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之我见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马云先生说:“别人不明白的时候你明白了,别人明白的时候你行动了,别人行动的时候你成功了,别人成功的时候你富有了”。
把这种超常思维、先见之明与教育工作联系起来,看似与教育无关的几句话,却让我们悟出一个道理:一个人的素养提升在事业成功上的作用将是多么重要。
今天,借用与领导和业务同行们交流的机会,本人就校本研修、教师专业素养方面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结合工作谈三个方面的粗浅见解。
因水平限制,一定有不当的借用和说理,敬请同仁指正。
一、对校本研修和专业素养理解1、校本研修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的?校本研修这个概念是2004年3月27日袁贵仁副部长在一个培训会议上正式提出的。
主要目的是全面提升教师专业水平,落实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每五年完成360学时的继续教育任务”,均衡基础教育资源,促进中小学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的全面发展。
2、校本研修与专业素养校本研修就是校本培训。
是全体教师参与的问题式学习方式,内容以学校现阶段需求和长远需要为中心。
其目的是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专业素养是教师的基本素养,具体地说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基本功”,教学基本功可以概括成:说、写、看、听、动、议。
3、开展校本研修必要性一是校本研修是社会的发展的需要与国家的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通过研修培训、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
”二是校本研修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途径。
三是校本研修是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抓手。
二、校本研修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实际工作中的作用(一)、教师学习能力有提高校本研修与学历教育、网络集中培训、等诸多教师培训方式一样,以教师学习能力提高来促进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
“你自己行,有人说你行,说你行的人必须行”,十七个简单而直率的字说的就是人怎样进步的。
首先本人要有善于学习,要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要善于接受新思想,要善于接受和运用新的技能。
一个人的成长需要它人的肯定和认可,被评价人会从评价人的眼中寻找到自己成长中留下的影子。
当一个人被充满智慧的评价者予以衷肯的评价时,即使是批评的话,那也是阳光雨露。
我校在2011年7月份按学校对教师培训计划进行了全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操作演示比赛,当时,年青教师积极配合,认真参与活动,而年龄偏大(45岁上)领导和教师不想参加。
我了解了这种情况,分别找和我同龄的五个人,说服他们参与活动,鼓励他们积极参赛,只要通过考核(做简单的演示文稿且加几个主要动作即可)我请客。
比赛前,在全体教师参加的展示预备会上,我对五名老同志给予了积极的表扬和鼓励。
在以后的四天时间里,他们勤学苦练,积极请教其他教师。
最后的展示让年青人都惊讶,对老同志刮目相看,全部操作正确。
这样做的目的不是让他们做秀,是通过他们说明:只要树立信心,学习能力会提高。
现在,很多教师制作课件的能力还是得利于信息技术校本初级、高级培训,得利于学校落实培训部门的学习任务,有效地组织教师参与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更重要的是教师从校本研修活动中得到了成功的体验。
商人认为:脑袋决定口袋,脑袋不变,口袋将被人掏空。
脑袋是掌控经商秘匙的智慧所在,口袋是存储成果的地方。
脑袋不思考时,钱早晚是要没有的。
“脑袋与口袋”的因果比喻与我们教师常说的“一碗水和一桶水”的道理一样。
但,最怕的就是脑袋变不变,口袋都是空的。
桶里没水或少水,何以保持一碗水。
不接受、不汲取、不填充知识与技能的教师,会逐渐地害怕学习,不愿意学习,没有思考,不去创新,学习能力哪有提升的可能。
(二)、教师教学能力有提高校本研修是以学校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因此,校本研修的内容是有针对性的解决老师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注意教学观察,注重教学研究,透彻思考教学问题的人,工作中经常会表现漂亮的转型。
2015年5月,学校初一教师参与西部区域数语处学科教学展示活动,授课教师认真做参加赛课准备,深知自身存在的缺点和问题较多,但他们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向优秀的教师学习,以提高个人教学能力为目的。
听过张莉老师课的人,都对张莉老师的课给予较高的赞誉。
看来,教师们是动了心,入了心。
我们就用张莉老师的数学课与我校老师的数学课进行了对比研究,召开了一次教学专题研究会.会上数学组长王云刚老师做了这样发言,张莉老师知识引导方法引人入胜,知识讲解精当,学生学习透彻,方法运用得当,鼓励方法有效,教学效果好。
张莉老师是在引领学生理解教材,通过探究突破难点,学生自我总结规律的过程中结束课程的。
在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后,教师导入环节的提高做为课堂检查的重点.学校接下来的教学诊断课就紧紧围绕知识导入为突破口,学以致用。
对比三轮的教研课,学科教师导入出现了变化,一个人导入同一个课题的方法前后有着较大差别,让大家看一下实例:(第一轮):今天我们学习《故宫博物院》一文,大家没有去过故宫吧,现在,我们开始读课文,我就带领大家去走一走,看一看。
