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商事争议解决

国际商事争议解决


七、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
(一)《纽约公约》的规定
执行地中级人民法院审查 对于外国仲裁裁决,应按照《纽约公约》的规定审查。 (二)我国的规定 执行地中级人民法院审查
对于我国的涉外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同上述撤销涉 外仲裁裁决的理由(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 纽约公约拒绝承认与执行仲裁裁决的理由(需要当事 人提交证据证明): • 1、仲裁协议当事人依准据法无行为能力,或没有指明 准据法时,依裁决地国的法律无行为能力 • 2、一方当事人未接获关于指派仲裁员或仲裁程序之适 当通知,或因其他原因导致未能申辩 • 3、裁决事项超越仲裁协议授权 • 4、仲裁庭的组成或仲裁程序与仲裁协议不符,或者没 有仲裁协议规定而与裁决地国法律不符 • 5、裁决尚无拘束力,或已被裁决地所在国或裁决所依 据法律之国家之主管机关撤销或停止执行 • 还有下面两种情况,不需要当事人提出请求,执行国 主管机关可以主动认定不予承认与执行: • 6、依该国法律,争议事项不能以仲裁解决 • 7、承认或执行裁决有违该国公共政策。
• 一、协商 • 协商也就是谈判,即在自愿的基础上,双方当 事人直接进行磋商,自行达成和解协议,从而 解决争议的方式。 • 其实质,是用一个新的合同(和解协议)取代 了一个旧的合同。 • 优点:1、节约费用;2、有利于双方的友好关 系;3、保守商业秘密;4、有利于双方自动执 行该和解协议。
• 但是作为一种自愿解决争议的方式,其达成的 和解协议不具有强制执行力。 • 二、调解 • 与协商不同的是调解有第三方加入。但是达成 的和解协议的性质与协商是一样的,都不具有 强制执行力。 • 临时调解与专门机构调解 • 目前许多商会或仲裁协会都有专门的调解机构, 与仲裁程序分开,专门制定一套调解规则。
• 仲裁调解和法院调解 • 依照我国法律,在仲裁中或诉讼中也可 以调解。在仲裁中或诉讼中的调解,如 果仲裁庭或者法庭依据调解后双方的和 解协议制作了调解书或裁决书,则具有 法律约束力(调解书需要双方签收), 可以强制执行。
第二节 国际商事仲裁
一、国际商事仲裁概述
(一)国际商事仲裁的基本概念。 (二)仲裁与协商调解的区别 (三)仲裁与诉讼的区别 (四)仲裁的性质
第三节
一、管辖权问题 一般管辖
国际民事诉讼
国际民事诉讼中的主要问题:
特殊地域管辖
专属管辖 协议管辖 推定管辖 各国法院管辖权的冲突
二、域外送达的问题 三、域外取证 域外送达域外取证的主要方式、面临的障碍以及在这 方面的国际司法协助问题。 四、判决的承认与执行
韩国某轮船有限公司与中国S省D市一贸易公司签定 一份运输合同,将一批货物从中国D市运往韩国F市。双 方在合同中约定,争议由韩国某法院管辖。后双方因合 同履行问题产生争议,中国一方当事人以韩国一方当事 人为被告,向中国S省D海事法院提起诉讼。 D海事法院受理此案,被告方在答辩中对管辖权提 出异议,声明根据合同中的约定,此案应由韩国法院管 辖。D海事法院经审理作出裁定,驳回被告异议。被告于 是向中国S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重申双方对管辖权 的约定。 S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后裁定,根据中国国际私法规 定,涉外合同当事人可以用书面协议选择与争议有实质 联系的地点的法院管辖,故此案应依据当事人在合同中 的约定,由韩国法院实行管辖。
从本质上看,仲裁仍然是一种自愿解决争议的方式。 具有明显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约性。
(四)国际商事仲裁的种类 1、临时仲裁(ad hoc arbitration) 临时仲裁是指不同过常设仲裁机构的协助,直接由 双方当事人指定的仲裁员自行组成仲裁庭进行仲裁。临 时仲裁庭处理完争议案件即自动解散。 2、机构仲裁(institutional arbitration) 机构仲裁是指由常设仲裁机构进行的仲裁。常设仲 裁机构是指固定的、专门从事以仲裁方式解决争议的组 织,它制定有自己的组织章程和仲裁规则,设立有自己 的办事机构和行政管理制度。 (五)调整国际商事仲裁的法律规则 主要是《纽约公约》、各国国内仲裁立法以及各仲 裁机构的仲裁规则。
五、国际商事仲裁适用的法律 (一)仲裁程序的适用法律 1、仲裁适用的程序法与仲裁规则 2、仲裁程序法适用的范围
3、仲裁程序法的确定
一般是仲裁地法,但是有些国家也允许当事人自行 选择,但实践中这种情况很少。
(二)解决争议实体问题的适用法律
六、仲裁裁决及其效力 (一)仲裁裁决的含义 中间裁决、部分裁决、最终裁决、追加裁决 (二)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国籍” (三)作出仲裁裁决的方式 (四)仲裁裁决的效力及其异议
