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陶瓷造型指从陶瓷工艺美术的角度出发,根据生活的各种需求,利用不同的陶瓷工艺材料,采用相应的工艺技术,设计和制作有一定审美价值的陶瓷器皿样式。
陶瓷造型的名称根据陶瓷造型的基本样式,目前较多见的器皿造型大致分为几大类:碗、盘、杯、碟、壶、瓶、罐、缸、坛、锅、盆、钵、盅、盒、洗、盂等。
造型的名称来源大约有7个:1、模仿自然界某种形状得名:冬瓜壶、竹节壶、扁柿壶、玉米壶、石榴壶、葫芦瓶等。
2、造型样式受其他工艺造型的影响,或生活中某种器物的造型样式类似得名:花觚、琮式瓶、锥把瓶、纸锤瓶、腰鼓瓶、鱼篓罐、斗笠碗等。
3、以造型样式形体变化的特点的名:扁瓶、六方瓶、折方瓶、窝式碗、折边盘等。
4、因造型构件特征得名:鸡头壶、双鱼耳瓶、蒜头瓶、象耳瓶、四系瓶等。
5、造型本身特征不明显,用较固定的装饰纹内容命名:冰纹梅花罐、鱼藻罐等。
6、根据容量大小,但造型样式没大变化,仍用原由名称:四合壶、五合壶、三大碗等。
7、有些造型是结合具体的使用要求而得名:鱼盘、奶杯、汁斗等。
二、陶瓷造型与生活的关系1、陶瓷造型产生于使用要求●劳动创造了人,也创造了人类的物质文化。
●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在和大自然作斗争中,发明了制陶技术。
2、原始社会的陶器是当时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器具。
由于原始社会农业的发展,使人们开始过着比较稳定的定居生活。
农产品需要有储存的容器和饮煮的用具。
种子的保存更需要合适的器皿。
于是根据不同的要求创造出不同的陶瓷造型。
A、汲器造型特点:底部尖圆,上大下小。
仰韶文化的小口尖底瓶;大汶口文化的背水壶等。
B、炊器现代生活中炉灶和锅的祖先。
底部有三足的是可以支烧的鼎、鬲、甑(Zeng)、甗(yan)、灶,也就是今天的炉灶;大器皿可盛煮食物的如:罐、釜等。
C、饮器商周时期,酿酒业的发生发展,出现了青铜工艺,青铜器有许多酒具造型。
D、茶具农业技术的发展,茶的种植和推广,使饮茶盛行,也就产生了许多茶具。
明清两代饮茶习尚更为普遍,方式也有变化。
有唐宋时期的茶粉煮茶改为用茶叶泡茶,出现了端把的茶壶、提梁壶等多种造型。
49年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生产生活的改变,又产生了造型不同的盖水杯等。
3、文化发展促使陶瓷造型多样化●原始社会的陶器造型对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造型有较大的影响。
陶——青铜——陶。
●纵观唐代陶瓷造型的艺术风格,给人雍容大方、端庄饱满的印象,宋代陶瓷造型的艺术风格挺拔、俏丽,也是和同时代的艺术风格相一致的。
三、陶瓷造型的艺术规律纯艺术是把物质财富转化为精神财富;而设计则是将精神财富转化为物质财富。
●陶瓷造型虽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那样明确具体地反映思想内容,而是以其造型样式和艺术趣味反映一定美的特征和情调。
它的形式美观须与功能、工艺材料和技术联系起来。
●艺术规律约有五个方面:变化与统一、安定与生动、比例与尺度、透视与错觉。
1、变化与统一在造型形式处理上,既有多样化,又有整体统一。
多样化——丰富、耐看统一——和谐、含蓄①对比与和谐●对比的三种元素:线形、体量、空间。
●对比是同一元素间不同程度的差别,以达到相互衬托,彼此作用,表现不同个性,突出各自特点。
●协调是寻求同一元素中不同程度的共性,以达到互相联系,彼此和谐,表现共同的性质,使整体统一。
