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静力水准自动化监测系统在变形观测中的应用

静力水准自动化监测系统在变形观测中的应用


准系统具有精度高、 自动化性能好 、 时测量功能等特点 。 实
位移变化情况。从 图 4中可以看 出, 地下通道结构受 到施 工影响 十分明显 , 盾构机每推进 1 , 环 地下通道结构出现 1 个上升和下降
周 期 。显示 了静 力 水 准 自动 化监 测 系统 的实 时 监 控 优 越 性 , 免 避

行修正 , 系统采集频率为 1 k l i。 /omn t
1 2 监 测成果分 析 .
图 3为监测点沉降监测断面位移 曲线 。由图 3可以看出 , 盾 构 推 进 到 38环 ( 离 监 测 断 面 1 5 距 7环 ) , 测 断 面 没 有 明 显 沉 时 监 降; 盾构推进到 37环 ( 6 距离监测断面 1 , 15 时 , 2环 约 .D) 盾构上 z 方监测点 J , 2J 3开始隆起 ;7 环 ( 3 1 距离 监测断 面 4环 , 0 6 ) 约 .D
目 1.0 20
80 .0
图 1 外 滩 通 道盾 构 隧 道 与南京东路人行地道相对位置关系
警4o . o
0o .o

1 1 静 力水准监测 系统的布 设 .
为 了监 控 盾 构 推进 对 地 下 通 道 结 构 的影 响 , 外 滩 通 道 盾 构 为
40 .0
测 点 号
施工姿态控制和同步注浆参数优化提供依据 , 我司对南京路 地下 人行通道 的垂直位移 实施 了实时监控 。南京 东路地下 人行 通道
结构 主体由两个主箱体组成 , 主箱体与两端 出入 口结构形成 3 个施
工缝 , 测点 设 置 于 施 工 缝 两 侧 , 计 6个 测 点 , 点 编 号 为 J 监 共 测 o~ J, 体 测点 布 置见 图 2 0点 为基 准 点 , 高 程 采 用 光 学 水 准进 5具 。J 其
静 力水 准 自动化 监测 系统在 变 形观测 中 的应 用
戴 加 东 王 勇
摘 要 :r 了静 力水准系统工作原理 , O绍 结合 工程 变形观测 , 阐述 了静 力水准 自动化监 测系统的优越性 , 以及静 力水准在
工程 中运用的经验 , 并分析 了温度等 因素对监测结果的影 响, 而得 出了一些有 益的结论。 从
收稿 日期 :0 1D - 5 2 1 - 3o
作者简介 : 戴加 东(9 0 , , 18 一) 男 工程师 , 上海岩 土工程勘 察设计研 究院有 限公 司, 上海
王 勇 (9 2 , , 17 .) 男 工程 师 , 上海 市隧道 工程轨 道 交通设 计研 究院 , 海 上
道 。外滩 通道盾构顶部距 离南京 东路地下人 行地道 底部最 近仅 为 24m( 0 1D, . 约 .7 D为盾构直径 ) 两者位 置关系见 图 1 , 。隧道 埋深 89m( 06 D) 盾构穿越 土层为第③ 层灰色淤泥质 粉质 . 约 .2 ,
Hale Waihona Puke 粘土和第④层灰色淤泥质粘土, 流塑性高 , 变形控制难度极 大。在
盾构推进过程 中, 须保证南京东路地下人行地道正常使用。
注 : 0 J 下 通道 结构 沉 降监 测 。J一5地
图 2 盾构 推 进 对 南京 东路 地下通道影响垂直位移监测布点图
1 .0 6o 3 8环 5 3 4环 6 3 7环 6 3 1 7 环 3 3环 7 3 6环 7 3 0环 B 3 1 8 环
图 3 地下通道结构垂直位移断面历 时曲线
口 6.o 推 进 0
5.o o
70 . o
按 40 . o
30 .0 瑚0 一 . 0

舅』 上
. 二 L :
二 … — — fI 二 — f…
… … …… …
★ 1 0 J 1 t J 2 ◆ J 3 =; ・ J 4 =二 一 二 J 5
1 工程实例
上海外滩通道工程隧道长 1 9 盾构直径 1 .7m, 8m, 0 42 为国内 直径最大的土压平衡式盾构 , 衬砌外径 1.5m, 39 内径 1 .5m。盾 了普 通 水 准 观测 最 大 变 形 的漏 检 。 27
构从天潼路工作井 出发 , 沿大名路下穿苏州河后 , 中山东一 路 , 沿 向福州路工作井推进 , 在第 30环 ~35环 , 穿南京东路地下通 7 7 下

第3 卷 第 1 7 8期 1 8 ・ 2 0 1 1年 6 月 9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 I TECTURE
Vo13 . 7 NO. 8 1
J n 2 1 u. 01

测 量

文 章 编 号 :0 9 6 2 2 1 )8 0 9 — 2 10 — 85(0 1 — 18 0 1
关键词 : 力水准 , 静 自动化 , 温度 , 压 液 体 传
中图 分类 号 :U 9 . T 16 1
文 献 标 识 码 : A
垂直位移是大部分工程 安全 监控 的重要项 目。目前 , 常规监 时 , ,3 垂 直 位 移 达 到 7 3 和 6 9 m;7 J J点 2 .4mm . 3m 36环 时 ,2 J J ,3 测技术 和人工采集数据的方法在工程变形 观测中被普遍地采用 , 点 垂 直 位移 达 到 最 大 值 , 别 为 1. 6 rT 和 1. 6 m 约 为 分 1 9 fl l l 1 5 m, 主要原 因之一是 劳动力价格便 宜。常规监测 技术和人 工采集 数 08 % , .D o之后开始逐步 回落,8 环时垂直位移分别 回落至 26 31 .7哪 据的方法 , 不仅监测 范 围小 、 工作量 大 、 率低和投 入高 , 效 且有 限 和 2 6 l。图 4为 2 0 .9mn 09年 6月 1 t 0:0~1 :0间盾构 由 7E0 0 20 的测点难 以反映 目标 系统 的整体情况 , 在漏检 的弊端 。静力水 3 5环推 进 到 35环 过 程 中 , 京 东 路 地 下 通 道 结 构 监 测 点 垂 直 存 6 7 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