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藏象学说藏象心中医学基础

藏象学说藏象心中医学基础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心主血脉的机理
心为什么能主血脉? 中医的理论、概念来自于临床经验的升华,又指导 临床实践。对于每一功能或概念,只有深刻理解其所以 然,掌握其机理,临床才能应对复杂的病机病证进行正 确的治疗。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血的运行如同河中之水,要借助一定的风力、河水 要充足且清纯、河道要通畅,这样水才能畅流不息。同理, 心主血脉也必须赖心气的充沛、血液的充盈和脉道的通 利.所以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心气:是构成心和维持心进行各项功能活动的
最基本的物质,即心之精气,是心阴心 阳的基础 。
心血:是血液循行的主要内容物,具有养心养神
敛藏滋养心气、心阳作用的物质。
心阴:心之阴液,具有滑利血脉、凉润、宁静、
抑制作用的物质,与心阳相反相成
心阳:心之阳气,具有温煦、推动、兴奋作用
《灵枢.决气篇》 说:“壅遏营气, 令无所避,是谓
脉.”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综上所述,心气充沛、 血液充盈、脉道通利,则心 主血脉的功能正常,血液沿 脉道按一定方向循环往复。 若心的气血阴阳不足,推动 血液循环的力量减弱,则血 行迟缓或不流畅,甚则心血 瘀阻、血脉阻滞,而现心悸、 胸闷,甚至心前区剧烈疼痛 等症(胸痹)。
心气充沛
(阴阳协调)
血液充盈 脉道通利
是保持血液正常运行的最基本条件 ( 其中心气起主导 作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它推动血液在脉管内按一定方向流动, 从而运行周身,不仅自身得养,保障主血脉、神志、舌等功能正常进行, 同时, 对维持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起着关键的作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心主血的内涵(两方面)
心行血----指心具有推 动血 液循行的功能。 心生血 ----指心具有化生血 液的作用。(心之气血阴阳温
养于脾,尤其心阳温脾阳,使脾 健运,血化充-----心阳化赤。)
心主脉的内涵 指心气推动脉气,使血行脉 中,保持脉道通利的作用.
《内经》: “诸血者,皆属于心。” “心主身之血脉。”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心的形态结构
心脏尖圆,形似未开的倒垂 莲蕊,色红,中有孔窍,外 有心包围护,稍大于本人的 拳头。
《难经》:心重 十二两,中有七 孔三毛,-----盛 精汁三合。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主要生理机能
主血脉 主神志 (为生之本、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
.心主血脉是否正常,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观察
面色 舌色 脉象 胸部的感觉 神志活动
资料仅供参考,不,和缓有力,一息4~5至。
• 面色——面色红润光泽。
• 舌——舌体红活荣润,其色淡红光泽。
• 胸部感觉——胸部舒适,感觉正常。
• 血盈脉充——养神, 则神志清晰、精神振奋, 心情愉快,喜乐有常,思维敏 捷,记忆力强。
的物质。与心阴相反相成。
四者充盛协调 同为维持心脏 进行功能活动 的物质基础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心主血脉
心主血脉的含义
主---主持、管理、主宰
血—心脏及全 身的血液
脉—血脉,为气血运行 的通道,又称“血之府”
主血(行血、生血 )
两大方面
主脉
心主血脉,即指心与脉相连,心气与脉气相通,心具有推动 和化生血液,使之在脉中运行,以营养全身的作用。
联属功能
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 在志为喜, 在液为汗,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为表里。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心的特性
心在五行属火, 在色为赤, 在味为苦, 为阳中之阳脏 主通明 应于夏气而主长养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心 的 主 要 生 理 机 能
主血脉 藏神
❖ 现代研究认为: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心泵功能障碍 等是心气虚证的病理基础,可作为心气虚证的一个定量指标;心阴虚、 心阳虚者存在心脏舒张功能减退;心肌收缩功能损害程度依次为:心阳 虚>心气虚>心阴虚>心血虚;冠心病、肺心病心气虚证患者的血液流 变学是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增高和红 细胞电泳时间延长,并随心气虚损的程度而加重。以上病症,在治疗上 气血不足者应补气养血;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心主血脉的生理意义
行血以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 是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行血以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
各脏腑组织器官得血之营养才能进行正常的功能活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是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心主血脉异常的病理表现
面色 舌色
淡白无华(气血不足) 青紫晦暗或灰黑(血液瘀滞)
面 色 淡 白 无 华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面 唇 青 紫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面唇舌晦暗(灰黑)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心气与心血的充沛和 协调
心气充沛,推动 血流脉中,则心得血 之濡养;养心之血充 足则心气充沛,二者 相辅相成,协调共济, 共同维持心脏的正常 搏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脉 道 通 利 的 重要 性
脉之营养和动力 来自于心之气血阴 阳的充盛协调。血 液之所以能在脉中 沿着一定的轨道和 方向循行,是与脉 对血的约束和促进 有密切关系的.。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 第三章 藏象 心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概述
❖心的解剖位置 ❖心的形态结构 ❖主要生理机能 ❖联属功能 ❖心的特性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心的解剖位置(血肉之心)
位于胸腔, 两肺之间, 略偏于左,
外应虚里。
虚里---左乳下心尖搏动处, 又名胃之大络
中医学把心脏的正常搏动、推动血液循环的这一物质,称之 为心气(心之精气,包括心阴、心阳。)。心气充沛,阴阳协 调,才能维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所以说:
❖ 心气充沛是推动心脏搏动和血行的基本 动力 ,其中心之阴阳协调平衡是调控心脏搏 动的快慢和血行迟速的基础。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