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音乐欣赏教学
之一, 如何更 好地上好 音乐欣赏课 , 使学 生更好地参 与音乐 欣 脑想 。签于 这种情形 , 在教学 中 , 我就 先从导语入 手激发 学生
赏, 吸收 音乐 带来 的不 同感受 , 并 提高 自己的审美水 平 , 是我 的学 习兴趣 。 所谓导语 是教师导入新 课的语言 , 是课堂讲 课的
真 的教学情境 、 丰富多彩 的教 学资源 , 为学生 营造一个色 彩缤
一
音乐欣赏仅仅停 留在兴趣阶 段是远远 不够 的 ,还 必须进
步深刻理解 音乐作品的 内涵 , 充分体验 作品所反 映的情 感 , 纷、 声像 同步 、 能 动能 静的教 学情景 , 从而 激发学 生的学 习兴 才 能达到欣赏 的 目的 。这就是 欣赏音乐 的三 个阶段 : 直觉 ( 感 趣, 充分 调动学 生的视 觉 、 听觉等多 种器 官 , 把学生 在 音乐 课 官) 欣赏——感觉( 情感) 欣赏——理智的欣赏 。 不同体裁的音
们 音乐老 师一直很 关注的 问题 。 1 营造 良好课堂气 氛
第一个环节 。 比如在教 民歌部分 时 , 课前就 有听到 同学说 民歌 没意思 , 土里土气 的 , 不 喜欢听 , 没兴趣欣 赏。 然而我在课 前做
高 中音乐 欣赏课 , 要先 营造 良好课堂 气氛 。 在 音乐鉴赏教 了大量 的准 备工作 , 搜集资料 , 设计 方法。 上课一开始 , 我就 出
体 验和认 识社会生 活的积极 的思维活动 。 通过 音乐欣赏教 学 , 音乐作 品 , 受 阅历和知识 的制 约 , 学 生不可能对这 些 内容 都很 可 以接触古 今 中外的 各种题材 、 体裁 、 风格 的作 品 , 从 而开 阔 感兴趣 。他 们往往是 根据个人 的兴 趣 、 爱好 , 对 不同的乐 曲采 音乐视野 , 也 能从 中学得 一些基本 的音乐知识 , 培 养高尚 的音 取不 同的学 习态度 。喜 欢的就抱积极 的态度去 欣赏 ;不 喜欢 乐修养 , 提高 审美能 力。 音乐欣赏课 是高 中音 乐课的重点 内容 的 , 就表现 出厌 烦情绪 , 以消极 的态 度去应付 , 不认真 听 , 不动
远 超过教师 的督促和 简单的说教 。学生学 习音乐 的兴趣主要 歌 , 这样, 同学们的兴趣被 调动起来 , 课则上得很 顺利 。 是 对形象具体 , 形 式新颖 的事物容 易引起 好奇 , 演示型 的多媒 4 精 心传 授音 乐作 品欣赏方法 体课 件能将文 字 、 图像等直观 地展示 出来 , 为 学生提供 生动逼
生 习惯 被动学 习 , 学习的主动性 也渐渐消失 。显然 , 这种 以教 歌 曲 、 歌剧 、 咏叹调 等作 品的欣赏 , 除了必 须具有 一定 的音乐 师“ 讲” 为 中心的教学 , 使学生 处于被动 的状 态 , 不利于学生 潜 素质之 外 , 还 要对作 品产 生的时代背景 、 创作 动机 、 民族 习俗 、 能 的开发和 身心发 展 。音乐 课一定要让 学生们大胆地 “ 动” 起 作 曲家的个人风格等 有充分的 了解 ,才能更 好的理解作 品的 来 。让学生动 手也要动脑 , 使学生 的学 习由被 动变为 主动 , 让 内容 。对 于器乐 曲的欣赏 : 对 一些近代 的 、 单 一形象 的轻 音乐 他 们积极地 参与进 来 。 真正地 去音乐世 界里遨游 , 得到美 的享 乐 曲 , 可 以根 据标题 的 启示 , 通过 自己的联 想 , 去体会乐 曲的 受。 可通过一 些音乐游戏和舞 蹈动作活跃 课堂气氛 , 也可 以给 内容 和情 绪 。 如小提 琴协奏 曲《 梁 山伯 与祝英台》 , 作 品是我国 学 生们多点 时间和空间进行 自由思考 、 讨论 , 培养 学生学 习音 民间传说 梁祝的爱情 故事为题材 , 借鉴 民间器乐 的表现手法 , 乐 的主动性和创造 性 。 把课堂 交给学生 , 让他们 成为主人 。表 并 以我 国人民的欣赏 习惯 ,根据情 节的发展顺 序加 以概 括而 现是实 践性很强 的音乐学 习领域 , 是学习音乐 的基础性 内容 , 创作成 的。
音乐 形象 , 全面提 高音乐素质 。
( 关键词 ]高 中音 乐
欣 赏教 学
策略
音乐欣 赏 ,是人 的听觉器官接 触音乐作 品的 音响运动 形 3 巧 妙 运 用 音 乐 教 育 教 学 艺 术
式 而产生 的一种能动 的审美活动 ,也是 一种 通过 音乐 形象 去
高 中音乐欣 赏课 内容 繁多 ,涉及 到古今 中外各种 各样的
堂 上的审美体 验推 向高 潮 。
2 创 造课堂“ 动” 的条件
乐欣赏 的要求 、 方 法也 不 同: 对于 歌 曲的欣赏 : 一般可 以借助 歌词 较直观地理解 歌 曲内容 , 达到欣 赏的 目的 。 对一 些歌词 内
传 统教学 中教 师的讲是教 师牵着 学生走 ,学生围绕教 师 涵较 深或者寓意较 朦胧的作 品进 行欣赏 ,要 求要有一 定的文 转。 这是 以教定学 , 让学 生配合和适 应教师 的教 。 长期以住 , 学 学及 文化素养 。而对 于一些古 代的 、 孥
浅析高 中音乐欣 赏教学
河 南 省安 阳 县 第 七 中学( 4 5 5 0 0 0 )菹永 华
[ 摘 要 ]音乐新课标 强调“ 以审美为 核心” 的音乐教 学理 念 , 而音乐欣 赏教学是音乐教 育 的一个 重要 内容。 为此 , 在进 行音 乐欣 赏教 学过 程 中, 教 师应讲 究教学技巧 。 从 视 :、 听、 动等几个方 面人手 , 让 学生深 刻领 会音乐 、 充分体验 音乐情感 , 准确 把握
学中, 学 生对 作品 的各种理 解 、 想法和 问题 , 教师 应 以鼓励支 示了两 句乐谱 : 一 句是 《 沂蒙山 》 的 民歌 , 另一句是 《 十五 的月 持 的态度 调动全体学 生共 同讨论 , 合 作解决 。 教 师可在课堂 中 亮》 , 先 让同学们视 唱 , 并分 析 、 比较它们的异 同点 , 然 后说明 , 说“ 大胆说 出来吧 , 让我们共 同来解决 ” 。教师和 学生交谈 , 了 《 十五的月亮》 是 以山东民歌为基础 , 演变 加工而成 的。 这 说明 解 学生 的需要 , 让每个学 生都有充分表 达情感 的机会 , 都乐于 民歌是音乐创作 的源泉 ,它 在音乐创作 中具有 十分重要 的意 畅 所欲言 。“ 兴趣 是最好 的老师” , 兴趣对学 习产 生的影响 , 远 义。随后 , 教师提 出要求 , 这节课要和 大家一起来欣 赏几首 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