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发情技术在奶牛中的应用摘要:同期发情,又称同步发情,即通过利用某些外源激素,人为控制并调整一群母牛在预定时间内集中发情,以达到同期配种、同期人工受精或胚胎移植的目的。
世界各国从20世纪肋年代起已开始研究奶牛同期发情技术,目前国外应用最为广泛的同期发情药物是MGA(Melengesterol Acetate),其次是Synchro-mateB等。
应用最为广泛的同期发情操作程序是MGA/PGF2方法和MGA/GnRH/PGF 2a方法。
我国也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同期发情技术的研究,许多单位进行了试验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目前,国内广泛应用的同期发情药物包括兽用氯前列烯醇、孕激素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关键词:奶牛;同期发情;激素;胚胎移植所谓同期发情,是采用激素或类激素的药物处就使母畜在特定的时间内集中发情和排卵的方法。
通俗地讲,是使一群母畜中的大部分个体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同时发情。
达到性成熟而未受孕的母牛,在正常情况下,每隔一定时间就会出现一次发情,具体表现为:鸣叫、食欲减退、阴门红肿、阴道流黏液、接受公牛的爬跨等。
母牛发情的持续时间平均为19 小时,两次发情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发情周期”,发情周期平均为21天。
当然,发情周期和发情持续时间的长短会因季节、年龄、膘情、营养状况等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1 同期发情的原理自然状况下,母牛排卵后,在卵巢的原排卵位置会形成黄体,黄体分泌孕激素,抑制卵泡的生长,从而一只发情。
黄体形成后,母牛若受孕,则黄体将持续存在,直至分娩。
若未受孕,黄体则存在一段时间即被体内的激素溶解掉而消失,母牛进入下一个发情周期。
同期发情的原理就是人为地向母牛体内注射溶解黄体的激素,使黄体同时被溶解,卵泡则同时开始生长,同时排卵,从而达到同期发情的目的。
在自然状态下,单个母牛的发情是随机的,在一个大群体的未孕成年母牛群中,每天有1/21左右的母牛表现发情。
人为地控制母牛卵巢上黄体的消长就可以改变这种发情的随机性,使一群母牛按照人们的意愿发情和排卵。
人工延长黄体期或缩短黄体期是目前进行同期发情所采用的两种技术途径。
1.1 延长黄体期的同期发情方法对一个群体的母牛同时用孕激素进行处理,处理期间母牛卵巢上的周期性黄体退化。
由于外源激素的作用,卵泡发育受到抑制而不能成熟。
如果外源孕激素处理的时间过长,则处理期间所有母牛的黄体都会消退并且无卵泡发育至成熟。
所有母牛同时解除孕激素的抑制,则可在同一时期发情。
目前多采用孕激素处理9~12d,处理后不能使全部母牛的黄体消退,因此可以在孕激素处理开始时给予一定剂量的雌激素,以加速黄体溶解,缩短黄体期,提高孕激素处理结束后卵泡发育的同期率。
1.2 缩短黄体期的同期发情方法消除母牛卵巢上黄体最有效的方法是利用前列腺素及其类似物(PGs)。
母牛用PGs处理后,黄体消退,卵泡发育成熟,从而发情。
各种家畜对PG的敏感程度不一样,牛的黄体必须在上次排卵后第5天才对PG敏感,故一次PG处理后牛的理论发情率为16/21。
使用PG两次处理法,可以克服一次处理中有部分母牛不能同期发情的不足,通常在第一次处理后9~12d再做第二次处理,用于牛和羊的同期发情,可以获得较高的同期发情率和配种受胎率。
2. 同期发情的激素2. 1抑制卵泡发育的激素抑制卵泡发育的激素有孕酮、甲孕酮、氟孕酮、氯地孕酮、甲地孕酮及18-甲基炔诺酮等。
