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重要知识点总结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1、国家的含义和根本属性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特点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在于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4、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5、民主的含义?特点?民主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民主具有鲜明阶级性6.民主与专政的关系?(1)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适用于敌对势力。
(2)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7.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的内容?权利和自由(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政治自由(3)监督权(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和控告义务的内容:(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8.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时,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2)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结合的原则。
9.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二者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1)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2)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3)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4)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力的实现。
10.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本质?内容?要求?本质:崇尚民主与法制内容:(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3)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要求:(1)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2)学习政治知识(3)贵在实践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12、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依据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依据是社会经济制度、选民的文化素养和物质生活条件。
因此选举方式的选择要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11.各种选举方式的特点民主选举的方式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含义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
先由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他们代表选民选举产生上一级代表机关的代表或政府领导成员的方式。
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
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
优点每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选择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当家人。
组织和技术工作难度不大,且选举成本较低。
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了相应的竞争。
通过演讲、答辩等竞选方式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
缺点在选民人数众多的情况下,直接选举的组织和技术工作都有相当大的难度,且选举成本较高。
由于间接选举是由选民选举产生的代表进行投票,致使选民与当选者之间的联系受到一定的阻隔,影响了选民意愿的表达。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选民可能误认为将要当选者已事先“内定”,因而积极性受到影响。
如果对候选人竞选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发生虚假宣传、贿赂选民等情况。
适用范围适用于县及县级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城市的居委会,农村的村委会选举。
县级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的选举。
等额选举在极少数情况下使用。
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一律实行差额选举。
13、珍惜自己的选举权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
选民要珍惜手中的选举权。
选民要增强公民意识、主人翁意识,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
选民要在周全考虑、理性判断的基础上,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选出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人。
15.公民为什么要参与民主决策?(意义)地位:公民采用不同方式直接参与决策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决策。
意义:(1)利于决策者充分发扬民族,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
(2)有助于决策者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避免决策的片面性。
(3)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
(4)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物的热情和决心,锻炼参与决策的能力,增强关心公共生活地政治责任感。
16.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村民和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民主决策的方式内容具体方式依据意义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公民向决策机关反映意见、提出建议。
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新闻媒体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最重要的信息资源。
有利于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专家咨询制度专家学者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相关信息等,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进行分析论证。
论证会、座谈会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需要利用到专家的专业知识。
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社会公示制度决策机关将涉及公共利益的各项决策进行公示,公民在真正了解决策的有关内容后,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公示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这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有利于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
社会听证制度对同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公民在听证会上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听证会帮助决策机关发现问题,修正问题的有效形式。
听证的目的就是为了决策利民。
14.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哪些方式?(见上表)16.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村民和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17.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1)利于扩大基层民主(2)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3)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4)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19、民主监督的渠道和方式(见上面表)民主监督的方式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内容通过给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向有关人员当面指出的方式反映自己的意见,提出批评、建议。
将意见、建议和要求反映给人大代表,形成议案,上传到国家权力机关。
依法在新闻媒体上公开发表意见。
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
具体方式信函、电话、手机短信、当面指出等。
人大代表的议案和质询。
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图书。
听证会、民意测评、网络。
意义信访举报制度是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
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使公民监督权得以真正落实,得到切实的保障。
舆论监督制度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在监督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为公民直接行使监督权、参与民主监督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渠道。
20.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1)利于消除腐败现象,克服官僚主义,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2)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3)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注意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21、公民要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公民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
公民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22.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的区别?(1)是否遵循法律、法规(2)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3)是否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
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1.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有哪些?(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4)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2.我国政府的作用?(1)管理人们的公共生活(2)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公共服务。
3.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原则?宗旨:为人民服务;原则:对人民负责4.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基本要求?(1)工作态度: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2)工作作风: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3)工作方法: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5.政府为公民求助提供的途径?①开设热线电话②设立信访部门③推行电子政务④依法建立行政仲裁、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制度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监督6.什么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指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7.政府为什么要依法行政?必要性: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原则重要性:①政府依法行政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②政府依法行政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
③政府依法行政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④政府依法行政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8.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具体要求:①合法行政②合理行政③程序正当④高效便民⑤诚实守信⑥权责统一基本要求:(1)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2)建立权责明确的执法体制,促使行政权力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3)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4)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9.为什么要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必要性+意义)必要性:权利是把双刃剑。
政府权力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少数人滥用,就可能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为了防止权利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来为人民谋利益。
意义:(1)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2)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3)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4)才能更好地适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的决策;(5)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10、怎样监督政府的权利?(1)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2)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包括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和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
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有: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众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
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有:上级政府的监督,政府内部的监察、审计、法制等部门的监督。
)11、如何接受人民监督?(理解)我国政府为了方便人民群众对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进行监督,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例如,“阳光工程”。
12、“阳光工程”意义(1)一方面是规范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2)另一方面,是保障人民的权益,目的是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