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主要的地质灾害(一)地震知识讲解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主要的地质灾害(一)地震知识讲解

主要的地质灾害(一)地震考点解读地震的产生机制、发生过程及预防措施。

知识清单1.概念:地壳中的岩层在________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和弯曲。

当积累的________超过岩层所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________或________,使长期积累的________急剧释放出来,并以________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震动,成为地震。

2.震级和烈度:震级是表示地震大小的等级,它与________有关,一次地震只有________震级。

烈度用来表示地震时地面受到的________和破坏程度。

一次地震可以有________烈度。

烈度与________大小、震源深浅、________、地质构造和________等有密切关系。

3.分布:板块的________地壳________,是地震易发区。

________是世界主要地震带。

参考答案1.地应力地应力断裂错位能量地震波2.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一个影响多个震级震中距地面建筑3.交界处不稳定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要点精析要点一:地震灾害的形成机制与发生过程1.地震的形成机制①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地质构造有关。

各种地震中,构造地震影响最大,世界上发生的地震大部分属于构造地震。

②构造运动使岩石圈内的岩石发生变形,当变形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岩石发生破裂和错动,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就会引起地面的震动。

③除了构造运动,外力作用有时也会诱发地震,例如水库蓄水、人工爆破等都可能诱发地震。

要点二:震级与烈度【主要的地质灾害(一)地震】366378 特点及主要描述参量1.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所释放能量大小的等级。

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

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30多倍。

2.烈度概念:烈度表示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影响烈度的因素: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等。

它们的关系如下:【典型例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震源深度越大,震级越大 B 、震源深度越大,烈度越大 C 、震级越大,烈度越小D 、震源越浅,震级越大,烈度越高解析:考查地震要素中的震级、震源深度与烈度的关系。

震源越浅,震级越大,烈度越大;烈度的大小还与震中距地面建筑及地质构造有关。

答案:D要点三:分布【主要的地质灾害(一)地震】366378 分布地壳中有断层——具有活动性的断层、断裂构造运动、板块交界处为易发区。

1.世界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典型例题】读下列关于地震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以来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强烈地震,图中显示了其中六次大地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材料二 2010年2月27日智利地震,引发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

地震引发的海啸甚至波及到日本,导致该国水产设施严重破坏,海水养殖遭受巨大经济损失.材料三海地多年来政治经济不稳定。

许多建筑物无法达到合格的抗震标准.而智利社会相对稳定,经济较为繁荣,政府颁布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将不合规范的房子拆除。

________板块、_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

从材料一和材料二可知,这些地震体现的自然灾害具有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3)智利地震震级高于海地地震,但破坏程度相对较小,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分布于太平洋的边缘,图中①②③④⑤都位于此带上;而⑥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

第(2)题,依据③、⑤分别位于亚洲东部和北美洲西部,可判断③位于太平洋与亚欧板块交界处,⑤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注意澳大利亚及其附近属于印度洋板块,则①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材料中显示一系列地震的发生及其危害,结合地震灾害的突发性特点,可分析回答自然灾害的特点。

第(3)题,地震损失大小与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以及建筑物抗震性能密切相关,材料三、四显示智利地震震源深度大,首都距震中更远,且房屋抗震性能优于海地,所以智利地震带来的损失较小。

答案:(1)(2)印度洋、亚欧、美洲;广泛性、突发性、频发性、群发性和破坏性。

(3)智利首都震中距远于海地;智利震源深度大于海地;智利建筑物抗震能力强于海地。

2.我国地震多发区的分布及成因中国地震分布:西多东少,105°E以西,华北及部分沿海地区及岛屿。

中国地震分布----青藏、新疆、华北、台湾四个多发区①台闽——(板块边界—亚欧板块VS太平洋板块)---台湾②太行山,京津唐 ---华北③青藏高原、以及川、云西部——(板块边界---亚欧板块VS印度洋板块)---青藏④西北的新、宁、甘 ---新疆注:我国是文字记录地震最早的国家(《竹书纪年》,夏)【典型例题】(2015年·河北省·秦皇岛实验二中·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中国地震多发区分布图(1)该年发生的地震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2)下列关于我国地震分布规律正确的是(多选题)( )A.分布广,但不均匀,西多东少B.多呈带状分布,地震带多与活动性断裂带的分布一致C.有新疆、青藏、华北、我国台湾四个多发区D.东北地区没有地震(3)我国地震灾情空间差异特点是________。

原因是什么?(4)新疆、四川地震多的原因与我国台湾地震多的原因相同吗?为什么?解析:第(1)题,通过材料一可以看出,该年地震主要发生在西北、西南、华北及我国台湾地区。