这类药物的用药期可分为长期(14~21d)和短期(8~12d)两种,一般不超过一个正常发情周期。
2.2溶解黄体的激素前列腺素如PGF2α和氯前列烯醇均具有显著的溶解黄体作用,在用于同期发情处理时,只限于处在黄体期的母畜有效。
2.3促进卵泡发育、排卵的激素在使用同期发情药物的同时,如果配合使用促性腺激素,则可以增强发情同期化和提高发情率,并促使卵泡更好地成熟和排卵。
这类药物常用的有PMSG、hCG、FSH、LH、GnRH 和氯地酚等。
3 同期发情的方法目前常用的方法有阴道栓塞法、埋植法、注射法。
3.1 孕激素阴道栓塞法优点是药效可持续发挥作用,投药简单;缺点是容易发生脱落。
用器械将栓剂放入阴道深部,使药液不段被吸收,一般放置9~12天取出,在取塞当天肌注孕马血清促性腺素,800~1000IU,用药后2~4天母牛发情。
3.2 埋植法其方法是将专用埋植复合剂埋植于奶牛耳皮下,经12天后取出,同时肌注800~1000IU孕马血清促性腺素,2~4天母牛发情。
3.3 注射法注射前列腺素F2а及其类似物,溶解黄体,缩短黄体期,达到同期发情。
多数牛在处理后2~4天发情。
该方法适用于卵巢上有黄体的奶牛,无黄体的奶牛不起作用。
注射剂量通常为0.2~0.5㎎。
用前列腺素处理后,可能有部分奶牛没有反应,对于这些奶牛可采用两次处理法,即在第一次处理后间隔11~13天,进行第二次注射,同期发情率可达到80%以上。
由于前列腺素有溶解黄体作用,已怀孕奶牛注射后会出现流产,故使用前列腺素时,必须确认奶牛空怀。
无论是采用哪种方法处理,均要注意观察奶牛发情表现,并及时输精。
同期发情的效果与两个方面的因素有关。
一方面,与激素的种类、质量及投药方法有关;另以方面,也决定奶牛的体况、繁殖机能及季节。
4 同期发情在奶牛生产上的意义4.1.1有利于推广人工授精技术常规的人工授精需要对每头奶牛进行发情鉴定,这对于群体较大的规模化奶牛场来说费时费力,不利于推广。
而利用同期发情技术结合定时输精技术(Timed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TAI)就可以省去发情鉴定这一中间步骤,减少因暗发情造成的漏配,提高奶牛繁殖效率。
4.1.2便于奶牛生产管理,提高效率现代奶牛养殖业是规模化的养殖,利用同期发情技术,可以实现同期配种、妊娠、分娩、泌乳高峰。
集中安排生产活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便于牛奶销售。
对于低繁殖率的畜群,比如我国南方地区的黄牛和水牛,其繁殖率一般低于50%,这些畜群中的部分个体因饲养水平较低、使役过度等原因往往在分娩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恢复正常的发情周期,因而对其进行诱导同期发情、配种、受孕,可以提高繁殖率。
随着奶牛产奶量的不断提高,奶牛的繁殖率却一直在下降,使用同期发情技术,可以提高奶牛的繁殖率。
4.1.3同期发情是胚胎移植技术的基础采用新鲜胚胎移植时,一个供体可以获得十多枚胚胎,这就需要一定数量与供体母牛同期发情的受体母牛。
此外,有时候胚胎的生产和移植不在同一个地点进行,也需要异地受体与供体发情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是一项经济有效的繁殖技术国外,已经普遍的推广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国内还处于起步和推广阶段。
李启业等(2007)用宁波激素制品厂的促排三号对奶牛进行诱导发情,得87.5%(n=16)的受胎率。
滕勇(2002)利用Ovsynch 程序诱导奶牛同期发情,得到85.71%(36/42)的受胎率。
曹晓云等(2007)利用宁波激素制品有限公司的促排三号和氯前列烯醇,采用Ovsynch程序,对黄牛进行同期发情和定时输精,得到88.57%(31/35)的受胎率。
