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语言美与音乐美

浅谈语言美与音乐美

浅谈语言美与音乐美
在实际教学中,虽然语言并不是音乐课的主要内容,但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
是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切记夹带家乡方言,甚至通篇使用方言。

教师在讲解和范唱时,如果不能做到语音标准,字正腔圆,就不能准确注释歌曲或乐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不能给学生带来听觉上的美感享受,甚至降低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因此,要有一口
标准的普通话,教师才可进得课堂,于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规范的语言发音,为发声
练习歌唱的字正腔圆打下扎实的基础,还可以烘托艺术的美,使学生收益终身。

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准确地表达音乐作品的创作意图。

音乐作品作为一种艺术语言,学生对它的理解能力不是与生?来的,更谈不上按照艺术规律进行再创作。

音乐课上教师有责任把艺术语言以导语或解说等形式转换为标准的
普通话,而且教师的言语要准确、有分寸,让学生在正确的思想引导下有充分想象的
空间,增强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
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是生动、形象和富于感染力的。

我们知道,音乐本身具
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因此,教师的课堂语言也相应地要生动形象,精确凝练,
把音乐作品中所蕴涵的艺术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教师的课堂语言还应富
于感染力,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相象力,使学生能真正地融入音种,接受艺术的感染
与熏陶,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达到美育的目的。

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还应该是组织有序的。

课堂教学的组织,除了完整有序的教
学环节外,体现在教师身上就是课堂语言的组织。

因此,课堂语言组织的文学性和艺
术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堂好的音乐课,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紧扣教学内容。

从激发
学生的兴趣,到带领学生遨游于音乐的海洋,应该环环相扣,富于逻辑,引人入胜。

一堂没有语言组织,东拉西扯、废话连篇、语无伦次、信马由缰的音乐课,是难以吸
引学生、难以激发起学生兴趣的。

没有语言组织的音乐课堂教学,也将破坏音乐作品
本身的完整性,削弱其魅力。

音乐教师虽然并不是专业的朗诵艺术家,但应朝这个方向努力,提高自身的口头
表达水平,语速、语调的均衡在讲课过程中至关重要,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做到缓
急一致、高低一致、轻重一致,使语言氛围和音乐氛围相互交融、浑然一体。

音乐的流动是富有韵律的。

如何用语言为这韵律增光添彩,也是音乐教师的基本
能力之一。

对音乐作品的韵律感把握的好,应用的恰如其分,能使音乐作品塑造的艺
术形象更加鲜明、更加丰满,对学生理解作品内涵,表达作品思想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比如,用眷恋、古典、舒适并充满依恋之情的声音朗读李叔同的《送别》,用坚定、昂扬、自信的声音朗读光未然的《保卫黄河》。

让学生们理解“音乐有韵则生、无
韵则死”的深刻道理。

幽默的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润滑剂,师生在课堂上的沟通更是如此。

教师恰
当运用幽默的语言,像一只魔法师的妙手,可以春风化雨,点石成金。

课堂上的笑声
会制造积极的气氛,使教与学变得轻松而有效。

例如在讲授完单纯音符及休止符后,可为学生们出一则谜语“此时无声胜有声”
(打一音符名称),同学们对猜谜很感兴趣,总想猜得又快又准。

教师可利用他们的
这种好胜心理,编一些谜面来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的知识。

在唱歌教学时,有的学生情绪急躁,在自己不熟练的情况下,张口乱唱,破坏秩序,与其他同学的声音不同步、不和谐,出现了“先现声”,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不能
粗暴制止,用希望每一位学生的声音都是和谐的、优美的来暗示他们,用幽默的语言
以褒代贬。

另外,板书上的文字、图表等都能创造出幽默的效果。

如课前在纸上画出“反常”
图画和形象,把字故意写得怪诞可笑等。

在教唱“地球你好吗”时,先在黑板上画了一
个变形的流着眼泪的地球,旁边又画了一个脱光了毛的小鸟,让学生为这幅漫画取名字。

学生们兴趣盎然、争先恐后地取了“流泪的地球妈妈”、“救救我吧”、“我要家园、
我要飞翔”等题目,并讨论了“地球为何流泪”之后,学唱歌曲便自然而然地情真意切了。

所谓态势语,即形体语言。

教学过程中适当的肢体动作及丰富的眼神、口型和面
部表情是必不可少的。

态势语使用恰当,会给音乐课带来锦上添花的效果。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利用眼神与学生交流,是音乐教师应该学会的一项本领。

当教师对音乐作品理解深刻时,这部作品的音乐情绪应该可以从教师的眼神中流露出来。

当音乐响起时,或欢喜、或忧伤、或激昂、或悲愤,教师的眼神对引导学生初步
认识作品起到了一种辅助作用。

在控制课堂气氛方面,眼神更有其重要作用,对唱歌
走调、分神等课堂不利因素,语言往往会打断教学环节甚至破坏课堂气氛。

而一个恰
到好处的眼神既能提醒学生,又能保证学生的愉快心情,保持教学过程的延续。

此外,在教唱某些民族歌曲时,教师不可避免地需要用一些手势或表情甚至是舞蹈动作,以使学生更直观、更深刻地理解作品。

当然,态势语的运用一定要恰当,若是过于夸张或不够准确,就会导致喧宾夺主甚至南辕北辙,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