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概论第一章
哲学在回答了世界存在的本质是什么的问 题之后,还必须回答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 由此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观点 凡是认为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是普遍 联系的,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就是辩证 法的观点。 `````` 凡是认为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是各自 孤立的、静止不动的或者只有机械的位置移 动、简单的数量增加,就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学
一、哲学是改造 世界实现社会变 革的锐利武器
二、哲学是生活的 学问
三、哲学是思维的艺术
一、哲学是改变人类命运实现社会变革的锐器
哲学虽然不能直接改造世界,但哲 学能够改变人,而人又能够改变世 界。 德国诗人海涅:一位教授在书房里 孕育出来的哲学观念可能会毁灭一 种文明。 法国拿破仑:大炮摧毁了 封建制度,墨水则正在摧毁 现代制度。
第 一 节
学
二.哲学发展的历程
1.古代哲学
2.近代哲学
3.现代哲学
第 一 节
1、古代哲学
苏格拉底:“认识自己是认识世界 的奠基石”。 二.哲学发展的历程 柏拉图:“学哲学就是爱智 慧,追求智慧,从而掌握智慧”。 什 亚里斯多德:“吾爱吾师,吾更爱 么 真理”。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是 老子:“无为而不为是为也”。 哲
理想-流沙河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 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 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 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 理想如珍珠,一颗缀连着一颗, 贯古今,串未来,莹莹光无尽。 美丽的珍珠链,历史的脊梁骨, 古照今,今照来,先辈照子孙。
理发师悖论---哲学案例
圣诞节将近,理发师亨利业务过于繁忙。他在店 门口贴出了一张告示:“本店由于人手不够,即 日起只给而且一定给村里那些不给自己刮胡子的 人刮胡子。”告示贴出后,紧张情况有所缓解。 一天晚上,他发现自己的胡子也长长了,就决定 给自己刮胡子。正当一切准备就绪,他的八岁的 儿子小亨利突然跑到门口,揭下告示给爸爸看, 并说:“你不能给自己刮胡子,因为告示上说, 你只给而且一定给村里那些不给自己刮胡子的人 刮胡子,如果你现在自己给自己刮胡子的话,那 么你就属于给自己刮胡子的哪一类人,按照告示 上的规定,你是不能给这些人—包括你自己刮胡子 的。”
耳边又想起母亲的叮咛
大学联考的时候作文题目 我的志愿是什么? 回想报名时候心里毫无选择 志愿填了几十个 慢慢慢慢长大以后 认识的人愈来愈多 慢慢慢慢我才知道 每个人都差不多
慢慢慢慢你会知道
哲学作为人类的最高智慧,是人类思维能 力的表现和产物,是人类思维发展的艺术。 柏拉图的辩证法启迪了海森伯的物理学思 想;古印度的辩证法思想对薛定谔在量子力 学上的贡献功不可没;亚里士多德著名的 “整体大于它的各部分之和”的原理为贝塔 朗菲创立一般系统论提供思想渊源。马列主 `````` 义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影响深 远。 学习哲学,是人们汲取智慧的最佳所在和 训练理论思维能力的根本途径。
成功与失败的最大分野,就是来自 不同的习惯。好习惯是开启成功的钥匙, 坏习惯则是一扇向失败开启的门。我的 行为受到品味、情感、偏见、欲望、爱、 恐惧、环境和习惯的影响,其中最厉害 的就是习惯。 因此,如果我必须受习惯 ``````
的支配的话,那就让我受好习惯的支配。 我首先要做的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全心全意去实行。
二、哲学是生活的学问
黑格尔: “哲学本身正是人的精神 的故乡。没有哲学,人便失去精神 的依归,失去灵魂的庇护之所。人 的灵魂得不到安顿,就会在喧嚣的 世俗中迷失自我”。 哲学即人生。只要人类存 在,就不可能没有哲学。不 同的哲学思考决定了不同的 人生态度。
哲学引导人们从世俗的和琐碎的事务中超 脱出来,从有限中体悟无限,从渺小中领略 伟大,使人站的高些,想得开些,去思考宇 宙、社会乃至人生的大问题和大道理,并作 为自己安身立命的原则。 哲学所追求的是最高的人性智 慧,是从最深层上寻求人的生命 活动的根据和价值。 苏格拉底:“如果我比人们知道 的更多一点的话,那就是我知道自 己的无知”。
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 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 而更多的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 寂寥里的欢笑,欢笑里的酸辛。 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 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 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 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世界上总有人抛弃了理想, 理想却从来不抛弃任何人。 给罪人新生,理想是还魂的仙草; 唤浪子是哲学 第二节 哲学的功能
第三节 哲学的主要派别和 基本问题
第一节 什么是哲学
思想可以使天堂变成地狱, 也可以使地狱变成天堂。
(法)维克多· 雨果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 和总结。 —《现代汉语词典》 一.哲学的概念 何为世界观?世界观,也 什 叫宇宙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 么 (包括自然、社会和思维)的 是 总的看法。世界观是人们在长 哲 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中国古代,哲学备受统治者重视,一直在 政治统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儒家学说中的 对人的教化始终被看做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管 理手段。自西汉时期形成的“三纲五常”, 在中国近两千年的中成为实际的人际关系规 范.对维护封建社会的稳定起到了极其重要的 作用。 毛泽东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革命的面目从此焕然一新。