姚国良(2008)利用宁波市三生药业有限公司的“生源”(GnRH)和“诱情素”(PG-Cl),采用Ovsynch程序,对奶牛进行试验,情期受胎率为76.9%(n=143),显著高于正常发情配种牛只的受胎率50.7% (n=106)。
凌明湖等(2009)利用宁波市三生药业有限公司的生源2+1(GnRH-PGs-GnRH),采用Ovsynch程序,对不发情奶牛实验,得到50%的受胎率,高于2008年常规配种的受胎率(43.9%);对屡配不孕的奶牛实验,得到60%的受胎率,高于2008年常规配种的受胎率(43.9%)。
理论上讲,人工授精的最佳时机应在排卵前8~16h,Ovsynch法可控制排卵发生在GnRH二次处理后的36h内。
所以多数学者认为,在GnRH二次处理后12~20h内人工授精最好。
Pursley等(1995)比较了GnRH二次处理后第0、8、16、24、32h内人工授精的受胎率,结果表明,GnRH二次处理后第16h实施人工授精后的受胎率(44%)最高,第32h人工授精的受胎率最低。
这可能是第32h实施人工授精时已发生排卵,待精子获能后,卵子的受精能力已降低。
所以他们认为,定时人工授精应在二次处理后第16h实施最好。
利用GnRH+PGs+GnRH的Ovsynch程序,可以获得较高的受胎率(50%以上),并且成本低廉,每头奶牛30~40元左右的处理成本,是一项经济有效、使用方便的繁殖技术。
并且可以用于卵巢囊肿的母牛,取得较高的受胎率。
同期化,从而保证胚胎移植的成功进行。
定时输精技术与兽医B超相结合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技术可以获得较高的受胎率,但仍有一些牛只卵泡发育不好,或者没有排卵,如果盲目的就定时输精,势必造成冻精的浪费和配种间隔的增大。
利用兽医B超可以实时的检测卵巢和卵泡的发育情况,并且在屏幕上显示出来,供多人判断,这克服了传统上靠配种员一个人“摸”卵巢的局限性。
在定时输精前,利用兽医B超检测卵巢上卵泡的发育情况,据此决定配种时机,可以提高受胎率。
国产便携式兽医B超售价大约2万元,根据笔者两年来在牛场推广使用的情况来看,可以达到进口B超的效果。
举例说明,以一个1000头规模的奶牛场计算,科学的牛群结构应有成母牛和适配牛700只左右,每头牛每天精饲料和粗饲料的成本大约是30元;假定用B超和直肠检查进行妊娠诊断之间的差距按照30d计算,那么B超诊断一头牛配种未孕的饲料成本价值就是900元/次;假定每年有300头次检出未孕牛只,那么一个千头规模化奶牛场,利用B超进行早期妊娠诊断的所创造的价值不少于27万元/年,相比于1~2万元的B超投资还是很有价值的。
定时输精技术与性控精液的结合使用性控精液可以大大提高产母犊的比例。
性控精液与常规精液相比,产母犊率从自然状态下的50%提高到92%左右。
同时,国产性控精液的售价随着竞争的激烈也越来越低,这为性控精液的推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其进行大规模的研究,随着对输精部位和输精时机的科学把握,性控精液的受胎率不断提高,甚至有报道可以达到常规精液的受胎率。
张忠诚教授建议把常规精液的精子数量也降到230万/支的数量再进行对照试验,以期获得更加准确的数据。
性控精液在青年母牛上具有更大的利用价值。
青年母牛无产科疾病、受胎率更高。
利用同期发情和定时输精技术对体重达到360kg的青年牛进行同期发情,然后用性控精液进行配种,可以得到较高受胎率。
超排与性控精液的完美结合——人工诱导雌性双胎牛!2003年以前,使用常规精液进行配种,如果双胎中一个是公犊,一个是母犊,引起母犊不孕(自由马丁现象),限制了诱导双胎技术在奶牛繁殖上的应用。
现在利用性控精液,可以保证92%左右的雌性率,为性控孪生技术提供了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