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教学设计
陈文凤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要求会认及会写的生字、新词。
2、通过课文对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体会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你们喜欢燕子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燕子》,共同领略小燕子的活泼可爱吧!
3、了解作者。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同学们,对于燕子你们了解多少呢?
2、了解燕子相关资料。
3、明确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
(2)思考:课文写了些什么?每个自然段的大意是什么?
3、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1)指名认读生字,其他学生帮忙纠正。
(2)小组比赛读,全班齐读。
(3)教师强调部分生字的字音、字形。
4、检查学生对字词的理解(或者随文识字)。
字词:俊俏、赞歌、增添、聚拢、掠过、光彩夺目。
5、指名反馈:课文写了些什么?每个自然段的大意是什么?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带问题,再读课文。
(4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写了燕子的外形美;第2自然段写了燕子为春天增添了生机;第3自然段写了燕子飞行的特点;第4自然段写了燕子的憩息美。
)
2、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讨论:
①写燕子的外形时,表现了燕子的什么特点?
(由整体到局部,表现了燕子的活泼机灵、俊俏可爱。
)
②语句对比,说说哪句话好。
a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加上尾巴,凑成了小燕子。
b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第二句抓住了燕子的外形特点,用词十分贴切,从燕子的颜色、光亮、形态这三方面描绘了燕子的外形美。
“凑”字用的十分贴切、传神。
)
(2)有感情地读第1自然段。
(3)背诵第1自然段。
3、学习第2自然段。
(1)图文并用,自读第2自然段,小组讨论:
课文是通过哪些景物来展示春之美的?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2)学习句子:“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
(2)带着对春天小燕子的赞美之情,齐读第2自然段。
四、课堂小结,巩固学习
1、教师小结本课的学习。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合所掌握的知识,为下节课的内容做准备。
五、课时作业,巩固学习
(判断下面的句子是不是比喻句。
)
(1)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不)
(2)燕子有一对剪刀似的尾巴。
(是)
(3)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是)
(4)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是)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1、2自然段。
2、抄写本课的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出新授
1、复习学过的生字词,强调学生在做作业时存在的共性问题。
2、齐读第1、2自然段,指名回答问题。
3、教师归纳小结,引出本课的学习。
二、看图学文,感悟文本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
仔细观察图片,再结合课文第三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么描写燕子飞行的?用一个字来概括燕子飞行的特点?
(燕子飞的很快、很轻。
斜、掠过、唧。
)
师:一个“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以又轻又快的感觉,而且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
找出文中描写燕子飞行时的动作词语,体会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掠”写出了燕子飞过水面时,飞得很低,速度相当快。
“沾”字写出了燕子身体并没有触着水面,只是尾尖偶尔点了一下水面,这足见燕子飞行时的轻盈灵活。
)指名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燕子飞行的画面,体会燕子矫健敏捷的特点。
2、学习第4自然段。
师:读了第3自然段,我们知道燕子飞得很轻快,姿态很优美。
那么,接下来又会写什么呢?我们接下来学习第4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4自然段,思考:
①为什么要把“几痕细线”比喻成“五线谱”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②说说从课文最后一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几痕”真切地表现了细细的电线在天空中隐隐可见,似有似无,这与落在它们上面的黑色的燕子相映成趣,很像“五线谱”。
“春天的赞歌”是指赞美春天的歌。
春天来了,小燕子成对地落在电线上,形成了天然的音符,多美啊!)
三、课堂总结,升华情感
1、作者在描写之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师:春天是美的,燕子也是美的。
春天因为有了燕子更有生机,而燕子因为有了春天的衬托,又显得更可爱。
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2、学了本课,你有何感受?(指生回答)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摘抄好词好句。
六、板书设计
1 燕子
外形美活泼机灵
春光美增添生机
飞行美快、灵活
静态美谱出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