(第二轮):今天我们学习的文章题目是《故宫博物院》,请大家看这幅《故宫博物院》插图,我们就按着《故宫博物院》挂图线索,一起走进故宫。
(第三轮):今天,我将跟随大家一起走进《故宫博物院》,请大家全神贯注地看、听,在游历《故宫博物院》的宏大壮观的场景时,思考三个问题:一是介绍故宫博物院时,按什么顺序说明的。
二是作者介绍太和殿哪些方面情况?说明顺序是怎样的?三是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权且不说教师的知识水平如何。
而我们不难看出带着问题学习更利于理解文章,最重要的是教师从态度上就有着明显变化,从第一次随意的“带”到第三次智慧的导入。
教师已经学会以了从“讲”的角色转入“学习”的角色。
毋庸置疑,老师备课下的最多功夫是第三次导入活动。
人的感官和情理等全面调动上第三次也应该是最好的,本节课学生在教师的陪伴下,很好地融入了古代艺术气氛的画卷中。
这使得我们在教师专题培训的选题上得到了启发。
趁热打铁,我们立即组织了教师授课导入环节的学习和竞赛。
竞赛以现场的形式进行了包括口答和笔答。
在后期的授课过程中,通过课堂观察,所有老师们真的重视导入环节,且在导入的技巧上有了长足进步。
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努力为教师打造驾驭课堂教学能力的基础.我校于2014年1月4日为全体教师购买了尚英杰主编的《让学生喜欢上我的课》一书。
组织教师假期学习,并于2014年2月13日收回了本书的学习笔记。
我反思主题是《只有学习,才能思考》。
学习尚英杰老师,为教而学思考。
为教学“逆向思维”。
为教学营造自己成功环境。
只有学习,才能思考;只有认真地学习,才能认真地思考;只有与工作相结合,才能算做是有目的地思考。
只有有目的的思考才能提升教学能力。
有了教学能力才能独立完成任务,教学水平才能达到合格以上。
(三)、教学管理能力有提高教师管理能力的进步要有速度。
改变了速度,就改变了质量。
速度实质就是指的学习频率、质量说的是应用效果。
学习了不应用等于没学没用。
通过校本研修提升三个教学管理能力:一是知识管理能力;二是课堂机智运用能力;三是教材的灵活处理能力。
1.提升知识管理能力知识管理能力就是教育个体和群体在知识活动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中围绕知识管理领域所具备的条件和作用力。
这些能力主要包括知识的挖掘能力、知识的传播能力和知识的应用能力,这些能力主要来自教学知识活动系统的知识再生产、智力再生产,而这些活动恰恰体现在业务流程的每一阶段和每一环节之中。
如要做一名优秀的初中教师,大脑中要有知识纲,要熟知初中学科知识体系内的所有章节重要脉络。
有了这些管理知识能力做保障,何愁学问知无不言,何愁学识有的放矢。
我比较赞成全面理解教材的教师放开讲课。
否则,不要离开书本。
至于走出书外讲课的人,那也只能说是课内的材料再也想榨一点点儿有用的东西了,或者做一些沽名钓誉的事去了。
2.提升机智运用能力教育机智能力是指教师运用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充分发挥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对学生中发生的偶发事件和意外情况能快速作出反映,进行恰当的处理的能力。
课堂师生碰撞的处理也是在考验一个教师的能力。
师生在课堂上发生知识的碰撞是情理之中的事,教学相长嘛。
现在不提倡教师一言堂的课堂,而是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过程,这样,学生的表达机会多了,与教师就某一知识产生争论的机遇也随之多了。
况且,现在的孩子信息知晓程度不亚于教师,甚至有很多新东西是高于教师的。
教师心态要好,学生一句话容易使教师产生不必要的联想,我们随时要静心观察学生的言行表达习惯,这样你就可以区别出很多信息。
判断哪些是你可以运用的教学机智。
碰撞出应有的教育火花。
对课堂意外生成的处理。
如一个老师把心形图片往黑板上贴时,突然来了一股风把心形图片吹掉了,当时有很多听课的教师在场,学生们都替她急,因为在试讲时也没有过这样的事发生。
当时老师非常机智地说,我在其他班试讲时,心也没掉啊,这心怎么还被人多吓得要跑了呢,全班同学和参与听课的老师听了哄堂大笑。
尴尬的局面随之而去。
3.提升教材增值能力提升教材增值能力应该是一种通过研修后获得的较高的教学能力。
我校在语文学科教师的培训中,为他们提供了湖北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华中师大特聘教授全国中语会教改课题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武汉六中语文教师胡名道女士的课堂录像,她自1998年起,经过不断的潜心研究,开创了“学长式教学模式”,同时她在语文学法上给了教材创造了很大升值空间。
她的特点就是引导学生用教材的内容做作文的材料,她的观点是孩子们接触社会的东西不多,真正能独立体会自然的不多,真的能区分生活中正确与否的不多,可是他们最熟悉是眼前的书本上的文字内容。
她多数情况下是把书上的一课划分成几段,然后把学生分成组,让这段话做为话题,让学生展开想象,续写下文可能发生的事,让学生分组展示,我看过她很多课件,课堂效果很好。
并且我选择了两个完整的课复制给了我校语文教师,供他们借鉴学习。
校本教研中,教师是参与的主体,只有教师发挥主动性,解决自己教育教学中产生的问题,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素质。
(四)、学校发展能力有提高我们都知道“木相桶效应”理论,这一理论深刻揭示学校教师学习研修的重要性。
揭示了学校发展能力的提升必须要有整体教师学习能力的提升。
犹太民族爱学习,爱读书举世闻名,人民顽强坚韧。
丹麦国家全民读书世人楷模,生活富裕安康。
学校和社会一样,要发展就要有优良的文化积淀,愉快的学习读书氛围。
我们国家提出了教师学习终身制,就是要引导教师带着学生、家庭、社会参与到学习中来,促进文化、文明和社会进步。
这样表述可能有些压抑,有些沉重,但教育的责任和教育未来发展要求却是如此.近十年来,全国性的中小学网络研修培训,正是体现了国家对全国教师再学习、再提升重要性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