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追尾之后的SX4,表面看上去问题并不严重:但防撞梁却已经弯曲:● 广汽本田锋范虽然我们没有找到锋范的前保险杠拆解图片,但是从车身构架图中可以看出前杠结构和飞度是一样的,因此我们可以拿飞度的前防撞梁作为参考。
↓下图为飞度的前防撞梁,锋范结构和飞度几乎一模一样,大家可以参考飞度前防撞梁。
↓其他方面,锋范的侧面防撞梁都和飞度的一样。
不过飞度没有后部防撞梁,锋范有,只不过锋范的后防撞梁是一块铁皮压制成型的。
东风标致307307的防撞梁在同级别中是比较优秀的,但这里我主要想说的是大嘴307,也就是小改款之后的307和之前的小嘴307前部防撞梁是不一样的。
老款307的前部防撞梁整体都是铁的,与车体的连接处有溃缩机构用来吸收碰撞时的能量,但大嘴307的前部防撞梁改为了铝部件,与车体之前也改为硬连接,虽然铝部件的强度会更高一些,但改为硬性连接之后,对碰撞时的能量吸收不利,也容易对车身结构和车内人员造成伤害。
● 东风雪铁龙世嘉世嘉的前部防撞梁和改款之后的大嘴307的一模一样,没有溃缩机构,但是在防撞梁前部多了一块突出的区域来缓冲。
世嘉的后部防撞梁看上去也和307的一样,但侧面的就不一样了,世嘉用一根较粗的防撞梁代替了307上面两根较细的设计。
通用雪佛兰科鲁兹虽然新上市的车型一般都很难得到这方面的资料,但我们还是找到了科鲁兹防撞梁的图片,而且他的后部防撞梁在紧凑型车中不多见。
铝合金防撞梁拥有更轻的重量和更高的强度,同时成本也比普通的钢材质好不少,一般在只有在中高级车型上才能见到,所以科鲁兹的后部防撞梁十分出色。
●比亚迪F3在之前的文章里面,自主品牌车型经常会给我们意外的惊喜,我们试图找全比亚迪F3的防撞梁,但始终没有找到后部防撞梁的。
虽然无法对比亚迪F3做出全面的判断,但起码他的前部防撞梁还是不错的,相对而言,侧面的钢管开上去粗细程度很一般。
上海大众斯柯达明锐明锐是和速腾同平台的一款车型,所以前后防撞梁的表现没有差异,都非常厚实,可以说是同级别车型中的楷模。
但侧面防撞梁就不同了,明锐的侧面防撞梁所使用的是和速腾一样的扁形钢材,但却没有Y字形的结构,所以在抗撞击的力度上会有一些差距,当然和那些钢管比还是要好很多。
● 一汽-大众新宝来因为不是最新的PQ35平台,新宝来的防撞梁是不是会比速腾差很多呢?经过仔细对比,除了Y字型结构车门防撞梁之外,我们没有其他理由说新宝来更差。
新宝来车门内的防撞梁也仍然是大众标准的材质,宽度十分优秀,而且它的前部和后部防撞梁也都不错。
●编辑总结:对于大部分防撞梁表现优秀的厂家,我想他们愿意在自己的宣传中突出自己的这一优势,毕竟这也是车辆安全性能的重要体现。
相反,那些没有后部防撞梁的厂家在宣传上则会想尽办法回避这一问题。
所以大家在看到厂家的广告时,也应该留心以下哪些才是对自己真正有用的信息。
同时,如果ESP、侧气帘这种成本比较高的配置国内外有差距还可以理解的话,对于一根区区的防撞梁一些厂家也在上面打主意的话,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在这里我还要感谢那些在我的编辑博客里面向我提出质疑和建议的网友!没有他们,我可能无法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一篇比一篇更加严谨的文章。
大家的关注才是汽车之家成长的动力飞度:后部没有防撞梁飞度在大家的心目中一直被认为是日系安全性较低车型的代表,今天的文章虽然不是刻意找他的弱项来和别的车对比,但在前后防撞梁这方面,飞度不得不承认自己在人性化设计方面非常领先,但同时在很难观察到的防撞梁上比较落后。
它的前部防撞梁宽度有限,对两侧车轮前部的区域完全没有任何的保护。
但它的防撞梁厚度很不错,应该能吸收更多的冲击力量,这点值得肯定。
拆下飞度的后保险杠之后,我们的确没有找到防撞梁,但是两侧安装防撞梁的支架还在,至于为什么会没有防撞梁,原因就不用多说了。
