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林业技术人员初级专业知识

林业技术人员初级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1、林业生产所讲种子的涵义:植物学上的概念和林业生产上的概念植物学指根茎苗叶芽籽泣及果实林业生产上所讲的种子函义比较广泛概括地说风在林业生产上可利用作为播种材料的任何器官或其营养体的一部分,不论它由什么部分发育而来,也不论它在形态构造上简单或复杂只能作为繁殖后代的都统称为种子。

2、林木良种具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方面指优良品种而言,一方面指优质种子而言,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良种必须是优良品种的优质种子。

优良品种所具备的遗传特性,应该符合林业生产的要求,而优质种子则指各种林木的种子本身具有高度播种品质而言。

优质种子具备条件:1、纯净一致2、饱满完整3、健全无病虫4、生活力强3、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内在因素:花芽形成过程要消耗大量的碳素物质和氮素物质,并且碳、氮必须有一定的比例,蛋白质含量需占总氮量的70%以上,60%以下不能形成芽,所以良好的营养生长为转向生殖生长打好物质基础,树木的….花芽在分化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高能物质三磷酸腺甘ATP,核蛋白以及淀粉和糖类。

所以磷肥对提高花芽分化有重要作用,一般来说,在新梢内部,生长素和亦霉素处于高水平促进生长,抑制花芽分化,乙烯和细胞激素处于高水平时有利于花芽分化。

外在因素:生态因子光、热、水、养生产上的应用,种子园的疏伐以提高产量,干焊、高温导致花芽增多4、种子成熟分为:生理成熟、形态成熟、生理后熟5、种子休眠的类型:先天休眠、强迫、诱导3种类6、种子萌发分为:吸水膨胀的物理阶段、停滞萌动的生化阶段、胚根生长发育的生理阶段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必需因素为水分、温度、氧气,光照、二氧化碳浓度对种子有一定的影响7、种子催芽: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的措施称为种子催芽。

方法:浸种催芽、层种催芽、药齐催芽。

层积:分为低温、变温、高温层积8、种子品质检验的内容指应用科学、先进和标准的方法对种子样品的质量进行正确的分析测定,并判断其质量的优劣国,评定其种用价值。

种子品质是种子各种特性的综合,通常包括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两个方面。

检验的内容包括种子净度、种子重量、种子含水量、种子发芽力、种子生活力、种子优良度等意义:1)通过种子净度的测定可能了角种子夹杂物的情况,以便清除杂质和进一步精选种子,保证种子贮藏安全。

2)通过种子发芽能力的测定,可以避免将发芽力低的种子用于播种而导致育苗失败或浪费土地3)通过种子净度、发芽率和千粒重的测定,可以判断种子对对播种的适用程序,确定合理的播种量,节约种子4)通过种子含水量的测定,可以了解种子本身含水的状况,以便加以干燥处理,使之达到适于贮藏的含水量,保证种子贮藏和运输安全5)在种子检验的基础上,提出各树种子划分的等级标准,对种子品质作出正确评价,有利于按质论份,促进种子品质的提高9、种子净度的测定是测定供检样品中纯净的种子、其它植物种子和夹杂物的重量百分率,据此推断种批的姐成,净度越高,说明种子品质越好。

种子净度也是确定播种量和划分种子等级的重要依据10、种子千粒重是种子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是计算播种量的重要依据11、种子含水量是种子中所含游离水和胶体结合水的重量与种子重量的百分比。

直接影响种子安全贮藏和调运12、种子发芽力是种子播种品质中重要的指标,表达种子发芽能力的指标主要有发芽率、发芽势。

13、林木良种基地类型:种子园、母树林、采穗圃。

14、母树林的主要任务:1)生产品质优良的林林种子,提供造林用种的重要途径之一2)母树林适用于在急需大量优良种实,但种子园刚建立,没有能力生产出大量优良的林木种子时,建立母树林。