但对于涉外仲裁裁决,可撤销的理由较少(民事诉 讼法): (1)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 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 (2)被申请人没有得到指定仲裁员或者进行仲裁程 序的通知,或者由于其他不属于被申请人负责的原因未 能陈述意见的; (3)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与仲裁规则不符 的; (4)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 构无权仲裁的。 (五)有权撤销仲裁裁决的法院 我国: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
四、仲裁庭的组成及其管辖权权限 (一)仲裁庭的组成 (二)仲裁员的资格 (三)仲裁庭的管辖权 应当严格依照仲裁协议的授权。
仲裁庭有权审理对于其本身管辖权的异议。
如果对于仲裁庭的管辖权问题,一方向人民法院起 诉,而另一方向仲裁庭申请审理,该由哪个机构审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认仲裁协议效力几个问题的 批复》规定:“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一方 当事人申请仲裁机构确认仲裁协议效力,另一方当事人 请求人民法院确认仲裁协议无效,如果仲裁机构先于人 民法院接受申请并已做出决定,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如 果仲裁机构接受申请后尚未做出决定,人民法院应予受 理,同时通知仲裁机构中止仲裁。” (四)仲裁庭的权利和义务
二、国际商事仲裁机构及其作用
(一)常设仲裁机构的职能
(二)主要的著名常设仲裁机构 三、国际商事仲裁协议 (一)仲裁协议的概念和特征 仲裁协议是指双方当事人愿意把他们之间将来发生 或者业已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的书面协议。仲裁协议是仲 裁制度的基石。 现有争议和将来争议。
将来争议提交仲裁各国都允许,但也有限制,即这 种将来的争议不能是泛泛的协议,必须与当事人之间的 特定法律关系相关联,而不能约定把他们之间“所有的” 可能发生的争议都提交仲裁。 (二)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表现方式及其主要内容 仲裁条款和仲裁协议书 仲裁协议的内容: 一般来说,仲裁协议应该包括以下重要内容:
3、胁迫订立的仲裁协议无效。
4、争议事项的可仲裁性(arbitrability)
(1)当事人不能自行处理或不能通过和解解决的争议不 允许提交仲裁 (2)关于民事身份、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离婚争议 等事项不能提交仲裁 (3)涉及到被认为属公共和社会利益的事项不能提交仲 裁
(四)仲裁条款的独立性
即合同的无效、解除、变更、终止,不影响其中仲裁条 款的效力。
(1)提交仲裁的事项
(2)仲裁地点和仲裁机构 (3)仲裁规则 (4)裁决的效力
我国仲裁法规定仲裁协议必须具备的内容:仲裁意 愿、仲裁机构、提交仲裁事项等。如果没有,双方当事 人可以协商补充,否则,该仲裁协议无效。 (三)有效仲裁协定的确定 1、仲裁协议的形式 唯一的要求就是书面。 2、当事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对于非涉外的仲裁裁决,我国规定能够撤销的理由 较多:
仲裁法五十八条:
(1)没有仲裁协议的; (2)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 员会无权仲裁的; (3)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 (4)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5)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6)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 枉法裁决行为的。
第十章 国际商事争议解决
• 第一节 国际商事争议及其解决方式概述
• 一、国际商事争议的概念和分类 • 争议含有国际因素。主体、客体、内容任何一 方面具有国际性。 • 争议限于商事上的私法争议。一般都是私人之 间的争议。 • 二、解决方式 • 协商、调解、国际商事仲裁、国际民事诉讼
第二节 协商和调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