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职业女性生活质量报告
2月28日,“2005中国女性生活质量报告(大中城市职业女性篇)”在北京发布。这是我国第一份多层面、多角度反映中国女性生活质量状况的调查报告,它的发布,填补了以往对中国女性生活质量缺乏单独研究和评估的空白。其中关于女性幸福感指标的调查尚属国内首次,其中按照城际差异划分,哈尔滨女性的幸福感最强,最低的是西安女性。调查还发现已婚女性的幸福感最高,并且学历越高的女性幸福感越强。
这次调查数据的得出是2005年年底,为了了解城市女性的生活质量,全国妇联华坤女性生活调查中心和中国妇女杂志社开展了一项名为“中国妇女生活质量问卷调查”的活动。
本次调查涉及的内容包括了“工作状况”、“心理和身体健康状况”、“社会保障”、“婚姻家庭”、“业余生活”、“居住环境”、“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消费状况”、“幸福感”以及“高质量的生活要素”等十个方面。
本次调查在北京、上海、广州、长沙、成都、南宁、哈尔滨和西安8个中心城市展开,主要对象为成年职业女性(包括退休女职工),发放问卷102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1002份,其中北京150份、上海150份、广州150份、长沙150份、成都102份、南宁100份、哈尔滨100份、西安100份,回收率为%。
2005中国女性生活质量全面分析如下:
一、工作状况: 女性传媒工作时间最长价值体验最高 (一)上班的交通条件
1、公共交通工具是职业女性上下班的首选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公交车、地铁是城市职业女性每天上下班的主要交通工具,占%,其次是自行车,占%,排在第三位的是单位班车,占%,另外,还有%的女性每天乘坐私车或专车上下班,通过走路或其他方式上下班的占%。
2、城际差异——北京职业女性花在上班路上的时间最长
交叉分析表明,北京职业女性每 天花费在上班路上的时间最多,平均为分钟,其次是广州女性,平均为分钟,时间最短的是长沙和南宁女性,花在路上的平均时间为分钟和分钟。
(二)每天的工作时间
1、大多数女性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内
调查结果显示,%的城市职业女性每天的工作时间在法定的8小时以内,超过8小时的只占%。此外,在问到“你在节假日是否经常加班”时,回答“偶尔加班”的占%,回答“经常加班”的占%。
2、职业差异——“传媒工作者”每天工作的时间最长
交叉分析表明,在平均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的女性中,“传媒工作者”的时间最长,平均每天工作小时,其次是“商业服务业工作者”,为小时,排在第三位的是“IT、信息产业工作者”,为小时。 (三)工作价值的体现
1、大多数女性认为工作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调查数据显示,%的城市职业女性认为从事的工作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自己的价值,其中认为工作“完全能够”和“能体现大部分价值”的占%,认为“多少能体现一点”价值的占%,只有%的女性觉得工作完全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可以看出,大多数女性可以从工作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而且,比较善于从工作中寻找自身的价值,看到积极的一面。
2、职业差异——从事“传媒”和“教育工作”的女性工作价值体验最高
通过比较发现,从事“传媒工作”的女性的工作价值体验最高,其中有%的女性觉得工作能“完全” 或“大部分”体现自己的价值,其次是“教育工作者”,接着是“卫生医疗工作者”,工作价值感最低的是“商业服务人员”。
(四)工作压力感受
1、绝大多数职业女性感受到工作压力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的职业女性都感受到不同程度的工作压力,其中觉得工作压力“很大”的占%,觉得“比较大” 的占%,觉得完全没有压力的只占%。
2、年龄差异——31-40岁职业女性的工作压力相对最高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处于31-40岁这一年龄段的女性,感觉自己的工作压力很大或比较大的占%,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的女性。 3、学历差异——高学历女性比低学历女性更易感到工作压力
分析学历对工作压力感受的影响后发现,随着女性学历的增加,工作压力也呈现出增加的趋势。调查数据显示,教育程度为“初中或以下”的女性中,觉得工作压力很大或比较大的只占%;在“高中”、 “大专”和“本科”教育程度的女性中,此项数据相差不大,分别为%、%和%;而“本科以上”学历的女性中,有这种感受的占%,远远高于其他学历的女性。
4、职业差异——从事“传媒工作”的女性工作压力最大
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参加本次调查的不同职业的女性中,“传媒工作者”的工作压力最大,其中有%的女性感到自己的工作压力“很大”或“比较大”;其次是“医疗卫生工作者”,有这种感受的占%;接着是“教育工作者”,有这种感受的占%;排在第四位的是“金融、保险工作者”,有这种感受的占%。
(五)对工作的满意度
我们用5级量表的方法对女性工作满意度赋值求取结果,即5分表示“非常满意”,4分表示“比较满意”,3分表示“一般”,2分表示“比较不满意”,1分表示“非常不满意” (报告其它部分使用的5级量表赋值方法均采用类似的方法)。本次调查中,职业女性目前对自己工作的总体满意度是分,高于“一般”而较接近“比较满意”的水平。如果使用粗略估算法,将对于目前工作状态表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群体归为较高满意度群体,表示“一般”的群体归为中间群体,表示“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群体归为较低满意度群体(报告其它部分使用的粗略估算法均采用类似的归并方法),则城市女性中较高满意度、中间、较低满意度群体分别为%、%和%,从整体上看,城市女性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比较高。
二、心理和身体健康状况:城市女性睡眠质量普遍不高
(一)心理健康状况
1、“工作压力大”是致使女性情绪低落的第一原因
情绪是反映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本次调查中,有78%的女性“偶尔”有情绪低落的感觉,而“经常” 情绪低落的只占%。这说明,大多数女性的低落情绪只是暂时性的,较容易通过及或自我调适或适当的心理疏导来予以消除。
