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舍戏剧的艺术特色摘要:在我国的文坛之中老舍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我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老舍的作品由于具有着浓重的舞台意识观念,其所有作品在写作时都将事件的发生地点进行了集中,这导致老舍的文学作品极为适合通过舞台戏剧的方式展现,所以老舍的作品多被认为是剧本。
老舍的作品多为戏剧促使在文坛之中将老舍先生称为话剧“人民艺术家”。
老舍的戏剧从老舍先生在文坛中的称呼就可知具有这浓重的基层特色,其作品应所在展现普通的人民群众的生活,将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进行了艺术加工,从而形成了老舍的作品。
本文主要介绍了老舍的生平与作品,并结合老舍的生平系统的分析了老舍所有戏剧作品的总体艺术特点,然后结合了老舍作品中较为著名的《茶馆》《龙须沟》两部作品具体的分析了老舍戏剧的艺术特色,分别从戏剧冲突、人物塑造、戏剧结构、语言特色这四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解析,以期对老舍的戏剧特色进行概括总结。
关键词:老舍;戏剧作品;艺术特色;《茶馆》;《龙须沟》目录:一、老舍简介 (3)(一)老舍生平简介 (3)(二)老舍作品简介 (3)二、老舍全部的戏剧作品特色分析 (4)(一)老舍戏剧作品鼓动目的 (4)(二)老舍戏剧作品间隔时间短 (4)(三)老舍戏剧作品具有舞台意识 (5)三、老舍戏剧艺术特色具体分析 (5)(一)老舍戏剧冲突特色分析 (6)1. 随情节发展展现戏剧冲突 (6)2.从小人物冲突展现社会冲突 (6)(二)老舍戏剧人物塑造特色分析 (7)1. 人物具有独一无二的性格特色 (7)2.人物性格来源于生活 (7)3.人物的塑造具有两面性 (8)(三)老舍戏剧结构特色分析 (8)1.地点相同,时间不同 (8)2.缺少中心事件 (9)(四)老舍戏剧语言特色分析 (9)1. 语言简洁且性格鲜明 (9)2. 多口语化对白 (9)3. 语言幽默风趣 (10)4. 语言具有浓重的北京当地特色 (10)参考文献: (11)一、老舍简介(一)老舍生平简介老舍出生于1899年的北京,其出身为当时的满洲正红旗。
老舍的我国著名的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
老舍身为八旗子弟出身,其身份在出生时相对较高,属于当时我国的清政府统治阶层后代,其父为当时的京城护军,按照老舍的出身本应一生无忧,但由于其出生在满洲的晚期,其一生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在老舍出生的次年老舍父亲与八国联军侵华中丧生,随后中国进入了动荡时期,老舍在经历了清政府倒台、军阀割据、日军侵华等动荡后带家人投身抗日活动,在文学方面通过自身的不懈创作为抗日活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抗日战争中老舍有着较为突出的贡献,在新中国成立后在我国担任多个与文化有关的职位,但由于其出身问题在文革中遭受到了严重的迫害,最后在经过多次的批判后在太平湖自缢身亡,当时享年六十七岁。
后期在文革结束后老舍被平反,与1978年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老舍的一生充满了忐忑,其满洲正红旗的出身在清政府灭亡后面临着极大的自我矛盾,老舍一生的经历为其文学创作提供了远远不断的灵感。
在老舍成年懂事后清政府已经灭亡,但老舍的出身对其在生活中还是有着影响,这导致老舍希望通过某种途径来挣脱自身的枷锁,于是在亲身经历过第一次革命战争后,老舍立身与真实生活来时投身到文学上的革命斗争之中,通过对北京基层贫困人民的生活进行展现创作出多部作品。
