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
23
奉贤区奉城古镇历史文化风貌区
奉贤区奉城镇,西至奉新公路,南至川南奉 公路,北至浦东运河,东至南门港。
24
奉贤区青村古镇历史文化风貌区
奉贤区青村镇,北至南奉公路,南至镇南路 。
25
奉贤区庄行古镇历史文化风貌区
奉贤区县境西部,东至东市南端,沿南桥港 带状分布。
26
闵行区七宝古镇历史文化风貌区
闵行区七宝老镇区,七莘路以东,农南路以 北,北横泾以西,漕宝路以南区域范围内。
27
崇明县三星草棚村历史文化风貌区
崇明西部,北临协进村,南临洪海村,东临东 安村,西临海洪港村,海洪港,白港汇合处。
28
崇明县堡镇古镇历史文化风貌区
堡镇位于崇明岛中部偏南。正大街和光明 街位居镇中心。
29
浦东新区川沙古镇历史文化风貌区
川沙镇老城厢东部,西抵北市街,南到城厢 小学,北到北城壕路,东至城河以东30米。
3
4
松江区泗泾古镇历史文化风貌区
松江区泗泾镇区南部,江川路以东、沪松公 路以北,泗泾港两侧区域内。
5
青浦区西部,北至大淀湖南岸,南至朱家角 青浦区朱家角古镇历史文化风貌区 支路,东至南港大桥,西至珠溪路,淀浦河沿 岸20~50米。
6
青浦区青浦古镇历史文化风貌区
青浦区西部偏南,主要为环城河内范围。
7
青浦区金泽古镇历史文化风貌区
南翔镇为上海市历史文化名镇。风貌区保存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南翔寺双塔和许苏民墓,其 周边和西侧的横沥河西岸保留一些以孙氏住宅为代表的有特色的传统民居。反映了古镇塔和 寺周边的历史风貌。
保存的主要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古猗园,是“银南翔”明清众多园林唯一完整留存的,内有五 处文物保护单位。园西、北侧保留有传统河道黄泥泾和走马塘,沿线传统建筑风貌和街巷格 局保存完整。反映了古镇古园林的历史风貌。 保留了完整的街巷格局,19条街巷依河而筑,有“委塘街条条歪,七曲八弯十八个天井堂”之 说。留存有印家住宅、娄塘纪念坊等民国初年特色的建筑和构筑物,为文物保护单位。反映 了街河交错发展的古镇风貌。 保存了“三湾九街十八弄”的街河格局,留存的建筑在整体上还保存了原有的建筑结构和传 统江南水乡的民居建筑风格。历史上桥梁众多,现状保存有历史价值的桥梁主要有大通桥和 丰德桥。反映了有“金罗店、银南翔、铜江湾、铁大场”之誉的罗店镇的大镇风范。 保存有北大街的传统街道格局,两侧留存主要建筑为商铺居住,多数清末民国年间建造,建筑 保存较好。保留有大团潘氏宅第、定慧庵、西粮管所等历史建筑,建筑傍河依水,小街盘曲。 体现了“水一建筑-街一建筑”的街区特点。 保存有完好的镇区“井”字型河道格局,河道两侧现保存三进以上的第宅厅堂30多处,如区级 文物保护单位张氏宅第等。众多的古民居、水桥、驳岸极具文物价值,另还存有第一楼茶园 、耶稣堂等公共建筑。充分而完整的体现“江南人家尽枕河”的风貌。 保留了沿南咸塘港的传统风貌建筑和街巷格局较为完整的区域,街巷传统特色浓郁,整体尺度 较好,仍保持老街基本风貌;留存了以王家祠堂、东刘老式楼房、西刘老式楼房、东协顺洋 布店、协昌祥洋布店等为代表的历史建筑。一定程度体现了下沙千年盐业重镇的历史地位和 风貌。
16
嘉定区娄塘古镇历史文化风貌区
17
宝山区罗店古镇历史文化风貌区
宝山区罗店老镇,练祁河以南,西至罗太路, 东抵罗溪路,南到月罗路以北河道。 南汇区南部大团镇,西至永春北路以西50 米,北至东运河,东至河塘港东100米,南至 永春西一路。 北至沪南公路,西至奉新公路,南至大治河, 东至东横港以东100米。
41
愚园路历史文化风貌区
42
江湾历史文化风貌区
面积(公顷)
32
66
31
13
184
78
52
43
20
12
22
39
31
13
25
43
75
12
85
20
1620ຫໍສະໝຸດ 1113022
27
2
16
19
32
775
481.4
199.7
45
114.6
107
129
45
101
34
223
457.2
价值描述
集中了大量的清代古建筑和少数的明代后期建筑,建筑多采用枕河而建,为金山地区传统的“ 短脊长檐”的形式。风貌区内还有建于明代的致和、瑞虹、秀兴、庆云、米筛、宝源、跻云 等7座古石桥。这些古宅、古桥各具艺术特色,充分体现了金山地区水乡古镇的传统风韵。 集中分布了一些以杜氏雕花楼、费晔宅、葆素堂、杜氏宗祠和赵氏宅为代表的有特色的历史 建筑和大量保存较好的民居建筑,是一个较完整的具有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有较高的历史 、文化价值的区域。反映了松江作为上海历史文化的发祥地的历史风貌。 保存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方塔,市文物保护单位明砖刻照壁,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多处,以 及其他历史遗迹和历史建筑十余处,区内有历史名校松江二中,文物园林方塔园,历史文物收 藏机构松江博物馆等。反映了松江府城即为唐宋华亭县城的历史渊源。 集中在泗泾塘的下塘街及中市桥南岸一带,基本保存了传统水乡市镇的河街格局和部分传统 建筑。