假的可能性,但是从我们人类的主观感受以及其他不可否认的证据中也可以发现,全球变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因此,数据可能存在造假,但是我相信这只是概率非常小的事件。
以下罗列一些全球变暖的证据:首要证据-数据虽然“气候门”事件是一起擅自更改数据的丑闻,但是数据无疑是证明全球变暖最有力的证据。
①英国气象局Met Office的全球气候监测报告,该报告包括了全球大气顶层和海底的最新温度情况。
报告明确显示:全球变暖已持续三十多年。
英国气象局Met Office气候监测主任彼得·斯托特(Peter Stott)表示,导致近50年来全球升温0.56摄氏度的罪魁祸首就是温室气体。
斯托特还表示,尽管人们现在都说全球变暖已经停止了,但是新数据无疑是证明全球变暖的铁证。
斯托特称,现在这份报告不仅有地表温度,还包括其他证据共同证明全球变暖,这是怀疑论者们无法质疑的。
并且每一份指标都由至少三家独立机构测试,以此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
尽管每年的气候仍然有所波动,但是从宏观上来看,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每十年气温相比较前十年而言,都有所上升。
科学家们观测空气温度和其他气候指标时发现由于大自然的多变性,每一年的数据都是有高有低的。
所以这需要长期数据来验证气候的变化。
科学家们按照每十年气候变化的趋势还有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数据和分析,得出了明确无误的结果,那就是,世界正在经历着全球变暖。
②美国国家海洋及大气管理局(NOAA)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根据全球十大气象衡量指标,地球在这50年间变得愈来愈热,尤以近10年为甚。
报告指出,自1980年起,每个十年的气温都较上个十年平均上升0.2华氏度,如此地球温度50年来上升了1华氏度(0.56摄氏度)。
专家称,乍看升幅细微,但已足令冰川和海冰持续融化,豪雨频密,热浪迭至。
美国国家海洋及大气管理局(NOAA)公布的《2009年气候状况报告》证实,世界正在变暖,而最近十年则是最热的十年。
来自48个国家的300多位科学家对37项气象指标数据进行了分析,对其中与地球温度最直接、也最密切相关的十项指标进行了更为详尽的评估,所有这些都指向了这个无可否认的事实。
第二个证据-海平面(海洋变暖)根据对海平面变化的精确测量。
海水在变暖的同时会产生膨胀,造成海平面上升。
气候变暖还导致陆地冰雪融化(包括冰川和冰盖),也会对海平面上升产生重大影响。
卫星上测量海平面变化的水位仪和其他一些仪器的精确度极高,在过去15年里,海平面每年上升1/8英寸(约合0.32厘米)多一点,是上个世纪里海平面上升速度的两倍。
在未来几十年里,如果海平面以目前、甚至以更快的速度上升,将对世界各地沿海地区造成严重影响。
目前一些地区已受到影响。
2001年,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决定举国迁往新西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因海平面上升而计划放弃自己家园的国家第三个证据-雪线以中国为例, 2007年7月11日的《无锡日报》的一篇报道《玉龙雪山还会存在多久》中表示,现在玉龙雪山的雪线是4680米,而30年前雪线是3000米。
也就是说,20年来玉龙雪山的雪线上升了1700米。
这就是气候变暖的铁证。
第四个证据-格陵兰岛冰雪流失严重卫星图片和数据显示,2002年夏季格陵兰岛冰雪流失严重,达到12年来的最高值——68.6万平方公里。
1979年,美国的卫星开始直接测量海上冰块面积,多年以来的观测结果是——格陵兰岛的冰雪融化面积正以惊人的速度增加,海平面也在不断上升。
科学家警告说,格陵兰岛的温度每增加1华氏度,海平面的上涨速度就会增加10%。
目前,格陵兰岛屿周围的海平面每10年就增加1.27厘米。
融化的冰雪不仅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更会促使气候变暖。
我们知道,海洋冰面和冰川都是地球的“凉爽剂”,它们能在春季反射80%的太阳光,在夏季——冰雪融化的季节——反射40%到50%的阳光。
