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机械与人》测试卷

10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机械与人》测试卷

第10章《机械与人》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第 、 题每问 分,其余每空 分,共 分)
、在图 中, 装置是 滑轮(选填“定”或“动”),此滑轮的作用是: ;若用 的拉力将旗帜匀速提升 ,则拉力所做的功为 。

如图 所示的两种剪刀,如果要用来剪铁皮,应选 种剪刀。

在理发时应选 种剪刀。

、如图 所示,用撬棒撬起大石头,向上、向下用力都可以,哪一种方式更省力? 原因是 。

、如图 中,两个物体的重力均为 , 图中在力 的作用下,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不计杠杆的重及摩擦,则 ;在 图中,不计绳和动滑轮的重及摩擦,则 ;
、小明沿水平方向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但没有推动,此时他对桌子的推力 桌子所受到的阻力 填 大于 、 小于 或 等于 ,此过程中小明 填 有 或 没有 做功。

、在水平地面上,工人用 的水平推力推动重 的箱子, 内前进了 ,在这个过程中,木箱所受重力对木箱做功为 ;工人对木箱做功为 ;工人对木箱做功的功率为 。

、某同学质量是 ,在 年体育中考“ 跳绳”测试中,她每次起跳的高度约 ,测试成绩是 次, 内该同学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约为 平均功率约为 。

、建筑工人用如图 所示的装置把重 的物体匀速提升 .所用的手拉力为 。

则该工人所做的有用功为 ,总功为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若用该装置提升 的重物,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教率将
填 变大 、 变小 或 不变
、一架我国自行研制的歼 战斗机的质量为 . × ,发
动机用 × 的推力使飞机在 内前进 ,则飞机受到的重力为 ,这段时间内飞机的平均速度为 ,推力的功率为 。

、下列现象中,属于动能转化为势能的是 ;属于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

①上抛过程中的石子 ②射出去的箭在下落的过程中 ③风吹帆船向前行驶
④下落的瀑布 ⑤发条玩具汽车在平地上运动 ⑥公共汽车沿斜坡匀速行驶
、如图 ,这是用螺丝刀撬起图钉的示意图, 为支点, 为动力作用点, 为阻力。

请在图中画出阻力 的力臂 及作用在 点的最小动力 的示意图。

、在图 中画出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线方式。

二、选择题(每小题 分,共 分)
、如图所示,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工具是 ( )图
图图



、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用同样大小的力 在同一水平地面上拉动不同的重物(如图物体下方的圆圈表示轮子,忽视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力及绳与滑轮的重力)。

则哪种方案能拉动的物体最重 ( ) 、下列有关“功”和“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功做得越多,功率就越大、机械效率
越高 、在相同时间内功做得越多,功率就越大
、功率不同,做的功一定不同 、机械效率起高,则有用功越多,有用功率越
大 、如图所示,质量可忽略的杠杆上所标的每一格长度都是相等的,杠杆两边所挂的每一个钩码均相同,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在下列情况下,杠杆仍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的是:( )
、两边都减少一个钩码
、两边的钩码下各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
、左边钩码向右移一格,右边钩码同时向左移一格
、右边钩码下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左边钩码同时向左移一格
、如图所示,用拉力 使物体竖直匀速上升,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
、对物体做的功是额外功
、拉力 做的功是有用功 、拉力 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 倍 、增加物体重力可以增加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小敏同学和他所骑的轻便自行车总重约
,上学路上他骑车在
内匀速通过了一段长 的平直公路。

若自行车所受路面的阻力约为人和车总重力的 倍,则通过该段公路时,小敏同学蹬车的功率约为


、 、 、 、
、工人借用一个动滑轮用 的力将重 的物体匀速提升 ,在此过
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和所做的额外功分别为 ( ) 、 、 、 、
、将重为 的物体从长为 、高为 的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的过程,拉力做功为 ,
则不正确的是 ( ) 、额外功为 、拉力大小为l W
、物体受摩擦力大小为l hG W - 、物体受摩擦力大小为h
lG
W -
、举重是我国的优势体育项目。

一位身高 的运动员和一位身高
的运动员,在挺举项目中用相同时间吧同样重的杠铃举起,如果他们对杠铃所做的功分别为1W 、2W ,功率分别为
1P 、2P ,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 2121P P ,W W == 、 2121P P ,W W >>
、 2121P P ,W W => 、 21
21P P ,W W << 、用 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把重 的物体匀速提升 ,不
计绳重和摩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则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
、拉力大小一定是 、有用功一定是
、总功一定是 、动滑轮中一定是
、 年
月 日 时 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 长征四号丙
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遥感卫星十五号 ,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关于 遥感卫星十五号 卫星开始一段加速上升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动能增加,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动能增加,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动能减小,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动能不变,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三、实验探究题(共 分) 、( 分)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 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 )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

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 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 状态。

这样做的好处是: 。

( )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 点处挂 个钩码,在 点处挂 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

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

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 ;为什么? 。

接下他该如何操作? 。

( )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 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

其原因是: 。

、( 分)在 探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时,某小组利用自重不同的两个动滑轮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次测量,数据记录如下: ( )完成表格中第 次数据( )( )( )处的计算,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 ; ( ) ; ( ) 。

( )通过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选填实验序号),可知动滑轮的 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自重 (选填 有关 或 无关 )。

( )小明认为 同一个机械,它的机械效率是一个定值 ,通过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 (选填实验序号),可知他的观点是 的(选填 正确 或 错误 )。

通过比较表格中的数据你得到的结论是: 。

、( 分)小华为了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质量、速度的关系,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实验甲: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弧形轨道分别从 处和 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

实验乙:质量不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弧形轨道分别从 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

( )要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应选用 图。

(填 甲 、 乙 )。

( )甲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 )这个实验中,利用 来比较物体的动能大小,此种物理方法是: 。

下列实例中与此实验方法相同的有 。

(填编号) ①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②在鼓面上撒一些小纸屑,利用纸屑的跳动来反应鼓面振动产生声音。

③利用弹簧伸长的长度来反映力的大小。

四、计算题(共 分) 、( 分)一辆汽车 包括车上的人和物品 质量为 × ,汽车以 的速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时,汽车发动机牵引力为 。

求: ( )若汽车按照这种速度行驶,这次旅行全程往返 ,则在公路上行驶共用了多少时间?
实验 序号 钩码 重 动滑轮 重 拉力 钩码上升的高度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 总功 机械效率 ① ② ③ ( ) ( ) ( ) 图图
第 第 第
( )全程汽车牵引力做的功是多少?
( )汽车以 的速度匀速行驶时,牵引力的功率为多少?
、( 分)水平地面上有一个重为 的箱子,箱子的底面积为 。

现用起重机把箱子吊到 高的位置,所用时间为 ,起重臂下的钢丝绳是
绕在一个动滑轮上的,如图 所示。

钢丝绳上的拉力为 。

试求: 起重机起吊前,箱子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起重机起吊该箱子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钢丝绳上拉力的功率是多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