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真题2015年(汇编)一、第Ⅰ卷共同卷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10.00)1.人类教育的高级形态是______。
A.非形式化教育B.形式化教育C.非制度化教育D.制度化教育√解析:根据教育系统自身形式化的程度,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非制度化教育和制度化教育。
非制度化教育指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
而制度化教育是从非制度化的教育中演化而来的,指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是人类教育的高级形态。
2.在教学中学生以学习______为主。
A.直接经验B.间接经验√C.实际技能D.语文、数学知识解析:从获取经验的性质来看,学习过程是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的。
间接经验的书面形式是书本知识,是经过科学编排,以教科书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的学习内容。
通过书本获取知识,成为学生掌握大量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的高效过程。
但是,学习间接经验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直接经验应是学生掌握间接经验的起点。
3.有人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这对教师教学的启示是______。
A.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循序渐进B.教师的课堂教学预设准备不再重要C.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充满激情D.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灵活应对,注重课堂生成√解析:“向未知方向挺进”“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都说明课堂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应该灵活施教,注重课堂生成。
4.珍珍尝试了八次就一字不落地背诵出了《春晓》。
为了巩固背诵效果,陈老师紧接着又让她背诵了四遍。
陈老师对珍珍采取的知识保持方法是______。
A.及时学习B.分散学习C.适当过度学习√D.分散集中解析: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恰好能背诵之后的继续学习,是使学习的巩固水平超过刚能背诵的程度的一种防止遗忘的措施。
一般来说,学习程度以150%为佳,其效应也最大。
题干中陈老师让珍珍多背诵了四遍,正好达到珍珍恰好能背诵的程度的150%,使用的知识保持方法正是适当过度学习。
5.在认知风格研究中,威特金认为,具有场依存型认知风格的学生更可能选择的学科是______。
A.语言学√B.建筑学C.艺术D.数学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根据人对外部环境(“场”)的不同依赖程度,将人的认知风格划分为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
具有场依存型认知风格的人在加工信息时,对外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具有场独立型认知风格的人在信息加工中对内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
研究表明,场独立型的学生偏向于理科,喜欢从事理论研究、工程建筑、航空及艺术等方面的学习和工作;而场依存型的学生偏向于文科,喜欢从事语言学、社会学等社会定向的学科的学习和工作,故本题选A。
6.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是______。
B.习俗水平C.观察学习√D.榜样示范解析: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社会行为的习得主要是通过观察、模仿现实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来完成的。
故本题选C。
7.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______。
A.个性发展B.操作能力C.思维能力D.实践能力√解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中对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可见,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8.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上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这说明教师的劳动是具有______。
A.创造性√B.复杂性C.示范性D.延续性解析:苏霍姆林斯基这句话中指出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巧妙地”做出相应的变动,也就是说教育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教师必须灵活地运用教育原则,创造性地设计教育方法,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体现出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9.我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七艺”都可以说是最早的______。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显性课程D.隐性课程解析: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它以有组织的学科内容作为课程组织的基础。
我国古代的“六艺”属于贵族教育体系,要求学生掌握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基本才能。
古希腊的“七艺”则要求学生掌握逻辑、语法、修辞、数学、几何、天文、音乐七种基本技能。
我国占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七艺”都可以说是最早的学科课程。
10.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主要区别之一是______。
