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音乐鉴赏
前言莫扎特的一生短暂而辉煌,他创作出无数脍炙人口的作品,莫扎特是当时欧洲作曲家的代表人物,对当时欧洲歌剧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力,女高音咏叹调是歌剧中经常要用到的一种音乐表现手法,对于歌剧中任务形象的刻画有着极大作用,尤其是在莫扎特所创作的歌剧中,对咏叹调的运用更是到了非常纯熟的地步,莫扎特在当时对女高音咏叹调的掌握及运用方式,给他的歌剧作品带去了灵魂,他的水平甚至是现在我国很多作曲家或者音乐制作人都达不到的,因此,对莫扎特歌剧中咏叹调的音乐特点和演唱风格进行进一步研究对于我国音乐作曲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女高音咏叹调概述女高音咏叹调是一种歌剧咏叹,属于声乐体裁,女高音咏叹在歌剧的表现形式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将歌剧中的人物刻画得更加细腻,塑造得更加立体,对于表现歌剧中的人物形象和心理感情变化有着重要作用,在莫扎特的歌剧中,我们可以把女高音咏叹调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抒情女高音、喜剧女高音、花腔女高音以及戏剧花腔女高音,这四种不同的咏叹调女高音对于不同人物的塑造有着各自的优势,其中抒情女高音主要是为了刻画出一个温柔、善良、可爱的女主人公形象,也是在莫扎特的作品中最能出现的一种咏叹调类型,喜剧咏叹调则是为了塑造出人物活泼伶俐、幽默诙谐的形象,而花腔女高音和戏剧花腔女高音对表演者的基础功底要求较高,也更能表现出表演者的个人魅力,更具有特点。
二、莫扎特歌剧中女高音咏叹调的音乐特点在莫扎特的歌剧中,女高音咏叹调的影子随处可见,比如著名的《费加罗的婚礼》、《唐。
璜》、《魔笛》等世界流行的歌剧中,都能看出莫扎特对女高音咏叹调的熟练掌握,也可以通过这些作品了解到莫扎特歌剧中女高音咏叹调的音乐特点。
(一)音乐线条十分连贯新月线条的连贯性是莫扎特歌剧作品中的一大特点,莫扎特的歌剧作品的衔接非常自然、过渡很流畅,一般从前奏的定调上就可以判断出主体旋律的特点,从开始演唱到最后结束,一般都表现的比较匀称,不会出现太大的旋律起伏。
(二)节奏清晰简单,速度快慢得当在节奏的研究上,单单以《费加罗的婚礼》和《魔笛》这两首作品的研究为例就可以看出来,莫扎特的前歌剧作品节奏一般都比较清晰、简单,并没有过多复杂的节奏编排或者节奏变换,一般都是以简单的节奏来清晰的表显出所创作浅析莫扎特歌剧中女高音咏叹调的音乐特点及演唱风格
【摘 要】莫扎特作为欧洲著名的作曲家,他的名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莫扎特一生虽然短暂,但是天气留给后人的优秀作品却非常多,莫扎特一生中,在音乐领域成就非凡,而歌剧可以说是莫扎特作曲中最重要的领域,咏叹调在歌剧表演中经常被女高音使用,因为它能够在歌剧中很好的刻画人物心理、 塑造人物形象上,所以受到了作曲家的青睐,经常出现在歌剧中,本文浅要分析了在莫扎特歌剧中女高音咏叹调有什么音乐特点及其演唱风格。
【关 键 词】莫扎特;歌剧;女高音咏叹调;音乐特点;演唱风格
【作者简介】徐敏(1988.07~),女,渭南师范学院,研究方向:声乐艺术。
歌剧的特点,用简单的节奏创作出并精彩、有趣的歌剧作品。
莫扎特的歌剧中,对女高音咏叹调的速度要就也非常讲究,速度的严格把握对于歌剧整体的表现、人物形象的凸显、任务的心理变化都有着重要作用,速度的严格要求在莫扎特的多个歌剧作品中比如《哪里去了,美好时光》、《你别发抖》、《求爱神给我安慰》等等中都可以看出来,所以女高音咏叹调要严格把握好咏叹速度,精准细腻的刻画出人物特点。
三、莫扎特歌剧中女高音咏叹调的演唱演唱可以说是对歌剧的最终表现形式,在莫扎特歌剧中,演唱风格非常明显,带着独有的“莫扎特风格”,首先,莫扎特是古典主义作曲家的代表者之一,所以他的作品的演唱风格带有明显的古典主义特色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在演唱莫扎特女高音咏叹调的时候,要求演唱者的演唱风格必须具备端庄优雅、高贵华丽。
其次,因为莫扎特女高音咏叹调音乐线条十分连贯的音乐特点,所以就要求演唱者能够熟练稳定的运用连音唱法以及把握好气息的转换使用,连音唱法的使用是为了表现出莫扎特作品音乐线条的流畅,气息的把握则是为了在不同及风格不同的基调中,能使用不同频率、不同深浅的呼吸,能够准而稳的配合好歌剧的变换。
对于人物形象的展示、歌剧的情感变化有重要作用。
结语莫扎特的一生成就非凡,他在音乐方面的造诣非常高,女高音咏叹调是莫扎特歌剧中的一种主要表现方式,在莫扎特的歌剧作品中,将女高音咏叹调进行了完美的融合,在咏叹调的使用上开创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对后人们歌剧作品的创作或者对女高音咏叹调的运用都有巨大影响。
【参考文献】[1]杨尚翡.莫扎特歌剧中咏叹调女高音的文艺特征探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07):21-24.[2]曲歌.莫扎特歌剧咏叹调中女高音咏叹调初探[J].艺术研究,2013(04):123-125.[3]许晓瑜.莫扎特歌剧中女高音咏叹调特点及技巧[J].大舞台,2014(04):78-81..[4]赵梅伯.唱歌的艺术[J].上海音乐出版社,2015(11):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