A、线形的对比●人们常把方圆相间的造型称之为“方中有圆,圆中寓方”,就是指把直线和曲线组织在一起,构成一个形,达到既有对比又有协调的效果,形体本身变化比较含蓄,刚柔相间,耐人寻味。
这种处理方法多见于方盘、烟缸、紫砂花盆等。
B、体量对比●陶瓷造型的体量是指形体各部位的体积,在视觉上感觉到的分量。
体积大——重,体积小——轻。
体量的对比是指造型有比较明确分界线的各部分之间、体积分量之间的对比关系。
●运用造型不同部分体量关系的对比手法,可是小部分衬托大的部分,使大的部分给人感觉更突出、有特点;反之,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使小的部分显得精致、精巧。
C、空间对比●陶瓷造型是占有一定空间的立体造型。
造型实体所占据的空间,称之为是空间,亦是前面体量关系中的问题。
造型是体之外,围绕着实体和构件所形成的空间,称之为虚空间。
●平面图案讲究黑白空间关系,注重以白当黑的处理手法,在纹样本身优美的同时,还要求纹样间的空白空间形状应该优美,更衬托出主体纹样,使整体和谐美观。
●提梁壶与端把壶,前者体量小、高,后者反之端把壶——因嘴和把向外伸展,形成虚空间较大给人印象比相同壶体的提梁壶大提梁壶——没有把手起均衡作用,壶嘴不适于向外作较大的伸展,形成虚空间较小。
以上是将虚空间处理在上半部,另一种是将虚空间处理在造型下半部。
利用鼎足的形式,把造型主体托起来,鼎足部分形成较明显的虚空间,使上下形成虚实对比关系,令造型庄重而有气势,并给人以生动轻巧的感觉。
②重复与呼应●陶瓷造型的重复手法,应该是造型形体的某些主要特点、形式、格律,又变化地反复运用,有节制地重复出现,在变化中显现相同的协调的成分,在统一协调的成分中看到不同的变化。
●配套餐具、茶具、咖啡具、文具等造型的总体设计,必须运用这种手法才能达到相互呼应,又有丰富变化的整体效果。
如果没有一定的线形或形体的重复,相互之间在形式上就会感觉没关系。
●泡菜坛造型是几条相近似的线形组成的,可分为四段:盖、口部、肩部、足部,作上下不同方向的重复,使整体感较强。
●宜兴紫砂掇球壶的壶体、壶盖、壶顶之间运用了比较相似的曲线重复,突出了“圆味”。
③整体与局部●陶瓷造型的整体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各部分间、整体与局部之间,都存在着变化与统一的问题。
整体与局部处理好才能构成完整的造型样式。
●造型细部的处理可分为硬线角和软线角△硬线角转折肯定、明确,转折点清楚,有固定位置。
△软线角转折含蓄、柔和,相对来讲转折点不明确,有一定的过渡成分。
紫砂、黑陶常用硬线角,软线角多用于手工拉坯和厚釉装饰的器形上。
●局部的处理得当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不得当会出现画蛇添足的破坏作用。
2、安定与生动●陶瓷造型不但要给人以安定的感觉,同时又不能流于呆笨。
陶瓷造型的安定与生动是构成形式美的因素之一。
实际效用的安定两方面要求:<视觉印象的安定①实际效用的安定●这是首要的,直接关系到造型功能的效用。
●矮型造型实际效用一般都比较安定,即使有的底足较小,口部较大,它仍然可以达到安定的要求。
●底部较大,自身重量都落在底面积之内,即使造型比例偏高,重心却不显著降低。
台灯的重心在上面,故底足必须够大才能使其稳定。
②视觉印象的安定●造型外轮廓线的变化对视觉印象有明显地作用,尤其底足线的形式。
底足线向里收会使造型显得轻巧;底足部分线向外撇,会使造型显得安定稳固。
●没有太多变化的造型,给人感觉较单纯,收撇变化较强的造型,则感觉变化较大,但在不同程度上获得安定感。
●造型形体表面的线条(非轮廓线),由于方向的关系给人不同的感觉。
水平线的重复出现,可以给视觉印象增加安定作用。
3、比例与尺度○比例:陶瓷造型各部分间的相互尺寸关系。
○尺度:陶瓷造型与人的器官和使用要求形成的大小尺寸范围。