A.学习使人类获得了经验B.学习使人类行为发生了持久的变化C.在人类学习中以语言为中介√D.在人类的整个活动中都贯穿着学习解析:相对于动物的学习来说,人类的学习具有几个显著的特点:第一,从学习的内容看,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类学习的内容是掌握人类社会的历史经验;第二,从学习的方式看,人类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实践中,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进行的;第三,从学习的动能或动力看,人类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故本题选C。
二、判断题(总题数:10,分数:10.00)1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内在心理活动的反映。
A.正确B.错误√解析: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故题干表述错误。
12.注意和记忆、思维一样,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
A.正确解析: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机体在观察一定事物时的定向活动。
一般认为,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有特性。
故题干说法错误。
13.技能是通过感知而自动化的动作或智力活动方式。
A.正确B.错误√解析: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要求的活动方式,是来自活动主体所做出的行动及其反馈的动作经验,既包括对事物的主观表征进行加工的心智技能,也包括借助于肢体或一定的器械作用于客观对象的操作技能。
故题干表述错误。
14.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A.正确√B.错误解析: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故题干说法正确。
15.教师是教育过程的主体。
A.正确B.错误√解析: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和实施者,也是学生的主要影响者和引导者。
而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教师不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因此,题干表述错误。
16.对于大多数学习而言,集中复习的效果要远远大于分散复习的效果。
A.正确B.错误√解析:集中复习就是集中一段时间一次性重复学习许多次,分散复习就是每隔一段时间重复学习一次或几次。
对于大多数学习而言,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因为分散记忆可以降低疲劳感,减少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影响。
故题干表述错误。
17.课外辅导是上课的继续,上课的任务可以通过课外辅导来完成。
A.正确B.错误√解析:课外辅导指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给予课余时间的课程辅导。
它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的一个重要措施,是上课的一种必要补充,但不是上课的继续。
上课的任务也不能通过课外辅导来完成。
故题干说法错误。
18.学生的差异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合理的,因材施教不仅要承认差异,而且包括尊重差异。
A.正确√B.错误解析:19.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A.正确√B.错误解析:定势有时可以促进问题的解决,借助它可以减少尝试错误的过程;有时也阻碍问题的顺利解决,尤其在两者情境相似,但解决方式相反时更易出错。
故题干表述正确。
20.攻击破坏性行为是心理健康问题,而孤僻、退缩等行为不属于心理健康问题。
A.正确B.错误√解析:孤僻、退缩等行为常常是心理失调的反映,处于心理的深层,属于心理健康问题。
故题干说法错误。
三、第Ⅱ卷专业卷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2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______。
A.揩(kāi)油痉(jīng)挛笑靥(yè) 物阜(fù)民安B.泥(ní)古诤(zhèng)友蹊(qī)跷羽扇纶(guān)巾C.滂(pāng)沱摈(bìng)弃聒(guō)噪悄(qiǎo)然无声D.洞穴(xué) 糟粕(pò) 酝酿(niàng) 心广体胖(pán) √解析: A项的“痉(jīng)挛”应改为“痉(jìng)挛”;B项“泥(ní)古”应改为“泥(nì)古”;C项“摈(bìng)弃”应改为“摈(bìn)弃”。
22.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______。
A.核辐射—海水污染—盐业危机,这个故事的逻辑看起来并不突兀。
但与前段时间大蒜等在炒作中价格飙涨从而让不法商人从中牟取暴利的商品不同,食盐作为民众生活必需品,其价格却是国家控制的B.本文通过对一个淳朴善良、恪守道义的底层人物的追忆,歌颂了人类底层所具有的美好品质;通过对经济发展导致人类贪婪而吞噬原有的淳厚质朴现象的担忧,表达了对自己心中神话般的底层消失的迷茫之情C.平心而论,大量古村落还没有列入遗产保护范筹,没有严格可靠的保护监督,没有将现代文明融入历史文明的任何计划、构想,乃至尝试,仍处在想拆就拆的危境中√D.我在画册中看到过那乡间居室,是木结构的精致小屋,依山傍水,能看见涓涓细流的清澈和活泼,能感受到松涛的呼吸和脉搏,也能看到万籁俱寂时的月色阑珊,更有旭日和夕阳在蓝天上描绘的粗犷与瑰丽解析:“范筹”应改为“范畴”。
23.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诗歌通过对大自然的感情,______人们心灵的创痛;诗歌通过享受简朴生活的教育,为中国文明保持了圣洁的理想。
它时而诉诸于浪漫主义,使人们______于这个辛苦劳作和单调无聊的世界之上,获得一种感情的升华;时而又诉诸于人们的悲伤、屈从、克制等情感,通过悲愁的艺术反照来______人们的心灵。
A.治疗超脱净化B.医治超脱洁净C.治疗超然洁净D.医治超然净化√解析:本题四个选项中的三对近义词中,“洁净——净化”是最容易分辨的。
“洁净”是形容词,指干净,没有支配义,不能接宾语;“净化”是动词,指清除杂质使物体纯净,其后接宾语“心灵”,意思是使心灵纯净。
故第三个横线处应用“净化”,排除B、C两项。
“治疗”指用药物、手术等消除疾病,而“医治”指医疗的过程,前者偏重结果,后者偏重过程,而心灵的创痛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故第一个横线处应用“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