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8篇)第一篇:初中化学实验随想一、化学实验的“兴趣作用”要贯穿教学始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
在绪言课中,我做了一个“烧不焦手帕”的实验。
将纯棉质的手帕完全浸泡到配置好的酒精溶液中。
用镊子夹住手帕的一角提起来,划着火柴点燃。
手帕上烈火熊熊,不一会儿火焰变小。
轻轻晃动几下,火焰熄灭,而手帕却完好无损!学生的兴趣来了,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多地依赖于学习兴趣,其形象识记能力超过抽象识记能力,因此我在教学中设计多做一些小实验,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归纳。
同时成立了化学科技兴趣小组,发动学生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活动。
我在教学“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节课时准备了一根形状奇特的洁净的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学生看到了形状奇特的红色的铝丝,然后再给学生讲解其原理。
这样学生就有充分的感性认识,对其变化的认识更加清晰。
二、化学实验的危险性不要总挂在嘴边,实验时不要畏首畏尾,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化学实验中的危险平时对学生严格要求,熟悉操作规定,了解反应规律,不懂要问,不可蛮干,熟悉实验室事故的急救方法和处理措施。
步骤多的实验,操作顺序要记熟,不可看一步做一步。
例如浓硫酸的溶解性实验,大家都了解浓硫酸有强腐蚀性,一开始做实验时可能有恐惧心理。
那么就先要求熟记浓硫酸溶解要领,然后演示时要稳健流畅,学生实际操作时搭配好人员并做好一切保护措施,实验的成功率就会很高。
又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中,应先通氢气,把试管内空气排净后再用酒精灯加热,当黑色氧化铜完全变为红色铜时,再撤酒精灯,等试管完全冷却后再撤掉氢气流。
这个实验经演示讲解后,我们用氢—灯—灯—氢四个字来表示,使学生很快掌握,并能完整准确地说出其四个字顺序的含义及为什么。
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也使教学工作如虎添翼有些实验通过多媒体去制作演示效果也不错,例如,二氧化碳的性质和验满、浓盐酸的挥发性等等。
有些实验的用品取之不易,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增加感性认识。
例如,空气的液化,让学生了解液态空气的颜色;再如,干冰的性质,可以通过动画去演示干冰的变化和作用。
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要花大力气去完善。
第二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一、将能力培养贯穿于实验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学会观察。
在观察现象中,让学生学会寻找问题,发现问题。
并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生活经历运用实验原理和方法,自己动手、动脑来设计实验,整个实验过程由学生来操控,教师适当指导。
使学生形成创造的趋势或意向,为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作好基础。
其次,让学生学以致用。
在现有实验条件的情况下,可让学生去尝试来设计实验检测家乡母亲河西汉水污染情况等,以增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当我们的学生已经有了对问题思考和分析的习惯后,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勇于探索,发现并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新问题,逐渐地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发展,问题意识将会变得更有创新意义,从而趋向于创造,更接近于发明。
二、重视实验基本操作,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动手能力重视实验基本操作是提高实验能力的基础。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包括常见的化学仪器使用及识记药品的用途、性能和作用。
在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来确保学生安全进行化学实验和获得准确实验结果。
当学生接触到一种新的仪器时,应先让他们了解该仪器的名称、特征、规格、使用范围、准确的操作方法,还需让他们了解违规操作可能引起的实验误差和带来的危害。
实验的基本操作必须让学生动手,反复练习,达到熟练的程度。
同时,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和观看实验视频,强调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和规范操作的重要性。
三、充分应用多媒体演示实验化学概念和原理大多较为抽象,仅用语言、文字来描述这些抽象的原理,学生是非常难理解的。
而多媒体课件演示的画面清晰,声响逼真,讲述生动,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例如:可模拟水分解时水分子发生了改变,水分子破裂成氧原子、氢原子,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的微观过程,将抽象变为形象,让学生能够直面微观的世界,深入了解化学变化的内涵和实质,掌握反应的原理。
我还时常模拟一些危险状况,例如:在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给试管加热时,试管口向上倾斜,加热后生成的水倒流回试管,使试管炸裂;制取氧气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管会出现水倒流回试管使之炸裂的情况。
对于这些危险状况利用多媒体动画直接明了地演示,还可采用放大、慢放,使学生可清晰的看到试管炸裂的过程,这样增强了可见度和动态感,变抽象的内容为直观现象,使学生看得清清楚楚,更能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和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懂得了违规操作的危险性。
这样既消除了学生害怕的心理障碍,也规范了实验操作,提高了实验成功的有效几率,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验作风的严谨性,提高他们的实验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总而言之,在中学化学教学工作中,实验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然而教无定法,但必有法,贵在得法。
在今后的实验教学实践中,只要我们继续践行“以学生发展和提高能力为本”的理念,积极探索总结,不断创新和积累,一定会在实验教学有效性的道路上很快得法,走的更快。
第三篇:初中化学实验技能培养1规范操作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实验是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演示实验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掌握的情况。
因此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应当严格注意正确的进行语言叙述,规范的进行实验操作,完美正确的使用实验仪器。
