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膜覆盖技术

地膜覆盖技术

地膜覆盖技术
• 地膜是指工业部门生产的专用于农作物地面 覆盖栽培的塑料薄膜。
• 这种薄膜既不同于普通棚膜业不同于水稻育 秧膜。其主要特点是:质地很薄(0.005~ 0.015 mm),韧性强、透光性好。
• 地膜覆盖栽培就是利用聚乙烯塑料薄膜 ,在作物播种前或播种后覆盖在农田上 ,配合其它栽培措施,以改善农田生态 环境,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 品质的一种保护性栽培技术。
黑白条带膜
• 中间为白色,利于土壤增温;两侧为黑 色,可抑制垄帮杂草滋生。
黑白双面膜
乳白色向上, 有反光降温作用; 黑色向下,有灭草 作用。主要用于夏 秋蔬菜抗热栽培。 厚度为0.02~0.025 mm覆盖后单面析出除 草剂达70~80%,膜内凝聚的水滴溶解了除草剂后滴入 土壤,或在杂草触及地膜时被除草剂杀死。
分被膜吸收,膜下杂草因缺光黄 化而死,具有较好的灭草作用。
缺点 对土壤的增温效果不如透
明膜,一般可使土温升高1~3℃ 。而且自身较易因高温而老化。
应用适用于夏季覆盖,在蔬菜棉
花、甜菜、西瓜、花生等作物上 均可应用。
银灰色条带膜
在透明或黑色地膜上,纵向均匀地 印上6~8条2厘米宽的银灰色条带。 除具有一般地膜性能外,尚有避蚜、 防病毒病的作用。这种膜比全部银灰 色避蚜膜的成本明显降低,且避蚜效 果也略有提高。
2. 对近地面小气候的影响
• 增强作物的光能利用率。 • 降低空气相对湿度。
(二)对园艺作物生育的影响
1. 促进种子发芽出土及加速营养生长。 2. 促进作物早熟。 3. 促进植株发育和提高产量。 4. 提高产品质量。 5. 增强作物抗逆性。
(三)其他效应
1. 防除杂草。 2. 节省劳力。 3. 节水抗旱。
2. 沟畦覆盖
改良式高畦(天幕)
把高畦中部开两个沟,在沟底定植 秧苗,“先盖天,后盖地”,前期保温防 霜,后期便于灌水。
3 平畦覆盖
• 平地作低畦覆盖地膜,在四周畦埂上压土 ,适于生长期较短、喜湿、浅根性的速生 蔬菜或部分宿根菜栽培。
3 平畦覆盖
优点
保水能力强 ,便于施肥灌 水。
缺点
地温提高 得慢,地膜易 受泥土污染而 降低透光率, 不利于机械化 作业,增产效 果较差。
优点 膜透光性好,土壤增温效果明显,
早春可使耕层土壤增温2~4℃,高温时期 膜下地表温度可达60℃以上,适用于东北、 西北、华北等低温、寒冷的干旱与半干旱 地区应用。
缺点 透明地膜因为透光性好,覆盖
下面易生杂草,所以在铺膜前最好喷洒除 草剂。
黑色膜
在聚乙烯树脂中加入2~3%的碳黑制成。
优点 膜透光率很低,阳光大部
有孔膜
在地膜吹塑成型后,经圆刀切割打孔而成 。孔径及孔数排列是根据栽培作物的株行 距要求进行的。 在普通地膜上用激光打出微孔,每平方米 打200、400或800孔,以增加地膜透气性 ,防止膜下土壤CO2含量过高。
四、地膜覆盖的应用
• 露地栽培 • 设施栽培 • 播种育苗
地膜覆盖机
4 垄作覆盖
平地起垄后直接单垄或双垄覆 盖,50cm宽、10cm高,在垄沟两 边压土。
优点 增温快,保温较好,方法简便,不 需做畦;也可进行机械化作业, 适于大面积中、远郊蔬菜及大田 作物覆盖栽培。
缺点 增产效果不如高畦覆盖明显。
二、地膜覆盖的效应
(一)对环境条件的影响
1. 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 提高膜下土壤温度。 • 保持土壤湿度。 • 改良土壤性状。 • 提高土壤肥力及肥料利用率。 • 防止地表盐分聚集。
一、地膜覆盖的方式
⒈ 高畦覆盖 平地起垄后,合并两垄作成高畦,
待平整畦面之后再进行覆膜。常用的适 宜规格是:畦高10~12cm,畦面宽65 ~70cm,畦底宽100 cm。
•优点 具有保温、保湿效果好,增温
快,增产显著,适于机械化作业等。
•缺点 灌水、施肥较难,渗水不充分,
容易出现畦心干及中后期脱肥、作物早衰 等问题。
国内厂家生产的杀草膜采用的除草剂主要有:①扑 草净 主要用于水稻、花生、玉米及果树,但对黄瓜甜 椒、豆类、西红柿等有药害,忌用。 ②除草醚、敌草 隆、除草剂1号 可用于茄子、黄瓜、西红柿等蔬菜。
光解膜
在吹塑过程中混入一定量的“促老化 材料”制成地膜。这种地膜经过一定时间 (40、60、80天)后,能自行老化降解破 碎成小块,进一步降解成粉末掺混于土壤 中,不造成污染,对土壤结构无不良影响 。
三、地膜的种类
1

LDPE ❖
HDPE ❖
LLDPE ❖
线
乙线 乙低 (度普


烯性 烯压 聚通

与 )地低 )地高 乙高 高 膜密 膜密 )烯压
透 明

(度 (度 地低



聚 膜密

⒉ 有色膜
根据不同染料对太阳光谱有不同的反 射与吸收规律,以及对作物、害虫有不同 影响的原理,人们在地膜原料中加入各种 颜色的染料,制成有色地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