但是当我们查找嘉年华的后部防撞梁时,却出现两个不同的版本:2009年上海车展上的嘉年华解剖车上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防撞梁,而且刻意用黄色油漆涂装来告诉大家:这里用的是强度较高的材料,可以起到防护作用。
但是用户买到手里的嘉年华是怎么样的呢?拆下保险杠之后拿出泡沫缓冲块,却怎么也找不到防撞梁,那里去了呢?左右两侧安装防撞梁的孔还在,唯一的解释只能是:厂家在出厂的时候没有装上。
在侧面防撞梁方面,嘉年华也不是十分厚道,它虽然用的是和POLO类似的方形钢材不是简单的钢管,但宽度十分有限,一根很细但很长的防撞梁在大面积的车门后面显得十分单薄,在侧面撞击的时候,能承受的力量必然有限,这是最简单不过的物理原理。
雨燕:车小,但防撞措施也不错日系车型在防撞梁方面的表现一直不是很令我们放心,但看到雨燕的前后防撞梁的时候,还是出乎我们意料的,因为日系车型能做到这么优秀的的确不是很多。
首先雨燕的前部防撞梁体积不小,宽度也比较合适,而且它有一个特点,就是防撞梁后面的缓冲吸能区很长,这样就能尽可能多地吸收撞击的能量,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护车体结构。
雨燕的后部防撞梁看上去似乎比较原始,像是两根平行的自来水管水管焊在一起的,虽然简单但是这样的结构强度应该不成问题。
更是比其他那些没有后部防撞梁的日系车型好了很多倍。
但是雨燕的侧面防撞梁就不如它的前后表现那么优秀了,只有一根不太长的圆型钢梁保护,而且位置比较靠下,在侧面撞击的时候,希望上面的车门内板加强件也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 雅力士:成本不是很高首先雅力士给我们一个惊喜,因为我们知道比它贵很多倍的一汽丰田锐志没有后部防撞梁,但体型小很多的雅力士却有此项配置。
但在其他方面呢?雅力士的总体防护并不是十分出色。
雅力士的前部防撞梁却有些特别,不知道是为了降低成本还是为了减轻车头重量,防撞梁被开了很多不同形状的孔,这么做防撞梁的成本应该能低不少,但结构强度会不会受影响呢?但愿不会。
虽然有后部防撞梁让我们意外,但雅力士后部防撞梁的粗细程度同样令我们意外,这样的防撞梁我只能说一句话:总比没有强。
但是如果你指望它能够保护车体结构免受伤害的话,估计你会失望的。
雅力士的车门内部使用的也是圆形的钢梁,但是长度看上去应该不错,所以能够提供的保护应该还可以,起码比后部的防撞梁好。
炫丽:自主车型典范如果说国产车型在外观和内饰的做工上还和合资品牌有不小差距的话,这点我们必须承认,但是说国产车型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偷工减料,甚至以牺牲安全性为代价的话,我想炫丽和同悦都不会同意。
首先炫丽的前部防撞梁并非只是一个钢板那么简单,而是一款完整的方形钢材,抗冲击的能力肯定要比只有钢板好很多。
同样,我们在炫丽的后部也看到了相似的防撞梁,而且从这张照片很容易就能看出来防撞梁的功效:这辆炫丽虽然后备厢盖受伤较重,但底盘基本不会受到大的伤害,从而增加了安全系数,同时也减少了维修费用。
炫丽的侧面防撞梁使用的是种类似自来水管的圆型钢管结构,这种结构比起下面的大众车型肯定有一定差距,但考虑到车型本身的售价,这样的侧面防撞梁也算合格。
但是在一些售价较高的合资车型上出现同样的防撞梁似乎就不太应该了。
● 同悦:价格便宜但不省成本同悦作为江淮在小型车市场的头款产品,厂家注入了很大的心血,主动安全方面全系标配博世8.1的ABS系统,被动安全方面标配双安全气囊,同时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同悦也没有令我们失望。
同悦前部的防撞梁位置较高,而且宽度和高度都还不错,能够给车辆前部提供不错的防护。