调查显示,“工作压力大”是致使女性情绪低落的第一原因,占%。其次是“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得不到实现”和“与自己的劳动付出相比,收入太低”,各占13%,%的女性觉得“生活太平淡”。
通过比较发现,未婚女性和已婚女性情绪低落的第一原因均为“工作压力大”,而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的原因则有所不同,前者分别是“生活太平淡”和“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得不到实现”,各占%和%,后者则是“与自己的劳动付出相比,收入太低”和“孩子不听话”,分别占%和%。
2、年龄差异——61-70岁的老年女性比其他年龄段女性更常情绪低落
从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61-70岁的老年女性经常感到情绪低落的占%,明显高于他年龄段的女性,其次是20-30岁和31-40岁这两个年龄段的女性,分别为%和%,41-50岁经常感到情绪低落的占%,最少的是51-60岁的女性,只有%。我国目前已经迈入老龄化社会,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老年人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应该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二)睡眠时间和质量
1、女性睡眠质量普遍不高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女性平均睡眠时间为个小时。认为自己的睡眠质量“非常好” 的女性只占%,%女性都表示自己的睡眠质量“一般”,还有%的女性会偶尔失眠或经常失眠。
2、年龄差异——20-30岁的女性每天睡眠时间最长、质量最好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20-30岁的女性每天的睡眠时间最长,平均为小时,每天睡眠时间最短的是51-60岁的女性,平均为小时。
调查结果显示,20-30岁的女性睡眠质量相对比较好,认为自己睡眠质量“非常好”的占%,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女性。
(三)健身周期和场所
1、“免费公共设施”和“家中”是女性健身场所的首选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女性整体健身意识比较强,%的女性会不定期的进行锻炼。至于锻炼的场合选择,则以不花钱或少花钱为原则。其中,在“免费公共设施” 健身的女性占%,在“家中” 健身的女性占%,只有%的女性则会到有专业指导的收费场所健身。有意思的是,到收费场所健身的女性30-40岁年龄段的居多,占34%。
2、年龄越低,健身意识也越低
调查结果显示,61-70岁的女性健身周期最短、热情最高,平均每天健身一次, 51-60岁的女性平均每天健身一次,41-50岁的女性平均每天健身一次,31-40岁的女性平均每天健身一次,而20-30岁的女性平均每天才健身一次,可以看出,年龄越低,健身意识也越低。
(四)对体检的重视
1、女性对体检的重视不够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女性对于最能及时发现健康问题的体检明显不够重视,每半年检查一次身体的女性占%;每年一次的占%;两年一次的占%;三年一次的占%;四年一次的占%;另外,还有%的女性四年以上才检查一次身体。
2、职业差异——“ 窗体顶端公务员”和“企事业管理人员”每年都体检的人最高
参加本次调查的女性中,“公务员”中每年体检一次的占65%,比例最高,其次是“企事业管理人员”,占47%,比例最低的是“IT、信息产业工作者”,其中每年体检一次的仅占7%。
三、获得社会保障的情况: 全部享受法定四险的女性比例不高 1、能全部享受法定“四险”的女性比例不高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参加调查的%的女性享受单位提供的住房公积金或补贴,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和公费医疗的占%,%的女性享受生育保险,%的女性享受单位提 供的养老保险,%的女性享受失业保险,但同时享受国家法定的“四险”待遇即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只占%。
2、职业差异——“公务员”享受公费医疗的比例最高
通过比较分析,参加本次调查、享受公费医疗的女性中,“公务员”的比例最高,占%,其次是“教育工作者”,排在第三和第四位是“传媒工作者”和“企事业管理者”。
四、婚姻家庭:31到40岁的女性婚姻幸福感最强
(一)对婚姻的感受
1、多数女性对婚姻的评价是“幸福”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已婚女性对婚姻的评价比较正面、积极, %的女性用“幸福”来评价自己的婚姻,%的女性认为自己和丈夫的关系是“相敬如宾”,%的女性对婚姻的感受是“平淡”,而以“冷漠”和“痛苦”来形容自己婚姻的均只占%。
2、年龄差异——31-40岁的女性婚姻幸福感最强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31-40岁的女性中,用“幸福” 来评价自己婚姻的占%,明显比其他年龄段女性高,其次是41-50岁的女性,占%,第三是61-70岁的女性,有%,接下来是20-30岁的女性,有%,最后是51-60岁的女性,认为自己婚姻幸福的只有%。
3、学历差异——高学历女性比低学历女性更易感受婚姻的幸福
在分析学历对婚姻感受的影响时发现,随着女性学历的增加,感觉婚姻幸福的女性比例也越大,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为“初中或以下”、“高中或中专”、“本科” 和“ 本科以上”的女性认为自己婚姻幸福的比例分别为%、%,%和%,呈现出幸福感上升的趋势。
(二)与丈夫的关系
1、对丈夫的信任度和亲密感
对丈夫的信任感和亲密度是家庭和谐的一个衡量指标,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问题时,%的已婚女性会首先向丈夫寻求帮助。除此之外,有% 的会“自己想办法”,向父母和朋友求助的各占%和%。可以看出,不少成家后的女性将丈夫当成自己求助的首选对象,表明她们对丈夫的信任和依赖程度远远超过了对父母和对朋友。
2、与丈夫的共同兴趣和爱好
夫妻间的共同语言和兴趣是维护幸福、稳定婚姻的一个重要基础。本次调查数据显示,%的妻子与丈夫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只有%的妻子与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