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权主义的视角解读《简·爱》09汉本(2)班肖惠 0920021232 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杰出典范。
我记得第一次接触它是在高一下学期的语文活动课。
一般语文活动课上,老师都为我们放映由世界名著改编而成的影片,那天她给我们放映的正是这部叫《简·爱》的电影。
看完后,我心喜若狂,我真的好喜欢这部影片。
人们常说影片里总是找不到书本里的魅力,我放学后就去了书店买书。
到现在,我看书已经看了三四遍了。
我们总是习惯从语文考试的角度来分析《简·爱》,而今天,我想在此从女权主义的视角来解读它。
一、女权主义现在,让我们先来了解了解女权主义。
女权主义是指一个主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
在对社会关系进行批判之外,许多女权主义的支持者也着重与性格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妇女的权利、利益与议题。
女性理论的目的在于了解不平等的本质以及着重在性别政治、权力关系与性意识之上。
女权主义探究的主题则包括歧视、刻板印象、物化(尤其是关于性的物啊)、身体、家务分配、压迫与父权。
女权主义哲学主要表现为:女性境遇的考察;女性存在的缺失;女性权力的实践;女性安全的毫无保障;女性创造力遭受压制和被无视;女性自觉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性确立;女性的人道主义公正;女性的组织建设重整是亟待实现的;女性话语权力,话语主体和话语实践;女性发展的身份认同和社会地位确立。
在我国,女权主义是指女性争取与男性平等,体现女性自我精神与能量的一种女性思想、社会言论及政治协助行为。
男女平等是女权注意最基本的目标,在争取与男性平等的同时,女性还要注重自我的价值表现,展示出女性的独特魅力,挖掘并发性女性的社会力量,为社会各阶层女性的思想与行为解放而努力,要将全世界妇女的利益放在同一个起点,协助官方处理女性主义面临的问题。
二、夏洛蒂及其作品夏洛蒂·勃朗特,英国女小说家,生于约克郡。
她曾两任家庭教师,后在布鲁塞尔学法语,回国后想办学校未成,然后继续了自己一直想成为作家的梦想——开始写作。
她一生中共创作了四部小说(即《教师》、《简·爱》、《谢莉》、《维莱特》)和一部未完成的作品《爱玛》,但她在文学史上却有着重要的地位。
她的小说描写女性要求独立自主、捍卫人格与尊严的强烈愿望,这在以往的英国中还不曾有过,从而成为女权主义文学的重要作家。
女性主题加上抒情笔调,构成了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基本特色,对当时乃至二十世纪的作家和读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尤其是关心女性自身命运、权益和地位的女作家,更是尊她为先驱,并把她的作品视为“现代女性小说”的楷模。
而小说女主人公与作者本人的身世息息相关,具有浓厚的抒情意味和亲切感人的魅力。
三、《简·爱》主要内容作品女主人公简·爱是一名孤儿,出生于一个穷苦牧师家庭。
幼年时,父母因伤寒病相继去世,她就被送到舅母家抚养。
在那里,她度过了十年被轻视、受虐待的生活。
后来,她又被理德太太送到罗沃德孤儿院。
孤儿院是个冷酷无情的伪君子,用种种方法从精神和肉体上摧残孤儿;受到了折磨和无理惩罚。
在孤儿院毕业后,留下做了两年教师,但她已经非常厌烦那里的生活,便决定离开。
她应聘到桑菲尔德庄园去当家庭教师。
庄园主人罗切斯特是个很有个性的人,表面上盛气凌人,但内心却似乎很痛苦。
他的神秘使简·爱渐渐地对他感兴趣,甚至爱上了他。
桑菲尔德庄园也很神秘,不断发生奇怪的事情:夜里突然响起令人毛骨悚然的大笑声;罗切斯特的卧室莫名其妙地着火……当罗切斯特向她求婚时,她接受了,但,正当他们举行婚礼时,有人说罗切斯特已有妻子。
罗切斯特带领她到庄园三楼一间密室,里面关着罗切斯特疯傻的妻子。
简·爱此时才清楚,庄园里那些莫名其妙的事情都是这个疯女人干的。
按照英国当时的习俗和法律,罗切斯特不能离婚,更不能结婚。
简·爱选择了离开桑菲尔德庄园。
她一路乞讨,有个叫圣·约翰的牧师收留了她。
不久,圣·约翰向她求婚,要她成为他的帮手,一起传道,但简·爱拒绝了他,因为她的心里思念着罗切斯特。
于是,她又回到了桑菲尔德庄园。
但是,那里已经成了一片废墟。
邻居告诉她,几个月前,那个疯女人放了火,庄园被毁,她自己也被烧死。
罗切斯特为了救妻子,眼睛也被烧毁,还伤了一只手,现在已住到附近的村子里。
简·爱听后,随即去找他,并决定嫁给他。
最后,她和罗切斯特结了婚。
四、《简'爱》与女权主义夏洛蒂·勃朗特在写《简·爱》前曾对妹妹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的作者)说:“我要写的是一个新型的主人公,她同我一样矮小和丑陋,但是我相信她将能同你们塑造的任何一个漂亮的女郎媲美,在读者中引起极大的兴趣。
”这一点她确实做到了,而且还不仅于此。
女主人公简·爱是个平民女子形象,是个出身贫苦的孤儿和一个家庭女教师。
她不再是传统小说中那种无病呻吟的上流社会的小姐,以这样一个人物作为小说主人公,这在当时确属“新型”。
简·爱处于低下的社会地位,但她纯洁而正直,勇于向上,渴望爱情的自由和男女的平等。
这一形象代表着十九世纪正处于萌芽状态的欧美女性运动,表达了来自女性、尤其是出身贫寒没平民女性内心的强烈愿望,即:要求和男子平等;捍卫自己独立的人格与尊严,以及自由表现自己的爱憎。
