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动化监测系统及变形测量资料的整理

自动化监测系统及变形测量资料的整理

采集器
测绘学院工测教研室
工程变形测量
1.自动化监测系统的设计
分布式监测系统:
分布式数据采集 系统通常由Leabharlann 测 计算机、测控单 元和传感器组成
• 根据不同监测任务需要而埋设的各类传感器通过一 定的通信介质(一般为屏蔽电缆)接入布置其附近 的测控单元; • 由测控单元按照采集程序的控制将监测数据转换、 存储并通过数据通信网络发送至远方的监测计算机 做深入分析和处理。
测绘学院工测教研室
工程变形测量
1.自动化监测系统的设计
设计原则: (3)准确性 系统的测量数据应准确,精度满足相关规范的 要求,在更换零部件时不影响数据的连续性。 (4)可靠性 监测设备选型应优先考虑选用技术先进、成熟、通 过多个现场环境长期考核、质量合格的产品,设备 的故障率低,具有在雷电、高温、高湿等恶劣环境 下正常工作的长期可靠性,有良好的防雷、防湿、 耐高温等抗干扰能力。发生故障时能及时判断、报 警,并迅速排除。为保证数据的连续可靠,系统应 具有备用的人工观测手段。
测绘学院工测教研室
工程变形测量
1.自动化监测系统的设计
分布式监测系统:
• 分布式系统是把数据采集工作分散到靠近较多传 感器的采集站(测控单元)来完成,然后将所测数 据传送到主机。这种系统要求每个观测现场的测 控单元应是多功能智能型仪器,能对各种类型的 传感器进行控制测量。 分布式监测系统传输的是数字量,传输距离长, 精度高,风险分散,可靠性高,技术简单,电缆 用量小,布置灵活,观测速度快,但系统重复部 件多,投资相对较大。
为保证系统的安全和正常运行,防止遭受雷击和 外界因素的干扰,系统应具备本功能。系统的防 雷一般应进行专门的设计。
测绘学院工测教研室
工程变形测量
1.自动化监测系统的设计
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功能:
(6)数据管理功能。
对监测数据应采用数据库技术进行有效的管理,并编制相 应的管理系统软件,对监测数据实行查询、修改、统计等 操作,对数据异常及故障能进行显示和报警。另外,为保 证数据的安全,系统应具有数据备份功能。
测绘学院工测教研室
工程变形测量
1.自动化监测系统的设计
设计原则:
(5)开放性和通用性 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开放性是针对 用户开放系统总线标准、系统数据采集单元的程控 命令和数据格式,以及接入的任何种类标准信号传 感器。系统应易于操作,人机界面友好。 (6)统一性 数据采集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应相互兼容,即使采 用不同的数据采集子系统,也应能实现监测信息的 统一管理。
1.自动化监测系统的设计
集中式监测系统: 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要用不同的采集器控制测量, 由一条总线连接,形成一个独立的子系统。系统 中有几种传感器,就有几个子系统和几条总线。
采集器
测绘学院工测教研室
工程变形测量
1.自动化监测系统的设计
集中式监测系统:
集中式监测系统的高技术部件均集中在机房,工作环境好, 便于管理,系统重复部件少,相对投资也较少,但系统传 输的是模拟量,易受外界干扰,系统风险集中,可靠性不 高,技术复杂,电缆用量大,维护不便。
测绘学院工测教研室
工程变形测量
1.自动化监测系统的设计
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布置形式: 集中式监测系统 分布式监测系统
混合式监测系统
测绘学院工测教研室
工程变形测量
1.自动化监测系统的设计
集中式监测系统: 集中式系统是将传感器通过集线箱或直接连接 到采集器的一端进行集中观测。
采集器
测绘学院工测教研室
工程变形测量
(7)数据分析功能。
对监测数据进行及时的分析处理是自动化监测的一个重要 特征,是及时发现工程隐患的重要手段。一般的数据分析 主要是判断数据的正常或异常特征,并根据其异常特性作 进一步的分析。
测绘学院工测教研室
工程变形测量
1.自动化监测系统的设计
设计原则: (1)适应性 根据建筑物所处的环境条件、建筑结构和运行工 况的不同,在设计监测自动化系统时应有较强的 针对性。对于重点监测项目和重要测点应优先纳 入自动化监测系统中,技术成熟的项目优先实现 自动化。 (2)经济性 系统建设的造价应经济、合理,采用性价比高的 仪器设备;同时,应尽可能考虑整套系统采用同 一厂家的产品,以提高系统的兼容性、完整性, 便于管理、维护和节约经费。
测绘学院工测教研室
工程变形测量
1.自动化监测系统的设计
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功能:
(1)数据采集功能。 能自动采集各类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并把模拟量转 换为数字量;数据采集能适应应答式和自报式两种 方式,能按设计的方式自动进行定时测量,能接收 命令进行选点、巡回检测和定时检测。 (2)掉电保护功能。 现场的数据采集装置应有储存器和掉电保护模块, 能暂存已经采集的数据,并在掉电情况下不丢失数 据。系统应设有备用电源,在断电情况下,系统应 能自动切换,并继续工作一段时间,具体持续工作 时间应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确定,一般应在3天以上。
测绘学院工测教研室
工程变形测量
1.自动化监测系统的设计
概述: 自动化监测技术是从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计算 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自动化监测的三种形式:第一种是数据处理自动 化,俗称“后自动化”;第二种是实现数据采集 自动化,俗称“前自动化”;第三种是实现在线 自动采集数据,离线资料分析,俗称“全自动 化”。 自动化监测主要包括数据采集的自动化、数据传 输的自动化、数据管理的自动化和数据分析的自 动化等内容。
测绘学院工测教研室
工程变形测量
1.自动化监测系统的设计
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功能: (3)自检、自诊断功能。 即对仪器自身的工作性态进行检查,对发生故 障的仪器应自动报警。
(4)现场网络数据通讯和远程通讯功能。 现场数据通讯一般采用电缆、光纤和无线传输等 形式,对于远程通讯一般采用因特网和微波方式。 (5)防雷和抗干扰功能。
上次课主要内容
概述 周期性重复观测 固定式连续观测 GPS一机多天线监测技术 多传感器组合变形测量系统
测绘学院工测教研室
工程变形测量
第6、7章 自动化监测技术与 监测资料的整编
测量工程与装备系
测绘学院工测教研室
工程变形测量
本次课主要内容
自动化监测系统设计 监测自动化系统设计示例 监测资料的整编 监测数据的预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