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位_企业规模_股权结构和成本效率_基于我国19家高速公路上市企业的实证研究

区位_企业规模_股权结构和成本效率_基于我国19家高速公路上市企业的实证研究

·经济管理·区位、企业规模、股权结构和成本效率:基于我国19家高速公路上市企业的实证研究▲L o c a t i o n,F i r mS c a l e,S t o c k R i g h t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C o s t E f f i c i e n c y:E m p i r i c a l S t u d y o n19L i s t e d H i g h w a y C o m p a n i e s庞瑞芝1 刘秉镰1 王 婷2P A N GR u i-z h i L I UB i n g-l i a n WA N G T i n g(1.南开大学 天津 300071 2.安永会计师事务所 北京 100050)[摘 要]本文利用我国19家高速公路上市企业2001—2005年财务数据采用随机成本边界模型(S F C M)对高速公路企业的成本效率进行估计,并对可能影响企业成本效率的不可控变量,如区位、企业规模和股权结构等构建无效率影响因子模型进行假设和验证。

本文主要结论是:我国高速公路上市企业的成本效率普遍比较低。

有效利用资源、严格控制成本应该是每一个高速公路企业不容忽视的问题;总体上看,高速公路上市企业的成本效率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企业的成本控制水平在向积极方面转化;经济区位对高速公路企业成本效率产生间接影响;我国高速公路企业发展正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企业规模越大,其成本效率相对越高;国有股占比对企业成本效率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区位 企业规模 股权结构 成本效率 S F C M[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549(2008)10-0051-06一、引言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高速公路已成为推动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经营企业也随之发展起来,截至2005年底,我国已拥有300多家公路经营企业。

到2004年3月底,我国共设立了19家高速公路上市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市场融资净额达到273.44亿元人民币,为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同时我们看到在交通运输行业的改革中,高速公路改革最为成功。

当前我国理论界和学术界,越来越关注对高速公路企业的研究。

目前我国对高速公路企业的研究更多集中在路面优化、安全性、材料质量控制等工程方面,而从经济管理的角度对高速公路企业竞争力、企业运行效率的研究比较少见,企业运营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速公路企业的生存发展问题。

本文将采用随机边界分析(S t o c h a s t i c F r o n t i e r A n a l y-s i s,S F A)配合成本函数建立随机成本边界模型(S t o c h a s t i c F r o n t i e r C o s t M o d e l,S F C M)来研究我国高速公路上市企业的成本效率。

并试图通过对这些上市企业成本效率的分析来透视我国高速公路行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二、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本文采用随机成本边界模型(S F C M)对我国高速公路上市企业的成本效率进行实证研究时,分析和找出影响上市高速公路企业成本效率的因素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本文在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收稿日期:2008-6-11作者简介:庞瑞芝,女,山东人,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从事产业组织与产业效率研究;刘秉镰,男,天津人,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区域经济学和物流学研究;王婷,女,安永会计师事务所。

▲本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区域竞争力的物流系统规划模型与方法研究”(批准号70673046)的阶段性成果。

合我国高速公路行业自身特点,选取影响我国高速公路企业成本效率的不可控因素,并分别对这些影响因子提出研究假设。

(一)高速公路企业成本效率影响因子的研究假设根据高速公路行业的发展特点和企业经营特性,我们无效率模型中衡量了成本无效率与区位属性、企业规模和股权结构的关系,也就是将这三个变量设定为影响无效率项的因子,根据每个因子可能对成本无效率产生的影响提出如下三条研究假设。

假设1:区位属性同成本无效率负相关,即东部地区高速公路企业的成本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高速公路上市企业的成本效率我国东中西各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由于高速公路行业属于经济活动服务领域,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直接受其所服务的经济腹地发达程度的影响,即,区域经济水平越发达,其经济活动水平越高,那么该区域内高速公路企业的经济效益就会越好,这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效率。

本文引入虚拟变量,将19家高速公路上市企业按照国家统计局对东中西部划分的解释,设0-1变量,将东部地区设为1,将中部和西部地区设为0,来检验区域属性对高速公路上市企业的成本效率产生怎样影响。

由于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高,这些都会对企业经营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本文假设东部地区高速公路企业成本效率要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假设2:企业规模同成本无效率负相关,即我国高速公路企业的规模越大,其成本效率越高我国高速公路行业正处在行业扩张期,而本文研究的19家高速公路上市企业,大都是行业中资本较雄厚,规模较大并且成立较早的企业。

但跟国外同行业相比,我国高速公路上市企业的规模还较小。

在进行实证检验之前,我们认为我国高速公路上市企业还处在规模报酬递增阶段,从而得到假设2。

假设3:股权结构会影响高速公路企业的成本效率根据现有文献的实证研究(Q i 等,2000;T i a n 等,2001;W a n g 等,2001;陈小悦等,2001),股权结构对上市企业经营绩效会产生影响,但是他们的研究结果并没有一致结论,多数认为没有显著效应,少数认为国有股权对企业绩效产生负效应,个别学者认为影响非线性等,不过这些研究的共性是没有人认为国有股权对企业绩效产生正效应。