(二)老舍作品简介老舍的第一步文学作品是创作于1918年的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老舍在创作这部作品上的灵感来源主要是自身的生活,在这部作品中老舍以独自养育自己成人的母亲为经典形象,在作品中讲述了母亲会洗三、刮痧、剃头等,描写出一位吃苦耐劳的母亲形象。
老舍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这部作品创作与1939年的北平。
这时已经成立民国将北京更名为北平,在这部作品中老舍通过对人力车夫祥子为主要线索,展现了北京基层民众的生活。
在《骆驼祥子》这部作品中体现了一定的反抗思想,并通过祥子这一代表人物的反抗展现了个人奋斗是必将失败的。
在新中国成立后,老舍有创作了经典的戏剧作品《龙须沟》在剧中通过普通的人民群众生活歌颂了共产党。
随后老舍有创作了《茶馆》,甚至有这部作品形成了“茶馆派”,在《茶馆》这部作品中老舍结合了北京中下层群众进行了创作。
二、老舍全部的戏剧作品特色分析(一)老舍戏剧作品鼓动目的在老舍的戏剧作品中具有着明显的鼓动群众思想与观念的目的。
老舍的作品都有着明确的教育意义,在观看完老舍的戏剧作品后会明确的理解老舍所希望被观众了解到具有教育意义的观念。
如在《龙须沟》中就明确的会让观众通过几个基层群众的人物性格及人物关系,体现到老舍对执政党的歌颂,教育观众应支持政府的统治。
老舍作品这种明确的鼓动目的主要是受到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与作品需求的影响。
老舍的作品多创作于动荡时期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当时的人民受到了多年的封建统治思想观念、资本主义观念与马克思观念的多重冲击,并且在当时的人民群众所熟悉的封建观念已不再适应,群众对资本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思想观念都未太熟悉,且这两种观念的传播时间都相对较短,这种现状导致了当时人民在思想上处于迷茫时期,人民群众需要有人基于其明确的观念引导。
老舍在创作戏剧作品时考虑到当时的人民群众思想需求,作品在创作中就展现了明确的鼓动目的,希望通过这种明确的鼓动目的来教育观众。
老舍戏剧作品鼓动目的也造成了老舍戏剧具有了广泛的传播性的戏剧特色。
(二)老舍戏剧作品间隔时间短老舍的戏剧作品在创作时间上的间隔十分短暂,其作品属于短期创作的高产产品。
在老舍的作品中仅有较少的长篇戏剧作品,主要的作品多为中短篇戏剧作品。
老舍在戏剧作品创作时基本保持着七八月创作一篇的效率,在当时的作品创作绝对属于高效创作。
老舍在进行戏剧作品创作时曾公开表示“我等不得,我急”,甚至为了缩短戏剧作品是创作时间在投入战争前放弃了两部长篇作品。
老舍在戏剧创作时尽量缩短时间主要是受当时的需要影响造成的,在战争时期文学上的革命人士相对较少,基本在文学上的战场上仅有几名较为著名的文坛工作者在奋斗着,如鲁迅、老舍等。
在文坛上的革命文学工作者较少,文学革命又必须在发表上保持着一定的发表频率,以此来保证高强度的文学宣传性,这种情况就导致未来保证作品思想的有效传播老舍先生必须多创作一些篇幅较小的作品,并保持着较高密度的戏剧创作频率。
老舍戏剧作品适应了文学创作的需求,在戏剧创作时间隔的时间十分短暂。
所有戏剧作品的创作时间短是老舍戏剧作品的特色。
(三)老舍戏剧作品具有舞台意识老舍的作品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将作品从小说可以转换为戏剧,而老舍在创作发表时多数作品以小说的形式进行发表,在小说完成后又将小说转化为戏剧作品。
如老舍先生极具代表性的《四世同堂》在早期鲁迅作品发表的就是小说,但后期转化为了剧本。
小说到剧本的转换就要求小说在创作时最好具有一定的舞台意识,这样才能将作品搬上戏剧舞台。
老舍作品在创作时就有着一定的舞台意识,将作品立足于人民群众观看的基础上,在创作过程中尽量保持了作品在地点上的一致。
如老舍是作品《四世同堂》《茶馆》《龙须沟》这三部作品在地点上都基本一致,展现的都是不同时间段的同一地点的不同事件。