例:A-碗的碗口与碗底的长短关系B-茶壶的容量与把手的关系⑴功能效用形成的比例盘的造型比例是很特殊的,平盘与汤盘就是一个字的功效不同存在差异的。
平盘是高度最小的一种造型,汤盘则因需要一定深度才便于盛汤之用。
⑵工艺条件形成的比例受限于原材料,取决于可塑性及装饰方法。
例:紫砂的成形,细瓷与粗陶的成形。
⑶审美要求形成的比例局部与整体的比例关系相称,才给人得体的感觉。
杯碟配套相互关系不可能太一致,因为托碟造型手很大限制。
根据人们的审美习惯,通常托碟口径等于杯子的口径加杯子的高度,此比例较适合传统审美。
但不是绝对的。
较矮的杯子,托碟口径要大于杯子的口径加杯子的高度之和;较高的杯子,托碟口径要小于杯子的口径加杯子的高度之和。
4、透视与错觉A、透视变形——通常立体的造型画成设计图之后,图形要比实物显得要笨一些。
这是透视的作用。
圆柱高度直径相等的情况下,感觉高度要大于直径,产生之中错觉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和圆柱体的平面形状有直接关系,如果是正方体就不会有这种错觉现象。
B、错觉运用——◇壶体的最大直径要靠上◇造型外直线效果的线条要略弯,以防又往里收的感觉四、器皿的设计构思1、模拟应用任何事物的发端都要经过一个模仿学习的阶段。
如我们眼前所看到的:小孩子的成长、一个技艺的掌握,都有一个拿来运用的过程。
人类初期也是如此,创造灵感也是从模仿自然,模仿已有的物件中得来的a模拟自然b模拟已有的物体C模拟字母2、形体的演变A、改变形体的比例B 、改变形体的直径C 、改变局部的体量D 、改变局部直径E、运用轮廓线的曲直变化F 、形体局部的加与减G 、增减局部的构间H 、造型的分割与重组3、线的变化组合4、用面的变化组合5、虚实相形的转化6、几何体的运用茶壶⑴茶壶各部位的名称口、颈、肩、腹、足、底、把、嗉、流、盖顶、盖口、子口⑵防止产品变形A、口部◇有些材料胎骨较软,若肩部处理不当,容易变形。
防止方法:处理肩部时加强棱角的转折变化。
◇敞口无肩壶的口部更易变形,适当的向外翻,或口部内缘向里倾斜都可起到加固作用。
B、肩部◇一般来讲在口部以下转折较明显的有肩壶口部不易变形。
因肩部作用,口部抗拉力增强了。
口与肩的变化,不仅为了形式的统一,同时也为了减少变形。
C、盖◇盖部要有一定隆起,以使不致在烧成过程中下榻。
D、壶嘴与把◇嘴和把式比较难处理的部分。
若不注意功能效用,忽略线型对比,不仅造型不美,亦影响功能。
◇嘴的上下两条线不可平行,因为注水时没有缓冲,不易控制水的流向,需缓解压力,故嘴要有嗉。
(例:中国铜壶)◇嘴的倾斜角度在30度左右为佳。
一般矮型壶嘴角度大,高型壶嘴角度小。
◇壶嘴的口的形式处理大体分为三种:平线口、圆弧口、折线口。
◇无论嘴口的变化形式如何,都要求得流水通畅。
◇壶嘴的厚薄、翻转交代要清晰,防止涎水。
◇把手的设计要与力学原理结合起来。
茶壶、酒壶、咖啡壶等高型壶把手的力矩短,故端拿时较省力。
◇把手的造型处理窑内圆外方,在需转折处必须用弧线,以免出现死角。
(变形不易清洗)E、底◇底有平底、平窝底、窝式底、挖足、釉足即卫生足、藏足及软藏足。
各种足底样式☆平窝足:较早的一种造型,制作简单,适用与粗陶。
☆窝底式:现在陶瓷多用的一种样式,适于模制成形的造型,便于出模。
☆挖足:适于拉坯成形的方式,拉成形后,用刀旋制成。
☆釉足(卫生足):为防止底足露胎损伤桌面,将釉挂在底角里面,把里面的转折处釉子刮掉一圈,与烧成支架接触。
☆藏足:为了从外形看去,造型单纯,将底足向里收进去,形成一条暗线。
显得活泼轻快。
制图1、容量计算F、不规则形可根据大体形状,计算出体积的近似值。
G、上下不规则的器皿,可根据各部位的不同形体分段计算,然后将数值相加求得整体容积。
⑶造型制图①表现方法:一般需要画出三个投影面的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