第(2)题,我国地震灾害分布范围广,但不均匀,西多东少;分布基本上遵循活动性断裂带的分布;新疆、青藏、华北、我国台湾地震分布集中;东北地区相对较少,但并不是没有地震。

第(3)题,我国西部地震发生的频次要高于东部,但西部人烟稀少,经济活动较分散,建筑物、城市较稀少,灾情比东部轻。

第(4)题,新疆、四川处在亚欧板块内部,断裂发育、构造运动强烈,是我国地震多发区。

我国台湾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构造断裂活动强烈、多地震。

答案:(1)西北、西南、华北、我国台湾。

(2)ABC(3)东重西轻东部人口、建筑物及城市等密集,西部人烟稀少。

(4)不同。

新疆、四川处在亚欧板块内部,断裂发育、构造运动强烈、极易发生地震。

要点四:地震的危害及措施1.危害: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中国灾情东重西轻,特别严重在南北地震带,华北,台湾,死亡人数世界最多。

2.措施【主要的地质灾害(一)地震】366378 地震防灾减灾地震灾害监测;防震减灾教育;预案演习;提高建筑物抗震强度等。

1)家庭防震——应急包;应急卡片;清理物品(床下或牢固家具腾空)2)地震时——把握十几秒自救机会室内——镇静地就地躲避——三角空间,离开危险地——外墙窗下、电梯、阳台、门等,护头掩口鼻,不跳楼,镇静。

户外——迅速向地形开阔地转移;山区防山崩、滚石、滑坡、泥石流。

避开第一次震动后,抓紧时间撤离3)自救处理外伤;保存体力;谨防烟尘呛闷窒息;减少体力消耗;想办法联系外援。

4)互救:先救近,后救远;先易后难;先救生,,后救人,听;位置确定不乱挖。

拓展:板块构造学说(1)六大板块示意图(2)基本观点: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构造带(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板块。

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

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常被用来解释海陆的形成:两块大陆板块碰撞,常形成巨大山脉;大洋、大陆板块碰撞常形成深海沟、岛弧链和海岸山脉;张裂地区常形成裂谷或海洋。

板块构造学说也普遍被用来解释火山和地震的形成和分布。

【典型例题】(2015年·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期中)我国台湾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断裂活动强烈、多地震发生。

当地时间8日8点50分(北京时间8日11点50分),南亚次大陆发生里氏7.6级强烈地震,包括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家都有强烈震感,据报道仅在巴基斯坦共造成53182人死亡,75146人受伤,灾后重建资金至少需要50亿美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解释该次地震需要考虑()A.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B.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C.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2.防震减灾,需加强科学研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达国家发生地震的频率已经很低B.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地震给人类造成的危害程度已经很低C.发展中国家地震多发,其造成的损失也远远高于发达国家D.地震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能够提高对地震的快速反应能力,对灾情有“缩小”作用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此次地震发生在南亚次大陆与亚欧大陆之间,分别属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C对。

不需要考虑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非洲板块的影响,A、B、D错。

第2题,发达国家发生地震的频率与经济水平无关,A错。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地震给人类造成的危害程度已经降低,但仍较高,B错。

发展中国家地震造成的损失也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并不是地震多发,而是抗震级别低,救援设施不足,C错。

地震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能够提高对地震的快速反应能力,对灾情有“缩小”作用,D对。

答案:1. C 2. D思维拓展今年4月以来,冰岛南部埃亚菲亚德拉冰川附近火山多次大规模喷发。

火山熔岩不仅融化了部分冰川,导致山洪暴发、道路桥梁被毁,腾空而起的火山灰更使欧洲部分空域成为航空禁区。

(1)冰岛是欧洲西北部的一个岛国,处在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之间;从板块移动方向看,冰岛位于板块的________边界(填“生长”或“消亡”)。

(2)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的岩浆受到强大的________作用,沿着薄弱地带喷涌出地表的现象。

成因上,火山喷发所形成的岩石属于________。

(3)冰岛火山喷发的烟尘缓缓向英国、挪威、德国、波兰等国飘移,“吹瘫”了欧洲空中交通,其原因主要是该地区受到________风的影响。

(4)火山喷发时产生的火山灰云团,削弱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反映在“大气热量平衡示意图”中相应的数字编号是________、________;增强了射向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图中相应的数字编号是________。

从理论上说,空中火山灰云团使得当地昼夜温差变________。

(5)监测冰岛火山灰的扩散面积和浓度变化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6)火山喷发破坏地理环境,影响经济活动。

然而,对人类也带来有利的影响。

列举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由图可看出冰岛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之间,运动方向向两侧做张裂运动,故属于生长边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