理发师悖论---哲学案例 亨利想了想,觉得儿子说的有道理,不能 破坏自己立的规定,就决定不刮了。正当他 解脖子上的毛巾时,儿子又说话了:“等一 等,爸爸,你也不能不给自己刮呀。因为你 不给自己刮胡子的话,你就又属于不给自己 刮胡子的那类人中的一个,按照你自己的规 定,你是应该给他们刮的,也就是说,如果 你不给自己刮胡子的话,你也破坏了自己的 规定。”亨利张口结舌,进退两难,他没有 想到,自己做的规定竟作弄了自己,无论自 己给不给自己刮胡子,都得破坏自己的规定。
很小的时候,爸爸曾经问我
你长大后要做什么?
我一手拿着玩具一手拿着糖果
我长大后要做总统
六年级的时候老师也曾问 你长大后要做什么 爱迪生的故事最让我佩服 我长大后要做科学家
慢慢慢慢长大以后 认识的人愈来愈多 慢慢慢慢我才知道 总统只能有一个 慢慢慢慢我才知道 科学家也不太多 中学的时候作文的题目 你的志愿是什么?
1、什么是哲学?结合你的生活和学习, 举例说明学习哲学对你有何启迪?
2.为什么说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哲学的基本问题?列出本章中出现的哲 学家并作简介。
3、何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谢谢各位同学!
谢谢大家!
人文社会科学概论
绪 论 第一章 哲学:智慧的探索 第二章 宗教学:神圣之域的理性探知 第三章 伦理学:求善之学 第四章 心理学:思想和行为的认识之路 第五章 文学:灵魂的苦旅 第六章 美学:人类生命的诗化阐释 第七章 历史学:时空中的生命观照 第八章 政治学:道恰政治,泽润生民之学 第九章 经济学:经世济民之学 第十章 法学:正义与权力之学 第十一章 社会学:治乱兴衰之学 第十二章 管理学: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第十三章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第十四章 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
学
第 一 节
2、近代哲学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黑格尔:“哲学的认识方式只是一 二.哲学发展的历程 种反思”。 马克思、恩格斯: 什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么 孙中山: 是 三民主义。
哲 学
第 一 节
3、现代哲学
俄国: 列宁主义;修正主义等。 二.哲学发展的历程 法国: 萨特:“行动吧!人在行动中就形 什 成了自己”。 么 中国: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哲
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 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 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 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着生活; 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 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 理想使你头白仍然天真。
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 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 理想既是一种获得, 理想又是一种牺牲。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二、哲学的主要派别
哲学研究对象是人与世界的关系,而人与世界关 系最本质的方面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因此思维 和存在,即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 题。 恩格斯:“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 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其内容 包含有二:一是何为第一性;二是思维如何认识存 在的问题。 `````` 从哲学本性看,人与世界的关系独一无二。 从历史角度看,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 学发展的全部历程。 从现实角度看,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仍然是解 决人类社会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理想被玷污了,不必怨恨, 那是妖魔在考验你的坚贞; 理想被扒窃了,不必哭泣, 快去找回来,以后要当心!
英雄失去理想,蜕作庸人, 可厌地夸耀着当年的功勋; 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生, 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
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 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阴。 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对哲学基本问题谁是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 回答,就形成了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唯 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凡是断定存在、物质是第一性的,是世界 的本源,就属于唯物主义。 凡是认为思维、精神、意识是第一性的, 是世界的本源,就属于唯心主义。 `````` 唯物主义有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两种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