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对韩国文化的影响
学生:黄祎,江汉大学文理学院人文学部07汉语
指导老师:万志勇,江汉大学文理学院
摘要
汉字词在韩国语言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韩语汉字词出现的原因,汉字词的来源入手,了解韩文化的去汉字化的弊端,并分析汉字对韩国文化的影响。
希望可以加强对汉字和韩国文化之间的认识。
关键词
汉字;韩国文化;去汉字化
目录
绪论 (1)
一、韩语汉字词的出现原因和来源 (1)
(一)韩语汉字词的出现原因 (1)
(二)韩语汉字词的来源 (1)
二、韩国的去汉字化 (1)
三、韩国“去汉字化”的弊端 (2)
四、韩国文化难以脱离汉字的原因 (2)
(一)谚文自身的缺陷 (2)
(二)外界压力 (2)
结论 (3)
绪论
文化无国界,它可以超越时空,永久存在。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静水流深,对于韩国的影响即是明证。
汉字是韩国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自古以来,由于地理交通的便利,与周边其他国家比较,韩国与中国的文化交流历史最为悠久,韩国的语言也一直受到汉语的巨大影响。
汉字词是借用汉字的含义组合成词汇,然后再用韩语来念汉字写成的词,这类词汇在韩语中占的比例很大,也很重要。
无论对于中国还是韩国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宝库。
一、韩语汉字词的出现原因和来源
(一)韩语汉字词的出现原因
古代韩民族长期没有本民族的书写文字,使用汉字的原因是长期和中国的语言接触缘故。
由于长期和中国文化的接触,现代韩语中有6O%左右的词汇来自汉语。
在初期主要是单词的借用,后来中国的影响扩大,引入了整个汉字体系。
一般认为是在公元4~6世纪左右韩语中开始大量使用汉字。
从古代起,汉字就在韩国的文字生活中起到了支配地位,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
(二)韩语汉字词的来源
韩国语,韩国的官方语言,而在朝鲜称为朝鲜语,二者本质相同。
韩语的标记方法分为汉字和韩文,汉字是表意文字,而韩文是音素文字,混用2种不同体系的文字。
韩语中汉字词并非全部是中原汉字词,韩语中的汉字词包括三部分。
1.中原汉字词,在汉字引入半岛以后,主要是单词的借用,在公元4~6世纪左右,中国的影响扩大,引入了大量古汉字词。
虽然近代以来韩文:逐渐取代了汉字,但是朝鲜语中的汉字词大部分来自古汉语,因此,朝鲜语中的汉字词却无法被取代。
2.日源汉字词,近代东业日本开化最早。
日本人组合新造了不少新汉字词,这些新生的汉字词同时传到中国和朝鲜半岛。
3.是韩国人在长期使用汉字过程中也自己音注或组合了一些汉字词,这些汉字词在中国日本都没有使用。
二、韩国的去汉字化
“汉字”始终是韩国的敏感话题。
早在1443年朝鲜李氏王朝第四代君主世宗时为了力图摆脱汉文的束缚,建立自主的语文体系就下令学者们创造了由11个元音和14个子音组成的表音文字。
然而,这种文字在当时主要是给庶民以及
妇女儿童使用的,统治阶级自己仍然只限使用汉字,到19世纪末叶为止,朝鲜王朝还是使用汉字撰写官方文件和历史著作。
”当时的主流意见认为,朝鲜民族一直仰慕和追随汉文化,当然应完全使用汉字,否则就等于背离了优秀的汉文化,无异于自甘堕落。
朝鲜上层社会后将其鄙称为“谚文”,意即同“谚语”一样是民间文字。
甲午战争后,随着中国的惨败,中国国势衰落到谷底,中国对朝韩的向心力减弱,又加上韩朝本身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情绪高涨,朝韩于是开始去“汉字化”。
三、韩国“去汉字化”的弊端
真正领会韩国的文化传统,首要门槛便是汉字——韩国的历史典籍几乎均以汉字书写。
要将古代官方文件、历史著作、文学作品中的汉字完全抹去,简直是置历史于文化的真空。
弃汉从谚活生生地把现在的韩国和历史一刀切断。
“去汉字化”过程的矫枉过正,不仅产生了文化断层,也带来了严重的民族文化危机。
韩国的“去汉字化”问题遂再度成为举国重新检讨的国家课题之一。
首先,年轻人普遍不懂汉字,越来越多国民成了“汉字盲”;其次,国民语文程度越来越低,即使图书馆有丰富的藏书,有网罗8万5000个汉字词汇的《大辞典》,一般人望“字”生畏而不敢问津。
而人名、地名没有了汉字支撑更搞不清谁是谁,图书馆里即使有汗牛充栋的文献也顿时成为一堆废纸;再次、韩国的两个邻国中国与日本都是汉字大国,有15亿人在使用汉字。
韩国远离汉字,虽然可独树一帜,却又陷入了自我隔离的孤立状态。
四、韩国文化难以脱离汉字的原因
(一)谚文自身的缺陷
韩国的表音字由10个元音和14个子音组成。
全部使用拼音文字的朝鲜表音字存在严重弊端。
它们归根到底是汉语的拼音化文字--除了语法结构不同之外,无论韩文的词汇如何变形,它们的发音却接近于它们曾经的母体--汉语。
(二)外界压力
1980年以来,韩国加速“去汉字化”,一是民族自卑感的反应;二是过去中国没落带来的反应;三则是电脑普及,语言书写一窝蜂倒向拼音主义。
但中国的重新崛起,东亚的复兴在望,特别是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使韩国有识之士意识到即将被孤立、不知何去何从的危机感。
专家认为,韩文教育与汉字教育并无根本的冲突,因为51万个韩文单词中,70%原本是汉字词,学会汉字就能更精准掌握韩文。
相反,缺乏对汉字的准确理解,反而无法完全掌握韩国自己的民族语言,
看历史典籍更会如同看天书。
强调全面废除汉字给社会带来困惑的人们认为,最近政治混乱和经济危机是因为"表音字一代"人文知识欠缺所致,造成伦理、哲学、思想、道德上的混乱。
在迎接亚洲太平洋时代,在中国、日本、台湾、新加坡、香港的汉字文化圈中,只有韩国使用表音字特别孤立,妨碍文化交流,阻碍经济发展。
在当今计算机时代,韩国难以回避汉字问题。
计算机汉字转换功能的发明出现划时代的飞跃,汉字书写复杂问题得到解决。
而韩国表音字最大弊端是文字字数过多。
韩国在表音字专用思想指导下,计算机组件汉字转换功能落后,不具备汉字单词直接转换功能,再加上组件需求量少,如若普及表音字与汉字混用的计算机,开发出来尚需时日。
关于是否恢复汉字教育,不光是部分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事,更事关韩国整个国家大计、文化根基问题。
结论
中国人几千年的文明是韩国的母体文明,他们传播融合以后成为东亚的亚文明,子体的亚文明必然与母体形似,但是文化上的'废除'行为,却使他们逐渐失去了母体文明的灵魂!如果不与中国母体文明再次联接,韩文、日本文、甚至越南文,都将成为风干的、没有灵魂的文化'木乃伊',所以韩国政府全面恢复使用中国汉字是必然和明智的历史抉择!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
论文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 (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承诺书
本人的毕业论文(设计)无抄袭、剽窃现象。
本人熟知学校对毕业论文(设计)抄袭、剽窃现象按作弊处理,对已毕业的学生,学校将追回毕业证和学位证书。
如本人毕业论文(设计)有以上违纪现象,所造成的知识产权等纠纷,一切后果由本人承担。
承诺人:_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