而且老舍在创作上较少有心理描写,多数都是对在直接通过人物的对话与动作展现人物独特的人物性格。
这种通过对话与动作塑造人物的方法也是老舍作品舞台意识的体现。
现在的老舍作品以大部分搬上了戏剧舞台成为了戏剧作品,且在展现时极少进行戏剧化的改编,这主要就是由于老舍作品具有着浓重的舞台意识特征。
三、老舍戏剧艺术特色具体分析在老舍的戏剧作品中《茶馆》《龙须沟》这两部作品是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本文主要分析了这两部作品的艺术特色,具体分析了老舍戏剧艺术作品特色。
本文在分别从戏剧冲突、人物塑造、戏剧结构与语言特色这四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
(一)老舍戏剧冲突特色分析1. 随情节发展展现戏剧冲突在戏剧创作中必须要含有戏剧冲突,戏剧冲突是事件发展的基本条件。
在戏剧中戏剧冲突有些是在戏剧开场就展现的,有些则是随着情节的发展来体现戏剧冲突的。
开场就展现的戏剧冲突就像《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在戏剧开场就表明了戏剧的冲突,也就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两人所处的家族有着世仇。
而随着情节发展而体现的戏剧冲突则是随着情节的变化会发生戏剧冲突的变化,这种戏剧冲突展现的时间或地点跨度要相对较大。
在老舍的戏剧作品中其戏剧冲突都是随着情节发展而展现的,且展现的戏剧冲突十分含蓄内敛并不激烈。
2.从小人物冲突展现社会冲突老舍的戏剧作品描述的多是小人物的生活,即便在作品中出现统治阶级也是一些基层的官差、太监等小人物。
由于老舍的戏剧作品中展现的人物都是小人物,这就决定了老舍的戏剧冲突都是围绕在这些小人物为展开的,但老舍在展现这些小人物间家长里短的冲突过程中又会通过小人物间冲突的悲剧性展现整个社会的冲突。
如在《茶馆》中展现的是裕泰茶馆内的各不同立场、不同身份的小人物间的冲突,而这些小人物在发生冲突的过程中又通过这些小人物映射了社会上的不同阶层,通过他们的对话与冲突暗中映射了社会冲突。
在《茶馆》中的庞太监与秦仲义分别代表着在维新革命中的守旧派与维新派。
庞太监就是封建的守旧派代表,所以在设定庞太监的身份时将之设定为同慈禧太后利益相同的基层太监形象。
秦仲义则是维新派的代表,在设定时将之设定为新兴资本家代表。
他们两个基层小人物在茶馆中的冲突就是两个不同派别的社会冲突缩影,在戏剧中两人围绕谭嗣同的事件代表各自的势力进行斗嘴,并通过对两人的对话设置,反映出在社会上维新变法后社会的总体发展趋势。
《龙须沟》这部剧本中更是典型的通过小人物与龙须沟的冲突展现了社会的冲突,在该剧中龙须沟与龙须沟四合院的基层群众冲突变化,暗自体现了随着统治政府的变化对人民群众造成的改变。
在老舍的戏剧作品中经常会通过小人物的变化展现当时的社会冲突变化。
(二)老舍戏剧人物塑造特色分析1. 人物具有独一无二的性格特色在老舍的戏剧作品中人物都是十分独特的,在他的戏剧作品中人去都具有这独一无二的性特特色,并针对人物的性格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在老舍的作品中人物性特塑造最为成功的就是《龙须沟》中的人物形象,在龙须沟中的包括了大杂院内的四家人,这些人物都有着自己鲜明的性格特点。
如《龙须沟》内的程疯子形象,他典型就是一个基层的受挫小人物形象,程疯子在戏剧作品中是一个十分胆小逃避现实的人,但同时又是一个满怀梦想的人。
程分析渴望着自己过去从事的艺人饭碗,在面对恶势力时又由于没有屈服而切实了养家糊口的饭碗,从此他被靠着妻子养活,但仍无法丢失自己的傲骨,以此在遇到流氓必须要保护妻子时他选择了被打。
这种人物性格是十分独特的,只有经历过程疯子这种完全一样的经历的人才会出现这种人物性格,但人物遭遇由于选择的不同经历就会不同,从而造成人物性格上的差异,以此造就了程疯子独一无二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