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并简要说明判断的理由。
(1)铁生锈有新物质(Fe2O3)生成,为化学变化
(2)石蜡熔化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
(3)纸张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为化学变化
(4)瓷碗破碎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
(5)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有新物质(Cu2(OH)2CO3)生成,为化学变化
(6)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
(7)下雪后天气晴暖,雪融化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
(8)在寒冷的冬天向窗玻璃上哈气,会出现一层水雾。
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如何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举例说明。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是否新物质生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如:铁生锈、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物质燃烧、食物腐烂、酿酒、新陈代谢、工业制碱、浓硫酸脱水、石灰浆刷墙,墙面变硬、玩火自焚、烈火焚烧若等闲、用酸除铁锈、烽火戏诸侯、动植物呼吸、中毒和解毒等
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哪些是指物理性质,哪些是指化学性质?为什么?
(1)酒精能燃烧。
化学变化中表现的性质(燃烧为化学变化),所以为化学性质
(2)酒精能挥发物理变化中表现的性质(挥发为物理变化),所以为物理性质
(3)水变成水蒸气物理变化中表现的性质(变为水蒸气为物理变化),所以为物理性质(4)以粮食为原料能酿酒化学变化中表现的性质(酿酒为化学变化),所以为化学性质(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为化学性质(6)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不发生化学变化即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为物理性质
(7)铜的密度是8.9g/cm3,熔点是1083℃
不发生化学变化即表现出来的的性质,所以为物理性质
(8)石灰石(或大理石)遇到盐酸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为化学性质
4.观察你身边的物质,如水、食盐、蔗糖、铜导线等,描述一下它们的性质和用途(可以查阅有关的资料)。
水: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液体,常压下熔点为0℃,沸点为100℃;
可以作溶剂,可以灭火,可以和CaO、CO2、C等发生反应,可以在通电条件下分解为H2和O2等
食盐:常温常压下为白色固体,易溶于水,食盐的主要成分作调味品,腌制食品。
能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医疗上用来配制生理盐水,工业上用来作原料制取碳酸钠、氢氧化钠、氯气和盐酸等,农业上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蔗糖:常温常压下为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可以做调味品。
铜导线:常温常压下为紫红色固体,密度较大,难溶于水,有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加热可氧化为黑色的CuO,不溶于普通稀酸,可做到导线,器皿,装饰品等。
5.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食物都有一定的保质期,决不能食用变质的食物。
哪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来判断食物已经变质了?举例说明。
化学变化常伴随有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还伴随着能量变化。
食物变质常有这些现象,比如,食物变黄、变黑、变绿,密封的食物包装有鼓胀现象等。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1.根据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举例说明下列问题:哪些属于物理变化?哪些属于化学变化?哪些是关于物理性质的描述?哪些是关于化学性质的描述?
蜡烛燃烧过程中,蜡烛熔化为物理性质,蜡烛燃烧为化学变化;
蜡烛由固体变为液体是物理性质的描述,蜡烛燃烧有发光发热现象是化学性质的描述。
2.结合自己的体会,你认为化学中的探究需要哪些步骤(或环节)?根据做过的探究填表。
问题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问题猜想(假设)O2减少,CO2和H2O增多
实验1.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样品
2.向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样品中各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3.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或镜片,对着其中一块哈气
证据1.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2.呼出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哈气的玻璃片上有水雾出现
结论与解释1.呼出气体中O2减少
2.呼出气体中CO2增多
3.呼出气体中H2O增加
讨论
3.整理本课题的探究记录,参考教科书中提供的格式(或自己设计报告的格式)写出探究报告。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
1.写出下图所示化学仪器的名称。
胶头滴管试管量筒烧杯
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B)。
3.参考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利用家中的杯子、瓶子、碗、筷、匙、饮料吸管,以及食盐、冰糖和水等,进行固体药品取用、液体倾倒和排水集气等操作练习。
单元小结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使人类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
3.物质性质与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4.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5.严谨的科学态度、合理的实验步骤和规范的操作方法是获得可靠实验结论的基本保证。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1.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其中按体积计,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2.下列物质:①氧气;②人体呼出的气体;③液氮;④空气中0.03%的稀有气体;⑤二氧化碳;
⑥洁净的空气。
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①③⑤;请选出一种混合物并说明其中的成分②中的成分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稀有气体等。
3.选择题
(1)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B)。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C)。
A.洁净的空气
B.汽水
C.液态氧
D.水泥砂浆
(3)臭氧(O3)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
臭氧属于( A )。
A.纯净物 B.混合物 C.氧气 D.稀有气体
4.列举4种存在于空气中的纯净物及其主要用途。
(1)氧气的用途用于呼吸(潜水、医疗急救)、燃烧、炼钢、气焊或气割、化工生产、宇宙航行;
(2)氮气的用途保护气(焊接金属时作保护气、充入灯泡中、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防腐)、制硝酸和化肥、液氮冷冻麻醉、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下显示超导性能;
(3)二氧化碳的用途:可做致冷剂,保存食品和人工降雨,可做灭火剂(利用了物理性质:其密度比空气的大,还利用了化学性质: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图书馆或档案室等发生火灾常用液态二氧化碳或干冰来灭火),可做气体肥料,促进光合作用,可做化工原料,制纯碱、汽水
(4)氦气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或氦气填充探空气球(密度很小,很稳定。
)、氙气用于医疗麻醉
5.你一定去过车水马龙的城市街道和森林茂密的公园或野外,你在这两处呼吸时的感受是否一样?主要原因是什么?
在城镇繁华街道附近,污染物较多、机动车尾气、尘土、细菌等,噪声也较大。
农村污染物较少,且绿色植物较多,光合作用强一些,所以空气质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