同悦后部的防撞梁虽然不是很厚的方形钢材,但钢板的厚度也还不错,加上泡沫的缓冲块,应付一般的撞击问题不大。
但是在车门内部,同悦使用的是和炫丽一样的圆形钢管,这样的表现和它的价位比较相称,我们没有太多的怨言。
POLO:小型车典范POLO在安全性上一直是小型车的典范,但这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我们并没有更多的证据来说明,今天横向比较了8款主流的小型车之后,它的优势才得以显现出来。
首先是前部的防撞梁,且不说防撞梁的粗细,一般的防撞梁横向长度比较短,只能保护中间的水箱部位,而POLO的防撞梁在两侧延伸得更多一些,这样能够保护的面积也更大,当然他的防撞梁钢板厚度也很优秀。
其次是车尾防撞梁,POLO的同样很优秀,没有任何可以让我们挑剔的地方,而且自始至终,不管价钱和其他配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POLO从没有在这上面动过脑筋。
值得表扬的还有POLO的车门内部的侧面防撞梁,POLO的侧面防撞梁是大众车典型的扁形钢板,除了宽度非常优秀之外,上面的弯曲褶皱可以使他承受更大的冲击力。
另外,POLO的前门防撞梁还是和速腾类似的Y形结构,抵御冲击的能力更强●晶锐:和POLO不相上下虽然一直被人认为是大众的低端品牌,但斯柯达却从没在安全性上比大众的车型含糊过,晶锐就是这样一款车,防撞梁并不比POLO有差距。
晶锐的前部防撞梁和POLO的不同,形状更加复杂,应该比POLO单一钢板的结构更好一些,但它的防撞梁长度不如POLO,对两侧车轮前面部分的保护有限。
晶锐的后部防撞梁和POLO的一模一样,没准是通用的零部件,所以能起到的效果也应该和POLO类似。
在车门内部,晶锐使用的是和POLO一样的扁形钢材,但稍有不同的是,前门没有Y形的结构,但防撞性能应该不会打太多的折扣,而POLO的后门防撞梁是平放的,但晶锐的是斜着,显然能够保护更大的面积。
● 编辑总结:我承认,在衡量一辆车的安全性的时候,前后防撞梁和四门防撞梁都是比较片面的细节,并不能够完全反映一款车的安全水平,一辆车的安全性还和它的车体结构有很大关系。
但是有一个简单的概率问题:在所有的车祸中,非死即伤、能够让车体结构发挥作用的车祸并不占大多数;更多是一些简单、冲击力不是很大的车辆之间碰撞,而在这种状态下,防撞梁对车内人员和车体的保护作用显然要大于车辆结构的作用。
所以在大部分的事故中,保护我们的不是我们的整车结构,而是我们看不到的防撞梁。
在一些合资车型前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时候,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一个现象:自主品牌的后起之秀们都比较优秀,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自己做的更出色,才能赶超合资品牌。
而有些合资品牌仗着自己的优势便可以在看不到的地方缩水,是我们必须要谴责的思域:美国的思域有防撞梁紧凑型车中,大家批评比较多的,就是思域和骐达这两款车,因为他们共同的问题就是没有后部防撞梁,那么思域的其他防撞梁怎么样呢?其实思域的前部防撞梁厚度还是不错的、宽度也很合适,只不过和一般防撞梁黑色的油漆不同,而是采用了银色的油漆,第一眼看上去像是铝合金的防撞梁,但其实不然。
在网上我们找到一张图片,图片是一辆美国的思域为了装倒车雷达而把后保险杠拆开,露出了实实在在的防撞梁,而且根据目测,这个防撞梁很可能就是铝合金的,但国内的用户显然是没有机会享受到这样的待遇了。
『思域在C-NCAP侧面碰撞测试中的表现』思域的车门面积较大,但里面的防撞梁却主要依靠圆形的钢管,在侧面碰撞中难免会有保护不力的情况发生,所以并不算是合格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