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审计基础与实务课件概述.

审计基础与实务课件概述.

4、在审计实务部分,利用案例分析、如何进行审计调账,突出了可操作性;
5、本课程有配套的《审计基础与实务学习指导与训练》和《审计基础与实务模拟实 训》。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是以被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的经济活动为 对象,对其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与鉴证,并评价经济责任的一门专 业课,它是高职财务会计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是为学生熟悉审 计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设置。其主要任务:系统介绍审计的基本 理论和基本方法,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审计的对象、职能、作用、任务,了解审 计的方法与程序,认识做好审计工作对企业加强经营管理的重要意义,掌握资产 、负债等业务审计的基本理论和审计的技术方法。通过实训和练习,使学生具备 相应专业技能,为今后走向社会,从事审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1720年英国国会通过的《泡沫公司取缔法》的实施,英国开始制止各类泡 沫公司的膨胀。许多公司纷纷破产、解散,投机热潮迅速冷却,南海公司的股价 也一落千丈。英国政府开始对南海公司资产进行清理,尔后南海公司宣布破产。 数以万计的股东和债权人从神话般的美梦中醒来,他们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股东 和债权人向英国议会提出严惩欺诈者并给予赔偿损失的要求。英国议会为此成立 了特别委员会,并聘请了一位资深的会计查尔斯·斯内尔审核该公司的账簿。通 过审核,指出了南海公司存在重大舞弊行为和会计记录严重失实等问题,据此查 处了该公司的主要负责人。于是,审核该公司账簿的人开创了世界注册会计师的 先河,注册会计师审计由此在英国拉开了序幕。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审计的概念与特点 第三节审计的职能与作用 第四节审计的对象和目标
引导案例
成立于1710年的英国南海公司,历经10年惨淡经营后,公司董事会决定采取欺 骗等手法,使其股票达到预期价格。在大量散布“年底将有大量利润可实现,预 计1720年圣诞节可按面值60%支持股利”等谣言后,该公司股票价格从1719年的 114英镑,上升到了1720年3月的300英镑以上,1720年7月再度上升到1050英镑。 在当时的英国,一场全国性的投机热潮也由此爆发,无论是新成立的股份公司还 是原有的股份公司,全部成了投机的对象。
(三)掌握的知识要求 1、具备审计的分类、方法、程序等方法的基础知识; 2、具有审计证据的收集、评价以及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知识; 3、具备审计准则、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批评审方法的专业知识; 4、具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以及收入、成本与费用等业务审计的基础知识; 5、具有审计报告撰写与阅读的业务知识等。
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中外审计的产生与发展,掌握审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概念, 理解审计的本质,为以后各章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习要点
1.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2. 审计的特点与概念 3. 审计的职能与作用 4. 审计的对象与目标 三、 重难点问题 1. 我国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2. 审计的概念 3. 审计的职能 4. 审计的对象与目标
《审计基础与实务》
一、课程说明 1、本课程是高职高专财务会计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并且是一门必修课,一般学 完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后开设; 2、本课程以民间审计为中心线索,兼顾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相关内容的体系,适应 我国财务会计系列教学的现状;
3、在审计理论部分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我国近期颁布的独立审计准则、政府审计准则 等;
(四)应达到的能力要求 1、具备如何制定审计工作程序、确定审计方法的能力; 2、具备审计证据的收集与鉴别能力; 3、具备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能力; 4、具备如何规避审计风险的初步能力; 5、具备对被审计单位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能力; 6、具备对被审计单位经济业务审计的专业能力; 7、具备审计报告的撰写与分析能力等。
10
第十章 收入、成本与费用的审计
11
第十一章 利润及利润分配的审计
12
第十二章 审计报告与管理建议书
13
第十三章 计算机审计
合计
课时 理论
6 2 6 6 6 4 6 4 2 4 4 4 2 56
实训
2 4 2 2 2 2 2 16
合计
6 2 6 6 6 6 10 6 4 6 6 6 2 72
第一章 总论
三、课程教学目标
(一)通过课程教学学生达到的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审计的基本理论和审计的技术方法,结合相应 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能独立开展审计工作的能力和审计工作的创新能力。
(二)实训要求 利用模拟会计师事务所,并配有专职实训指导教师,利用真实客观资料给学生进 行讲解,并指导学生对《审计基础与实务模拟实训》(高教出版社)进行审计, 以学生完成的审计工作底稿及审计报告作为评分的依据。
四、基本教学内容
(一)课程主要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有审计基本理论部分,包括审计组织体系,审计的分类 、方法与程序,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独立审计准则,内部控制制度及其评 审等。审计实务部分,包括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审计,收入、成本与费用 的审计,利润与利润分配审计等,可结合审计案例组织教学。
(二)课程教学的对象和适用范围 本课程教学对象与适用范围是高职高专财务会计专业。
五、课程教学方法
(一)课程教学的特点 审计的实践性较强,学习审计主要是学习怎样干审计工作,知道在特定场合 要审查什么,怎样进行审查。在教学中,要自始至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联系国家不同时期的经济形势及中心工作进行讲授,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同时要介绍现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要处理好与财务、 会计等专业课程的关系。
六、课时分配 本教材建议教学时数:72课时。具体课时安排见下表:
序号 内 容
1
第一章 总论
2
第二章 审计组织与审计人员
3
第三章 审计准则与审计程序
4
第四章 审计的分类和方法
5
第五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6
第六章 内部控制制度及其评审
7
第七章 资产的审计
8
第八章 负债的计
9
第九章 所有者权益的审计
(二)课程教学模式、方法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对有关章节,可以结合本地 区的具体情况,运用审计案例教学法,组织学生观摩讨论,进行讨论式教学,采 用多媒体教学。同时可以请会计师事务所或政府审计人员作讲座,以增强感性认 识。也可以介绍有关审计软件,组织教学。
以启发式教学为平台,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要求主讲教 师对于关键概念、主要方法、核心理论等均要设置多级问题,积极启发学生主动 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讲授过程中,鼓励学生 发表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