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学、探究、引导”教学法,推进新理念教学

“自学、探究、引导”教学法,推进新理念教学

“自学、探究、引导”教学法,推进新理念教学
发表时间:2017-07-04T10:54:22.63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7年7月第284期作者:王利[导读] 那我提倡的“自学、探究、引导”教学法的基本观点是:教学的实质就是引导学习。

黑龙江省龙江县黑岗乡中心学校161104 为了培养具有独立自主创新能力的新形势下的人才,就必须大力推进新课改新理念教学。

在多年的教学中,不断探索,形成了一套适应新形势下新理念教学的“自学、探究、引导”教学方法。

赫尔巴特认为,教学的第一步就是教师要向学生明确地讲授新教材,分解教材,使学生清楚感知。

然后教师要跟学生探讨,使新观念与学生头脑中原有的观念发生关系,使知识系统化,从而得出结论和规律。

最后把知识
运用于实际。

他的这一理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那我提倡的“自学、探究、引导”教学法的基本观点是:教学的实质就是引导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性质决定于教学的结构,教学过程必须优化,发展思维是教学的核心。

其基本内容要求如下:
一、培养自学能力
1.学生自学的能力是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具有多因素、多层次的综合能力。

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2)整理知识的能力;(3)科学运用知识的能力。

2.遵循自学能力发展规律。

(1)把学生的自学过程,分解为自学能力的释放,自学活动的进行,自学能力的评价三个阶段。

(2)根据自学能力发展的一般特点进行培养。

3.按照学会阅读、学会整理、学会迁移、学会评价、学会总结、学会探索的六个层次进行培养。

二、探究程序及特点
1.探究教学法包括探究的准备、探究的过程、探究的总结和探究实践四个过程。

(1)探究准备。

引导学生回想学习新内容应具备的旧知识,与新知识无关的旧知识此时不复习;讲解准备题。

启发学生口头回答,师生共同小结。

(2)探究过程:①根据新课的主要内容提出思考题。

②学生带着思考题再学新内容。

学生在学习新内容时,可边思边讨边议论,做好准备。

③回答思考题,并进行必要的演算、讲解或分析。

学生做好准备后,教师就根据思考题的难易程度提问各类程度不同的学生。

学生回答后,即可同教师讲评,也可让其他同学补充回答。

学生回答完思考题后,教师再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和新课内容决定是否进行演算或讲解。

④学生探讨问题,提出不同见解。

通过师生双边的学、问、答、算、讲和分析后,教师再安排一定的时间鼓励学生议论问题,提出不同见解。

对于学生提出的各个疑问,教师要归类给予回答。

对于学生提出的与例题不同的解法,或对问题的独到见解,教师要予以肯定或表扬,并从几种不同解法中总结出最佳解法。

(3)探究总结。

教师根据新课特点作出“水到渠成”的归纳总结。

(4)探究实践。

集中做题。

2.探究教学法的特点。

其总特点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思考题为思维主线,学生先学先讲,教师后讲后帮,使学生扎实学好新内容。

(1)通过引导学生回想与新课有关的旧知识和讲解准备题,为学生学好新内容减少困难、铺平道路。

(2)以思考题为思维主线,有条理地引导学生学习新内容,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3)用学生先学先讲、教师后讲后帮的办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争取自己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口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通过议论问题,提出不同见解,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上的疑点。

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心情愉快。

(5)运用探究法进行教学,采用多种形式,旨在巩固新知识,使各类学生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6)有计划、有目的地提早布置练习,引出学习旧内容的思考题,使学生对学习新课心中有数。

三、引导的实效
在三步教法中,以“自学”为基础,“探究”为枢纽,“引导”为前提。

下面针对三步法间的重要联系及其所起实效及做法进行具体概述。

“自学”、“探究”、“引导”教学法有下列四种课型:
1.自学课。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课堂时间学习课本,并可参阅有关资料,采取阅读、观察、练习等手段进行独立钻研,伴以小组讨论,达到初步获取单元知识技能的目的。

2.交流讨论课。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围绕学习的课题发表意见,并对别人的发言和书上(包括参考书)的叙述作出评价。

3.习题课。

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偏排一些题或题组,让学生进行练习,在教师引导下练习,师生评价性练习或指导学生小结本单元的解题方法技巧,锻炼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

4.复习课。

这绝非原有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让学生把整体中的部分知识汇集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使知识更加条理化、系统化;也不是只注重练习几个典型题目,而是让学生从知识总体上整理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

四、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状态
具有良好的状态是巩固和发展的直接动力,但还不是决定因素,决定因素是科学的教育思想,也是内在因素的核心。

五、自学、探究、引导教学法的依据和教学原则
1.符合现代教学论思想。

运用这种教学法进行教学,既抓好了“双基”又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个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积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的思想。

2.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学生好奇心强对学习的知识喜欢提出问题,也喜欢回答问题。

应用自学、探究、引导教学法的一个准备工作是在下课前布置好第二天上课的学习内容,提出思考题,使学生产生第一次疑问。

上课时给出一定时间再学新内容,又会产生第二次疑问,这些疑问或见解在“自学、探究、引导”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中都有机会让学生提出来。

这样学生的好奇心得到表现,疑问逐步得到解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