让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能够很好的进行观察,并在教师的实验演示中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
教师在演示实验时要做到正确安装仪器,及时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同时应注意实验的直观性,让学生在实验中进行自主的思考探究,巩固课堂中学习的理论知识。
教师在进行实验的演示时还应注意让学生能够明白实验操作的重点,明确知道实验操作的步骤。
并且教师的实验示范中让学生明白实验的原理及要求,并在实验过程及现象的讲解中让学生形成一种正确的操作技能的视觉效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如在做金属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气的实验中,教师首先要将铝箔减好,并穿好针孔,然后切好钠块。
实验中要用的试管应预先装满水倒立在水中,再将水管提到靠近水面的位置,将装有钠块的铝箔置于试管口下方,收集实验中产生的氢气,然后用拇指将试管口堵住,并将试管提出水面,进行验证实验。
这个实验过程应熟练有序,让学生在观看之后能够受益匪浅。
在演示的过程中,教师应简明扼要的向学生说明实验仪器的连接顺序、试剂的用量及实验操作的要领。
教师在进行一些较为危险的实验的演示中,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及安全知识的普及,如在做氢气性质的实验中,不能忘记验纯,同时引申至其他可燃性气体在实验时都要进行验纯,让学生形成必要的安全操作意识。
2借助多媒体进行实验教学在进行演示实验时,有时因为课堂容量过大,学生位置不够集中,教师在演示时,学生无法清楚的观察实验的具体操作和实验现象。
并且有的化学反应速度很快,反应现象出现的时间极短,导致学生会出现来不及观察的结果,使得学生无法充分对实验留下深刻的印象。
并且有的实验反应速度较慢,教师在演示时可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无法观察到实验现象,降低了教学效率。
并且有的实验操作比较复杂,教师的一次演示可能无法让学生有效的记住实验的操作步骤,导致学生在做实验时由于操作错误而使实验失败。
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来解决。
教师在课前可以预想准备将要讲的实验的相关视频,并在课堂中计划性的播放教学内容。
同时利用视频可重复播放的优点,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楚的看清实验操作的具体过程,并从投放的屏幕中清楚的观察到实验的现象。
通过使用多媒体来播放实验视频能够减少教学中实验化学仪器的使用,从而达到爱护化学仪器,减少化学药品损耗的目的,并且还能提高教学效率,减轻教师的劳动强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化学技能的提高。
3做好分组练习实验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还应安排学生做好分组实验。
让学生进行分组做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更能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教师在安排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时,应尽量减少实验小组的人数,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动手做实验。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
在进行化学分组实验时,教师应向制定好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然后再安排学生做好分组实验的准备工作,其中包括实验中所需要的实验仪器及实验药品。
并且实验仪器应由学生自己进行装配,实验药品也应由学生自己进行称量。
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的练习中充分化学实验技能。
并且教师应当安排学生进行预习,明确将要做的实验的原理、目的及具体的操作步骤,在做实验时能够对整个实验过程做到统筹兼顾。
并且学生在进行小组实验时应加强小组成员之间的配合,同时教师还应在学生进行实验时做好巡回指导,若学生出现错误操作,教师应给予及时的制止,让学生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及时调控实验的进程。
教师应对学生出现错误操作的根源进行分析,详细了解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一些不好的习惯,让学生养成良好科学的实验习惯。
实验结束后,教师应让对此次实验进行小结,并让学生将使用过的实验仪器以正确的方式洗涤干净,并将其整理好放在正确的位置,同时安排学生认真书写实验报告,巩固实验成果,并反思自己在分组实验中的错误,并归纳出有用的实验经验。
通过多次的实验操作,使学生能够在实验中熟练进行,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
同时应让学生学会总结实验类型,并分析归纳统一类型的实验,找到每一类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现象、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等存在的规律。
教师在讲解实验时也应强调同一类实验的中相似的地方。
让学生能够意识到实验中的共同的规律,做到触类旁通。
4鼓励学生进行课外创新实验让学生以化学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课外活动,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巩固及应用所学化学知识的重要渠道。
并且通过课外的一些小实验能够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并且通过在课外使用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用品来进行化学实验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让学生能够更加自由的发展。
同时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化学实验能够让学生意识的化学知识广泛蕴含在生活的各个角落,让学生意识的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提高学生探索的兴趣。
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又提高了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
在进行小组的课外活动时,应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让学生多动脑,多实践。
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将其与课堂中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达到更深一步的理解。
如鸡蛋壳和醋的反应,将洗净的鸡蛋壳放在一个干净的玻璃杯内,然后向杯中加人一些醋,并立即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住,然后仔细观察实验现m象。
通过使用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日常用品就能完成一个化学小实验,充分的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和探BIB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