15、优树选择及标准:是从天然林或人工林群体中,按选种目标和优树标准进行表型个体的选择,从入选的优良单株上分别采种、采条,进行遗传测定,建立种子园或采穗圃繁育良种。

优树标准:优树标准随树种、选优目的、方法、和立地条件的不同,其标准也不同,一般包括数量及质量两个方面。

16、种子园的任务:种子园是指用优树无性系或家系按计划要求营建,实行集约经营,以生产优良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种子为目的的特种人工林。

大量生产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优良的种子;同时在保证种子遗传品质的前提下,努力促过种子园早结实、多结实。

依繁殖方式不同分为无性素种子园和实生种子园。

初级种子园、去劣疏伐种子园、一代无性系种子园、二代无性系种子园、高世代种子园17、采穗圃:是用优树或优良无性系作材料建立的,是为生产遗传品质优良的种条和处根而建立的良种繁殖场所。

初级、高级第二章1、如何根据树种特性合理区划育苗地?如杨树、桞树等耐湿树种的仟插区可设在地势较低、土层较厚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水杉等树种的仟插区应设在土壤疏松、排水和通气良好、灌溉和管理较方便的地方;一睦珍贵树种或仟插生根较难的树种的千插区要充在土壤水、肥条件中等,地下水位较高,排水良好的地方。

2、根据育苗生产需要苗圃应划分为生产区占总面积的75-85%、辅助区不超过总面积的25%与房屋建筑区(管理区)3、苗圃地耕作的目的:通过耕作,翻动耕作层的土壤,能促使土壤熟化,有利于恢复和创造土壤团粒结构,土壤结构改变,性质也会发生变化,加强透水性,提高保水抗旱能力,改善土壤通气性,有利于苗木根系的呼吸增进对养分的吸收,由于通气良好,空气充足,易于提高土温,有利于土壤中好气幑生物的活动,加速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为苗木提供充足的养分,同时还能起到消灭杂草、防治病虫害的作用。

平场、耕地、粑地、镇压、中耕、浅耕4、肥料:有机肥、无机肥、生物肥三大类。

施工肥原则:1)必须符合苗圃地的土壤条件、气候条件和树种特性和肥料性质,有针对性地科学施工肥,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方法:基肥、种肥、追肥5、播种育苗的方法:是把林木种子播种到苗圃土壤中,通过育苗技术措施为种子提供有利于发芽、生长条件,培育成苗木的方法。

6、播种育苗的管理技术:7、营养繁殖的特点:分为有性与无性繁殖。

其优点苗木具有变异小,能够保持母珠优良性状,是良种繁殖的有效手段,可以培育出个体间遗传性状比较一致的无性系;一些树种种子繁殖较难,可以用无性繁殖方法进行繁殖,有些树种种源缺乏,难以采到种子,采用无性繁殖可以扩大种源加快繁殖速度。

缺点:苗木根系无明显主根,不如实生苗的根系发达,抗性较差,而且寿命较短,一些树种多代重复营养繁殖易引起退化。

方法有:千插、埋条、压条、分蘖和组织培养条条块块产,常用的是千插与嫁接8、千插育苗是利用离体的植物营养器官的一部分,如根茎叶,芽等等在一定条件下插入土壤、沙或其它能生根的基质中,利用植物的再生能力经过人工培育使之发育成一个守整新植珠的繁殖方法。

用这种方法培育的苗木称为千插苗主要有枝茶、中插、根插影响千插苗生根的主要因素:内在因素,树种特性、母树年龄、插条着生部位、插穗生长发育状况、插穗极性外因:土壤和基质、温度、空气、光照、土壤水分和空气温度9影响嫁接繁殖成活的因素:嫁接能否成活的关健在于二者的组强是否愈合,而愈合的主要标志应该是维管组织系统的联结。