而在冬季,海洋的冰面在温暖的海水和寒冷的空气之间又充当了保护膜作用。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大量极地冰块来反射阳光,地球变暖更会加速。
另外,融化的冰雪和漂流物会直接影响北大西洋的深海对流,从而改变世界海洋流活动和全球气候4。
第五个证据-北极冰面缩小速度惊人2002年12月初,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最新卫星记录:北冰洋的冰块正以高出往日9%的速度融化,面临在本世纪末全部消失的危险。
12月7日,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环境专家在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上发表论文称,今年9月份,北冰洋的冰面缩小了4%,为1978年以来之最。
20年前,北极夏天的平均冰层厚度为4.88米,而现在只有2.75米左右。
波弗特海、楚科奇海、东西伯利亚海、拉普捷夫海的冰块都大量损失。
甚至北极一些海拔2000多米的高地也出现了冰雪融化的现象,而这些地方通常十分寒冷,冰雪冻得十分结实。
截止到2002年9月夏季结束时,北冰洋的冰块覆盖面积下跌至约518万平方公里,比历史同期水平至少缩小了约103万平方公里。
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NSIDC)的马克·塞瑞兹教授警告说:“照目前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到2050年之前,平均海面冰块就会减少20%,那时,北极的夏季恐怕再也看不到冰雪了。
而到本世纪末,北极的冰块就会消失殆尽。
”“大汗淋淋”的北极也让生物学家们紧张起来,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的专家指出,海洋冰面对野生动物十分重要,例如,以海豹为主要食物的北极熊,主要依靠在海洋冰面上捕捉海豹;而母海豹也通常是在冰面上产下海豹宝宝的。
而北极气候的变暖、海面冰块消失,会直接威胁到北极熊和其他北极野生动物的生存。
加拿大野生生物学家伊恩·斯特林博士也提出了同样的担心。
他说,刚出生的熊宝宝比新生儿还要小,而且视力低下,它们必须乖乖地在洞穴中待好几个星期,才能跟着妈妈出去走走。
然而,气候一天天变暖,洞穴相继融化倒塌,可怜的熊宝宝们还没来得及看看外面的世界,就被活活压死了。
这是一个关于北极熊的视频/2013/08/08/VIDE1375971960953328.shtml其他一些证据1、洪水。
在世界上的许多地区,全球变暖还提高了降雨在每年降水量(包括雨、雪等)中所占的百分比,从而使春天和初夏发生更多洪灾。
当美国2005年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强大飓风走向尾声时,欧洲正在经历数次可怕的洪灾。
2005年3月,印度孟买24小时内降雨量达到900毫米,是目前为止印度任何一座城市一天内降雨量的最高记录。
水平面上升至2.4米。
2、生物锐减。
全球变暖打乱了不同物种间成百上千万种处于微妙平衡中的生态关系。
再举一个我们所知道的关于全球变暖如何打破生态平衡的例子。
瑞士南部每年出现地面霜冻现象的天数骤降,而同时,入侵的外来物种数量则急剧上升,它们迅速占据了新创造出来的生态位置。
世界上许多物种如今正受到气候变化的威胁,其中有一部分已经灭绝。
造成这一现象的部分原因是来自于气候危机,部分原因则是来自于人类对于这些物种曾经繁荣生存的地区的入侵。
3、飓风。
现在大家普遍认为飓风日益强大的破坏力与全球变暖有关,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研究表明四级和五级飓风的数量有了明显增多。
另一个研究预测,全球变暖将使飓风的威力在著名的五级分级标准上平均再增强半个级别。
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总结了这些新的调查研究中普遍出现的一些要素,当水温上升时,风速及风暴的湿度都会增加。
4、干旱。
气候变暖同时导致美国本土土壤水分蒸发加剧。
随着二氧化碳含量的加倍,美国土壤中水分含量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