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交通大学832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考研真题及答案

北京交通大学832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考研真题及答案

北京交通大学832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考研真题及答案2021年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832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考研全套目录•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832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全国名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说明:本部分收录了本科目近年考研真题,方便了解出题风格、难度及命题点。

此外提供了相关院校考研真题,以供参考。

2.教材教辅•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3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8年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8年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年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典型题)详解•[预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年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典型题)详解说明:以上为本科目参考教材配套的辅导资料。

•试看部分内容考研真题精选一、概念题1思想政治教育[上海大学2019年研]答: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并促使其自主地接受这种影响,从而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2双向互动规律[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双向互动规律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双向活动过程。

一方面,教育者是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的表达者,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组织者,也是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积极性的激发者,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另一方面,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影响,而是发挥着主体作用。

受教育者是能动地践行思想品德规范并影响教育者及其教育活动的主体,又是自我教育的主体。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是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教育者的主导作用的实现,离不开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的发挥。

没有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教育者所传导的教育要求就不可能为受教育者所真正认识和接受,教育目标就难以实现。

另一方面,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的体现,也离不开教育者的主导作用的发挥。

没有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没有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激发和引导,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就不可能得到充分地体现,就无所谓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受教育者的能动作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两者是双向互动的关系。

3社会调查法[上海大学2019年研]答:社会调查法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社会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材料的方法。

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

社会调查法包括社会调查的方式和具体方法两部分。

社会调查方式主要包括普遍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和抽样调查四种,其中抽样调查因其既经济又科学,是社会调查中最常用的方式。

社会调查的具体方法主要包括访谈法和问卷法等。

4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武汉理工大学2019年研]答: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即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属性是什么,具体是指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灌输和教化。

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导意识形态有着紧密联系,是向社会成员传导和灌输主导意识形态的重要途径。

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灌输和教化本质,并不否认思想政治教育也包含部分非意识形态内容的教育。

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体现,是所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共同目的。

5为人民服务[浙江理工大学2012年研]答:为人民服务是指“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思想和行动”。

毛泽东最早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命题,它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立党之本、执政之要和价值追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要求,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客观要求,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是履行职业职责的精神动力和衡量职业行为是非善恶的最高标准。

为人民服务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走群众路线,为人民谋利益。

6榜样示范法[武汉理工大学2019年研]答:榜样示范法,又称典型示范法,是指通过具有典型意义的人或事的示范引导、警示警戒作用,引导受教育者提高思想认识、规范自身行为的方法。

“榜样”是受教育者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基本方法,榜样示范在激发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培养其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社会生活日益多元和复杂的情况下,我们要坚持运用榜样示范法教育广大群众,给教育对象以正确的引导。

7疏导[浙江理工大学2012年研]答:疏导,即疏通和引导。

疏通就是广开言路,集思广益。

关键是广开言路。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畅所欲言,把各种不同的看法、意见和心理话都讲出来,然后才能分清是非,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取有益的意见。

引导就是循循善诱,说服教育,把各种不正确的思想引导到积极的方向上来。

疏通和引导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的统一。

疏通是引导的前提,引导是疏通的目的,要坚持在疏通中引导,在引导中疏通,又疏又导。

二、简答题1简述思想政治教育学和教育学、心理学的关系。

[上海大学201 9年研]答:(1)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教育学、心理学的概念①思想政治教育学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研究客体,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的科学。

②教育学是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其所揭示的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教育的性质、目的、原则、方法等,对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其他学科都有指导作用。

③心理学是研究人们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的科学。

(2)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①两者的联系在一定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要遵循教育学所揭示的教育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但它不是简单地套用这些原理、原则和方法,而是借助它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所同有的特殊规律,进而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特有的学科体系,并从一个方面充实和丰富着教育学的科学体系和内容。

②两者的区别a.教育学全面地研究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整个教育,主要是研究学校教育。

b.思想政治教育学则专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面向学校而且面向整个社会,是要研究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任务又是一般教育学难以完成的。

(3)思想政治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关系①两者的联系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探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这就涉及人的心理活动。

心理学所提供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能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所借鉴和应用,人的心理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条件和构成要素,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与心理活动过程密切相关,只有掌握了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才能更好地揭示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②两者的区别a.心理学是在一般意义上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关系,主要揭示人们心理活动的一般机制。

b.思想政治教育学则是研究人们特殊的实践活动与思想品德形成之间的关系,更注重心理构成的社会内容。

2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何坚持疏导的原则?[深圳大学2011年研]答:疏导原则即循循善诱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教育对象的认识入手,调动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讲明道理,疏通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它是德育原则之一,要求德育教育要以积极引导、说服教育为主,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贯彻疏导原则,教育者至少要注意以下几点:(1)了解情况。

了解情况是疏导工作的先决条件,只有充分掌握情况才能胸有成竹,做到有的放矢。

对于犯错误的教育对象生来说,只有你充分地、全面地掌握其所犯错误的前因后果和其中的是非曲直,并根据这些情况设计出合理的疏导方案,受教育者才可能较认真地听取你的说教与帮助。

如果你对情况若明若暗,对是非曲直含糊不清,甚至张冠李戴、主观臆断,其效果将适得其反。

(2)对症下药。

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就可以对症下药进行疏导。

疏导的对象是人,而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

因此,首先要在感情上使双方接近。

只有当教育对象信任你后,你开的“药方”才能起到作用。

这里更多的不是严肃的教育训诫,而是平等的交流。

当学生向你敞开扉时,你的疏导就成功了一半。

期间注意坚持以下原则:①要摆事实,讲道理,循循善诱,启发自觉,以理服人,并以榜样教育学生;②以表扬、鼓励为主,批评、处分为辅,利用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向上的心理,鼓励她们不断前进;③既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又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缺点,发扬优点、克服缺点;④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把耐心说服和执行必要的规章制度相结合。

(3)不断强化。

一般说来,教育对象思想问题的发生并非一朝一夕所形成,而形成的因素又是多种多样、错综复杂的,既有内因也有外因。

既然犯错误有个过程,而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同样也得有个过程。

所以在疏导的过程中,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并给予适当的时间使之有充分认识和改正的机会。

有时,错误会出现反复,这也是正常的。

切不可轻易下“朽木不可雕”“不可救药”等结论,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没有疏导不通的学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