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捣练图

捣练图


唐代女子服饰——红裙飞袖随心舞
颜色有白、青、绯、 绿、黄、红等,又以 红衫为多 。各种色 彩浓艳的裙子登上时 尚舞台的中心。红、 紫、黄、绿争奇斗艳, 尤以红裙为姣姣者。
唐代女子服饰——红裙飞袖随心舞
披帛用时将它披搭在肩 上,并盘绕于两臂之间
腰线提至胸下,在视觉 上延长下身比例
唐代人物画中人物造型的主要特点
画面构图之精妙
画面中的人物各有分工,有坐有站,有高有低, 起伏变化,整体呈现“凹”字形,画面连贯, 像一幅连环画,内容相互呼应。重点描绘人物 的动态神情,细节传神,线条流畅,设色富丽, 充分体现盛唐工笔仕女画的高度水平。
唐代女子服饰——红裙飞袖随心舞
上襦下裙是唐代妇女的 主要服式,在隋朝至初 唐时期,女性一般上身 着窄袖短褥,下着紧身 长裙,裙腰高系,一般 都在腰部以上,甚至系 于腋下,并用丝带系扎, 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美 感。
妇女都以肥胖为 主,有着丰颊硕 体.臃肿高贵的 身体形象。头饰 都是直竖型,梳 把较高,横面较 窄。
• 总结讨论: • 1、《捣练图》与你了解的西方 古代人物画相比有什么不同? • 2、唐代人物画中人物造型的主 要特点是什么?
作业格式:
《捣练图》作品赏析 作品简介:(作者 年代 分类 简单叙述画面 描写的内容) 作品艺术特点:(服饰线条 色彩妆容 动作 形态 ) 唐代审美特点:身材 妆容 服饰 我欣赏:畅所欲言 自由发挥
仕女画
• “仕女”原指中国古代宫女,后引申为美女。 中国古代绘画中以宫女或美女为题材的人 物画,称之为仕女画。
作 者
宋徽宗赵佶(摹本)——北宋倒数 第二个皇帝。他在政治上昏庸腐朽, 但擅长书画,在他统治期间,宋代 宫廷绘画最为兴盛。他对书画艺术 的爱好和提倡,客观上促进了宋代 绘画的发展。 张萱,唐,开元(713-741)年间可能任过宫廷画职。 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生卒年不详。以擅绘贵 族妇女、贵公子、婴儿、鞍马名冠。流传下来的著名 作品是《捣练图》和《虢国夫人游春图》。
画面分解:
• 长卷画面上共刻画了十二个人物,按劳动 工序分为捣练,织线,熨烫三组场面。 • 第一组:描绘四个人以木杵捣练的场景 • 第二组:两个人,一个坐在地毯上理线, 一人坐在凳子上缝纫 • 第三组:几个人熨烫的场景,一个挥着扇 子烧炭的女孩,还有一个淘气的小女孩在 布低下玩乐
捣 练
解 读 捣 练 图
此图再现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全画共九人骑马,前 三骑与后三骑是侍从、侍女,中间并行二骑为秦国夫人与虢国夫人。画面描写了一个在 行进中的行列,人马疏密有度,以少胜多。作品重人物内心刻划,通过劲细的线描和色 调的敷设,浓艳而不失其秀雅,精工而不板滞。全画构图疏密有致,错落自然。人与马 的动势舒缓从容,正应游春主题。
第一组描绘四个 人以木杵捣练的 情景; “练”丝制品的一 种。练织成的时 候质硬,必须煮 过,漂白,再用 杵捣,才能柔软 洁白。
缝 纫
解 读 捣 练 图
第二组画两人, 一人坐在地毡 上理线,一人 坐于凳上缝纫, 组成了织线的 情景;
解 读 捣 练 图
熨 烫
第三组是几人熨烫的场景,还有一个年少的女孩, 淘气地从布底下窜来窜去。
• 一、以上图片属于哪个朝代? • 二、上图人物都有什么特点? • 三、以上几幅图有什么不同特点?
作品分析——
1、此图名称?作者?年代? 2、作品中人们在干什么? 3、本图可以划分几个部分,分别是什么?
4、请描述一下你认为最生动有趣的形象?
捣练图
这是中国古代仕女画的重要代表作。它以中国传统的长卷形式 表现了唐代宫廷妇女用木杵捣练、熨烫、缝纫的劳动场面。金 箔绢本,宽37厘米,长147厘米,于1912年被波士顿美术馆中 国· 日本美术部部长日本人冈仓天心非法从中国抢走,现藏美国 波士顿美术馆;描绘贵族妇女捣练、熨练、缝制的情景。
捣练图
----盛女性的生活
你认识这些图片吗?
唐代鲜于庭诲墓出土的 三彩陪葬俑,为三彩技 乐俑中的罕见珍品。唐 代陶瓷技术有了突飞猛 进发展,除了“南青北 白”瓷业之外,三彩陶 器在唐代烧造达到鼎峰 时期,创造了浓艳瑰丽 的唐代艺术风格。
盛唐时期的工笔重彩代表作,画面表现盛唐时期几位 头簪大花的贵族妇女在私家庭院中闲庭漫步的情景, 画面人物体态丰肥,衣着华丽,动作轻柔舒展。绘画 技法娴熟,色彩浓艳又不失和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