主要是依靠砧木和接穗之间的亲和力,以及地合部位伤口周围的细胞生长、分裂和形成层的再生能力。

10、掌握不同嫁接方法如何选择嫁接时间:嫁接方法有枝接法和芽接法两大类。

嫁接一般在树林休眠期进行,多在春、冬两季以春季为最适。

11、苗木质量评价标准:苗木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和苗木活力的表现指标是评价苗木质量的3个主要方面。

12、苗木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苗木数量和苗高、地径三个主要指标13、苗木分级标准:根据苗木质量指标可将苗木分成为成苗、幼苗和废苗三类。

其中成苗又分为两级,即1、2苗。

1级苗具备以下条件苗木要粗状端直,具有一定高度,充分木质化无徒长现象,枝叶繁茂,色泽正常,根系发达,主根粗状具有一定长度,侧、须根较多,根副大,具有饱满的顶芽,龙其针叶树苗必须具有饱满正常的顶芽,这是分有的重要指标之一。

苗木重量大,冠根比值小,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

14、植物组织培养概念:植物组织培养是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以及原生质体,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并给以适合其生长、发育的条件,使之分生出新植株,又叫离株培养、试管培养。

特点:1、研究材料来源单一,无性系遗传背景一致2、经济方便效率高3、条件可控误差小4、生长快周期短重复性强5、周年试验生产意义:1、无性系快速繁殖2、去除病毒、真菌和细菌等病害15、窗口育苗的特点:与裸根苗相比,容器苗能形成完整根团,起苗、包装、运输时不伤根,苗木活力强;造成成活率高栽植后没有缓苗期,由于是带原土栽植,根系不受伤害,对造林适应性强,可延长绿化植树的时间,不受常规植树季节的严格限制,容器苗多生长在大棚或温室内,温度,水分、光照等生态因素可调整到苗木所需的最佳状态,因此,苗木生长迅速,育苗周期短3-6个月即可出圃造林,育苗时节约良种,每个容器只播1-3粒种子,便于机械化操作,不需占用肥力较好的土地。

容器充苗成本高,一般比裸根高60%第三章1、造林六项目基本技术措施为:适地适树、细致整地、良种状苗、合理结构、认真种植、抚育管护2、森林立地条件:是指在造林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的综合。

立地质量:指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其他植被类型的生产潜力,其高低与具体树种相关联包括气候因素、土壤因素及生物因素。

立地分类与立地类型:立地类型是土壤养分和水分条件相似地段的总称。

略立地质量评价:就是对立地的宜林或潜在的生产力进行判断或预测,其目的是为收获预估而量化土地的生产潜力,或是为确定林分所属立地类型提供依据。

立地指数:也称地位指数,是进行立地质量评价的常用指标之一,通常用某树种在一定基准年龄时的优势木平均高或几株最高树木的平均高来表示。

3、森林立地因子主要包括:物理环境因子、森林植被因子、和人为活动因子。

划分立地类型的依据主要是地形与土壤。

4、森林立地主导因子的概念起决定性作用的因子在造林学上称之为主导因子。

5、造林种类:荒山荒地、农耕地、四旁地及撩荒地、森林迹地、已局部更新的迹地、次生林及林冠下造林地四旁:路旁、水旁、村旁、宅旁6、森林的种类按照功能划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

防护林:以发挥森林的防风固沙、护农护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防护效益为主要目的森林。

用材林:以生产木材、包括竹材,为主要目的森林。

经济林:以生产除了木材以外的其他林产品为主要目的森林。

薪炭林:以生产木材燃料为主要目的森林。

特种用途林:特种用途是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实验和生产繁殖材料等主要目的森林。

7、森林可持经营:8、树种选择的原则:遵行经济学和生态学相兼顾的原则。

9、适地适树就是指造林树种的特性与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也就是说所选的造林树种应提供与生产力相适应的蓄积和经济产量。

三条途径:选树权种、改良土壤、改变树木特性10、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树种组成的林分称为混交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