值得一提的是夏洛蒂·勃朗特和艾米莉虽然是姐妹,两人虽然生活在同一社会,家庭环境中,性格却大不相同,夏洛蒂·勃朗特显得更加的温柔,更加的清纯,更加的喜欢追求一些美好的东西,尽管她家境贫穷,从小失去了母爱,父爱也很少,再加上她身材矮小,容貌不美,但也许就是这样一种灵魂深处的很深的自卑,反映在她的性格上就是一种非常敏感的自尊,以自尊作为她内心深处的自卑的补偿。
她描写的简·爱也是一个不美的,矮小的女人,但是她有着极其强烈的自尊心。
她坚定不移地去追求一种光明的,圣洁的,美好的生活。
简·爱生存在一个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环境,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姨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辱和毒打……这是对一个孩子的尊严的无情践踏,但也许正是因为这一切,换回了简·爱无限的信心和坚强不屈的精神,一种可战胜的内在人格力量。
在罗切斯特的面前,她从不因为自己是一个地位低贱的家庭教师而感到自卑,反而认为他们是平等的。
不应该因为她是仆人,而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
也正因为她的正直,高尚,纯洁,心灵没有受到世俗社会的污染,使得罗切斯特为之震撼,并把她看做了一个可以和自己在精神上平等交谈的人,并且慢慢地深深爱上了她。
他的真心,让她感动,她接受了他。
而当他们结婚的那一天,简·爱知道了罗切斯特已有妻子时,她觉得自己必须要离开,她这样讲,“我要遵从上帝颁发世人认可的法律,我要坚守住我在清醒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疯狂时所接受的原则”,“我要牢牢守住这个立场”。
这是简·爱告诉罗切斯特她必须离开的理由,但是从内心讲,更深一层的东西是简·爱意识到自己受到了欺骗,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戏弄,因为她深爱着罗切斯特,试问哪个女人能够承受得住被自己最信任,最亲密的人所欺骗呢?简·爱承受住了,而且还做出了一个非常理性的决定。
在这样一种非常强大的爱情力量包围之下,在美好,富裕的生活诱惑之下,她依然要坚持自己作为个人的尊严,这是简·爱最具有精神魅力的地方。
由此可见,《简·爱》带有明显的女权主义的特征。
作品中的简·爱是一个独立思考,争取自由平等的女人,特别是爱的平等。
她反映了女性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女性开始在谋求自身的幸福,把自己当成自己的主体,不再是附属男权的一个形象。
但是女性主义对女性自身的要求和社会的要求是要正视女性自身的现实情况和要求社会给女性同男性一样的地位,并且女性的形象应该成为自己的欲望主体,而不再是男性的欲望客体,是按女性自身的需求来塑造人物,而不是按照男性的要求来塑造人物。
当我们用女权主义来分析的时候,我们可以有这些发现:从简·爱的性格表现来说,她有许多令人不舒服的地方。
简·爱的形象,是一个理想的女性形象。
虽然书中一直在强调她不美,平凡,矮小,但这些都被掩盖在她完美的性格之下。
她从小在不光明的环境中长大,舅妈家的冷漠和无情,寄宿学校的严苛环境,使她长成一个坚韧的小妇人形象:自尊,坚强,气度不凡,她懂得别人的需要,知道什么时候出来,什么时候退出。
她符合的是一个男人对于小家碧玉的要求:无所求和懂得适时适当的爱,不单是男主角,我相信,任何男性都会喜欢和爱上这样一个形象——她仍然是按照男性对于女性的需求形象来塑造的。
而这个故事的结尾——简·爱最终完美的结局,更是大大地削减了其中为之争取的平等,同时也是让我感觉最削减这部作品女性价值的部分。
我不否认我对于悲剧的迷恋,但是我同时非常希望我喜欢的角色能够得到一个好了下场,一个令人微笑安心的结局。
我更希望我喜欢的主角能得到一个合理和有助于欣赏一部作品的结局,而书中简'爱最后意外得到一笔丰厚的遗产,拥有了能够和她相亲相爱的亲人,她不再是一无所有,可是,男主人却变得一无所有了,作者呢,这个时候才来给他们的爱情收尾。
诚然,这样一来是个好结局:女主人公爱上男主人公,绝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地位、财富、声望,她爱的是这个人。
然而,小说开始时候就大篇幅铺垫的叙述女主人公渴望在不平等的社会地位下追求平等爱情的内容,在此也显得荡然无存了。
小说结局女主人公的自卑终于可以释放,她和男主人公是平等的:不仅是爱情上的平等,而且财富地位上,他们一样是平等的。
而且此时,男主人公已失去了一切,他与女主人公的财富,健康,年龄,位置都颠倒了过来。
这也是每次读完《简'爱》,我感觉最让我惆怅与失落的地方……《简·爱》是一部带有自转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
我特别尊重作者对这种美好生活的理想,毕竟在当今社会,要将人的价值=尊严+爱这道公式付之实现常常离不开金钱的帮助。
人们都疯狂地似乎为了金钱和地位而淹没爱情。
在穷与富之间选择富,在爱与不爱之间选择不爱。
很少有人会像简这样为爱情为人格抛弃所有,而且义无反顾。
《简·爱》所展现给我们的正是一种化繁为简,是一种返朴归真,是一种追求全心付出的感觉,是一种不计得失的简化的感情,它犹如一杯冰水,净化每一个读者的心灵,同时引起读者,特别是女性读者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