根据现有文献和我国上市企业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假设3。

(二)实证模型:S F C M本文采用B a t t e s e a n d C o e l l i (1995)的一阶段估算法来进行模型设定和分析。

在函数的选取上,由于成本函数在模型估计过程中很少有线性相关的问题,且基于所研究的样本性质,本文采用成本函数作为效率衡量模型,将以成本函数建立的随机成本边界模型作为本文的基础模型。

同时,本文假设成本函数具有超对数函数形式,因为超对数函数对生产函数的技术限制较少,其优点在于无论函数的形态怎样,它能尽量接近真正的函数。

本文对大陆高速公路19家上市企业的成本效率进行测评,分别采用2001年到2005年的财务数据,所有数据都经过2001物价指数①的调整,名义变量已经全部转为实际变量。

②本文依据B a t t e s e a n d C o e l l i(1995)建立随机成本边界模型,并依据A l t u n b s e t .a l (2000)衡量技术变动的方式,在模型中加入1+t +t 2;无效率模型则衡量成本无效率与企业的区域属性、股权结构和企业规模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这三项控制变量设定为影响无效率u i t的因子,进行联立估计。

该实证模型如下③:l n T C i t P L i t =β0+β1l n P K i t P L i t +β2l n Q i t +12β3l n P K i t P L i t2+12β4(l n Q i t )2+β5l n P K i t P L i tl n Q i t +β6t +β7t 2+v i t +u i t , (1)①②③这里我们选择C P I 。

由于本文选择的是面板数据,在构建企业的随机成本边界时,各数据需要具有可比性,因此名义变量要转化成实际变量。

本文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中,对总成本及资本要素价格除以劳动投入要素价格,是为了满足成本函数为要素价格的一阶齐次函数的特性。

u i t =δ0+δ1D i +δ2l n Q i t +δ3l n S i t +εi t,(2)上面(1)式为随机成本边界函数,(2)式为无效率影响因子方程。

其中,i :上市高速公路企业的数量,i =1,2,…,n ;t :时间,t =1,2…,T ;T C i t:总成本;P K i t:资本投入要素价格;P L i t:劳动投入要素价格;Q i t:总产出,在无效率模型中代表高速公路企业的规模;v i t:高速公路企业i 在第t 年的随机误差项,呈正态分布,即v i t ~N (0,σ2);u i t:高速公路企业i 在第t 年的无效率误差项,代表成本无效率的程度,为非负的正态分布,方差为σ2,u i t≥0;S i t:高速公路企业中国家或国有股份持有的比例;D i :高速公路企业的区域属性,D i =0代表中部或西部地区,D i =1代表东部或东部沿海地区;εi t :随机误差,为非负的正态分布,方差为σ2,εi t≥-δZ 。

高速公路企业i 在第t 期的效率指标值为e x p(-u i t ),即无效率程度(u u i)愈高,其效率指标值越低。

效率指标值e x p(-u i t)位于0与1之间。

效率指标值越高,表示上市高速公路企业i 在第t 期成本效率越高。

无效率指标数等于e x p(u y i t),恰为效率指标值的倒数,位于1至+∞之间。

无效率指标值越高,代表上市高速公路企业i 在第t 期效率越低。

本研究除了估计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外,还加入了技术变动的分析,同时还着重分析了影响无效率的不可控因素(高速公路企业的区域属性、企业规模和股权结构)对成本效率的影响。

(三)数据来源和变量定义本文共选取了19家高速公路上市企业,它们是:东北高速、福建高速、赣粤高速、宁沪高速、山东基建、深高速、皖通高速、五洲交通、西藏天路、中原高速、重庆路桥、S T 延边、海南高速、湖南投资、华北高速、厦门港务、现代投资、粤高速和漳州发展。

这些上市的高速公路企业大多成立时间较早,资本比较雄厚,比较具有行业代表性。

通过对这19家高速公路上市企业成本效率的研究,我们能够基本了解整个高速公路行业的经营情况。

限于资料可得性,本文选取了2001年到2005年5年的数据作为样本,这些数据主要来自各家上市公司历年公布的财务报告。

在财务数据方面,为了使资料来源与项目分类一致,本研究的财务资料全部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开的财务报告。

下面对本文中的财务资料进行说明,如表1。

表1随机成本边界模型各变量定义变数定义单位说明T C总成本人民币元利润表中的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之和Q总产出人民币元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加上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补贴收入K资本量人民币元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总额L劳动量人财务报告中的员工总人数S股权结构%公司股份变动情况表中国有资本占总资本的比值P K资本价格人民币元P K =折旧+利息支出固定资产P L劳动价格人民币元P L =薪姿支出员工人数D 区域属性D i=0代表上市高速公路企业在中部或西部地区D i=1代表上市高速公路企业在东部地区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