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疱性药物与尿酸性肾病

发疱性药物与尿酸性肾病


6.抬高患肢 7.根据所用的化疗药物,进行热敷或冷敷, 或用六合丹、50%MgSO4湿敷 8.疼痛剧烈者可用2%利多卡因或2%普鲁卡 因局部封闭 9.若没有解毒剂可用2%普鲁卡因或2%利多 卡因2ml+NS5-10ml或用50-100mg氢可局部 注射
10.密切观察随访,外渗损伤溃疡一般 3—10天发生,观察时间不得少于10天 11.功能锻练:指导并鼓励患者进行合理 的屈肘、握拳、外展内旋运动,避免出 现关节强直、肌肉萎缩严重后果 12.出现严重的组织损伤或溃疡时,应考 虑手术切除 13.将渗漏及处理情况及时记录并报告医 生
• 刺激性药物:外渗后引起局部组织灼伤 或轻度炎症而无坏死的药物
• 非刺激性药物:外渗后不对组织产生不 良反应
发疱性化疗药物
氮芥 阿霉素 表-阿霉素 柔红霉素 吡 喃阿霉素 更生霉素 光辉霉素 放线菌素 丝裂霉素 长春新碱 长春花碱 长春地辛 长春瑞滨 多柔比星
一旦发现发疱性或刺激性化疗药物外 渗或怀疑有渗漏,均按外渗进行处理
3.用药护理:遵医嘱口服别嘌醇,以抑制尿酸形成。在化疗给药前后的 一段时间里遵医嘱给予利尿剂,及时稀释并排泄降解药物。注射药液 后,嘱病人半小时排1次,持续5小时,就寝前排尿1次。
对于发疱性药 物我们又该怎 么做
发疱性化疗药:常规实行中心静脉置管 应避免在患侧上肢进行化疗;上腔静脉阻塞综 合症的患者应避免在上肢进行化疗 ;一般不宜 采用下肢静脉,必要时行股静脉置管
三、化疗药外渗的处理原则:
停止
回抽
评估 解毒 封闭 冷敷 涂抹 抬高
• 1.立即停止药物注射,保留注射针头 • 2.回抽残留的药物,回抽的血及液体量 以3~5ml为宜 • 3.可选择 • 4.避免局部按压 • 5.在渗漏部位皮下多点注射相应的解毒 剂
尿酸性肾病
• 原因: 由于化疗,导致大量的白血细胞 被破坏,血清及尿液中尿酸水平明显升 高,尿酸结晶析出积聚于肾小管,从而 影响肾功能。
表现:
1.肾外表现:关节炎、痛风石、痛风结节、高脂血 症、高血压及心力衰竭等。 2.肾脏损害表现:水肿、蛋白尿、高血压、夜尿; 有肾结石者表现为腰痛、血尿或尿频、尿急、尿 痛和发热。
发疱性药物 尿酸性肾病
一. 概述
• 化疗是药物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 • 化疗的毒性反应 全身 静脉炎 局部 外渗
外渗是指化疗药物在输注过程中意外 地渗 出或渗浸到皮下组织 临床表现 红肿 疼痛 组织坏死 不良后果 外科清创、植皮、截肢,经济负 担 引起医疗纠纷、医疗事故
二、化疗药物刺激性分类
• 发疱性药物:外渗后可引起局部组织坏 死的药物,是必须高度警惕的一类药物
化疗期间,予以的护理:
1.病情观察:定期检查白细胞计数、血/尿尿酸含量以及尿沉渣检查,记 录24小时出入量,注意观察有无血尿或腰痛发生,一旦发生血尿, 应通知医生停止用药,同时检查肾功能。 2.供给充足的水分:鼓励病人多喝水(>3000ml/d),有利于尿酸和化 疗药降解产物的稀释和排泄,减少对泌尿系统的化学刺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