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六年级上册唯一的听众

最新六年级上册唯一的听众


⑤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这“从未有过的感觉”就是被人肯定的快乐。而这恰恰来自于老人的陪伴,来自于老人的夸 奖。老人并不指点“我”如何拉琴,她就用自己的语言帮助“我”重新找回自信,激励“我” 刻苦练习。在她的激励下,“我”终于敢在家里练琴了,而且练得十分认真,十分刻苦。这 句话反映了老人与众不同的教育方法。
这句话写出了早晨树林的安静,以及“我”为能找到这样安静的练琴环 境的兴奋心情。沙沙的足音在“我”听来,竟成了一曲悠悠的小令,形 象地说明“我”对拉好琴重新找回了自信。正因为如此,“我”才会庄 重地架好小提琴,像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拉响了第一支曲子。
③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心想,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林中的和谐,一定破坏了这位老 人正独享的幽静。
课文的起因、经过、结果各是那几个 自然段?
起因 1 经过 2-11 结果 12
“是我打扰了 你吗,小伙子? 不过,我每天早 晨都要在这儿坐 一会儿,我想你 一定拉得非常好, 如果不介意我在 场,请继续吧。”
“也许 我会用心去 感受这音乐。 我能做你的 听众吗,每 天早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我在学琴 的过程中,心 理和行动有哪 些变化?为什 么会有这些变 化?
④“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这是老人对“我”说的一句话。作为一位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老人听出“我”拉得并 不好,更从“我”被人发现后“准备溜走”的举动中,发现“我”缺乏自信。出于对年轻人 的爱护,老人谎称自己耳聋,为听不到好听的琴声向“我”表示歉意。听惯了亲人对“我” 白痴的评价,第一次听到陌生老人的称赞,尽管是个聋子,但“我”还是充满了快乐。老人 的话让“我”有了面对老人拉琴的勇气。
①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我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 用“白痴”形容“我”拉小提琴的水平,这对已经能拉小夜曲的“我”
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更要命的是父亲和妹妹只是经受了数次“折磨” 之后就下了这样定义。为此,“我”失去了在家里练琴的自信。文章开 头直接点明父亲和妹妹的做法,为下文“我”走出家门,到林中练琴作 了铺垫,同时也与下文老教授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侧面赞美了 老人对“我”的爱护与帮助。 ②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六年级上册唯一的听众
自学要求
1.学会6个生字。正确读写“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 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抄写印象深 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 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 的敬佩、感激之情。
“平静地望着我”这在文中是第三次出现。从相识的第一天起,老人就一直平静地望着“我” 拉琴。从她的眼神里“我”读出了老人对“我”的关切、鼓励,读出了老人为“我”琴技的 点滴进步的高兴,读出了老人对“我”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我”觉得她的眼睛像深深 的潭水。
⑦“聋子?”妹妹惊叫起来,“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 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说她是聋子!”
妹妹的话道出了老妇人的真实身份,表现出她对老人的敬仰。妹妹的话,也引起 “我”心灵的震动,激起“我”对老人的无限敬意与感激。
⑧那时,我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那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
句子用“唯一”来修饰限制“听众”,有“独一无二”的意思。面对成百上千的 观众演奏小提琴曲,“我”唯独想起的是这位自称“耳聋”的老人,表明老人在 “我”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句子写出了“我”对老人的感激,同时点明了课 题。
⑥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 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在老人热情的鼓励下,“我”的琴技在不断地提高,这正是老人所希望的。她发自内心地为 “我”的进步而高兴。在“我”的眼里,老人也不再是一个聋子,她在用心感受琴声,“我” 和她是用音乐在相互交流。“我”对老人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这句话真实地写出了“我”发现老人后沮丧的心理。“我”希望自己能在这优美的环境中拉 出好听的琴声,可偏偏琴技不争气,那声音“觉得自己似乎又把锯子带到了树林里”;不希 望有人听见自己在拉琴,却偏偏被老人发现了。文中的两个“一定”,强调了难听的琴声带 来的后果,突出了“我”的沮丧。说明“我”又一次失去了自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