此外,区内还有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史量才故居和马家厅2处,清末民国初名人住宅和民 居5处,传统店铺1处,古桥1处。反映了松江地区传统水乡民居的风貌。 是上海市历史文化名镇,产生于宋代之前,宋、元发展为集市,明清时期到繁荣期,素有“三泾 不如一角”之说。保存了以北大街为代表的古镇特有的街巷空间,以及与河道空间的关系。 河上有市级文保单位放生桥等多座古桥,加之沿河的各式河埠头,以及以课植园、城隍庙和涵 大隆酱园等为代表的类型丰富的传统建筑,反映了中国江南水乡古镇特有的空间尺度和空间 形态。 是上海保存得最完整的护城河水系和十字街格局的古镇之一;留存成片的以院落式低层住宅 和粉墙黛瓦为特色的传统居住街坊;保存了以曲水园为代表的古建筑和园林;保留了县前街 、南门街、北门街等多条具有明清时代格局的传统街巷;反映了青浦古镇作为青浦县的政治 、经济、文化、教育中心的历史地位。 保存了古桥众多的特色,原有“四十二虹桥”及“桥桥有庙、亩庙有桥”之谚,现在古桥尚留 存有七座,其中普济桥是上海地区保存最完整、年代最早的单孔石拱桥,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留了“两街夹一河”的格局,建筑沿这三条轴线展开。古镇在建筑凤路上不同于江南六 镇的奇巧精致,以朴素明快见长。反映了以桥、河为主的水乡风貌。 保存有陈云故居、陈云以前就读过的颜安小学、酱园、救火会等多处文物保护单位保留历史 建筑。保存了得天独厚的水环境,河多桥多,在不长的市河上保留有义学桥等4座古桥;保 留了沿市河、上塘街、下塘街两侧有特色的传统建筑,并留存了多处驳岸空间;反映了典型 的水乡城镇的风貌特色。 保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泉山”古文化遗址,完整保留了距今6000~7000年历史的各 时期文化叠压遗存,被考古学家誉为“古上海的历史年表”、“东方的金字塔”。保留了河 、街相间的古镇格局,沿老通波塘两岸以及通波塘东街和西街分布有历史建筑;留存区级文物 保护单位南塘桥。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上海的发祥地”之誉。 保留了蟠龙塘与镇中大街垂直相交的“十”字状镇街格局,东西长1里,南北为半里。保留了 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香花桥和程家祠堂。保留有镇东天主堂一座,明代徐光启的后裔曾居此。 水乡老街风韵犹存飞映了蟠龙自古以来为有名小镇,蟠龙庵堂香客云集的历史风貌。
序号
风貌区名称
位置及范围
1
金山区枫泾古镇历史文化风貌区
金山区枫泾镇老镇区,320国道以北,朱枫公 路以东,市河和新开河两侧区域范围内。
2
松江新城永丰街道辖区范围内。沪杭铁路 松江区松江古城仓城历史文化风貌 以北、乐都路以南、花园浜路以东、西林 区 以西的区域内。 松江区松江古城府城历史文化风貌 松江老城东部,环城路以南、通波塘以东、 区 松汇路以北、方塔路以西的区域内。
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由保定路、长阳路、临潼 路、杨树浦路、海门路、昆明路、唐山路、舟山 路、昆明路所围合的区域
33
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
34
龙华路历史文化风貌区
35
南京西路历史文化风貌区
36
人民广场历史文化风貌区
37
山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
38
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
39
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
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由黄浦江、延安东路、河南 中路、天潼路、大名路、闵行路所围合的区域
保存了白鹤镇北街和白鹤镇南街的传统街巷,街道尺度尤存,宽度约3-4米o留存有区级文物保 护单位继善桥和青龙桥。因境内有白鹤港而得名,境内的旧青浦镇是上海地区最早的对外贸 易港口,旧称青龙镇,现存的位于风貌区外的青龙寺、塔是旧镇的遗迹。反映了其青浦的发源 地的历史地位。 嘉定镇为上海市历史文化名镇。风貌区保存有三片传统街巷、河道格局保存完好的区域。留 存有孔庙、汇龙潭、秋霞圃和法华塔等12处文物保护单位和以登龙桥(州桥)为代表的保存较 好的7座古桥。在千步之内汇集宋、元、明、清历代古塔、老街、旧庙、名园而为国内罕见, 可谓“嘉定之根”。反映了州桥地区自古以来是嘉定古镇的中心地区,也历来是商业繁华区 和文化中心的历史地位和风貌。 保存完好的西大街是至今为止嘉定镇内保存最为完整的老街巷之一,为前街后河的格局。保 存有上海现存较好的古城墙和水城门闸,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沿西大街和练祁河留存西溪 草堂、厚德堂和崇得堂等具有一定历史特色的民居建筑。反映了古镇城门周边的历史风貌。
18
南汇区大团古镇历史文化风貌区
19
南汇区新场古镇历史文化风貌区
20
南汇区航头下沙老街历史文化风貌 南汇区西部航头镇的中部,西至沪南公路, 区 北至咸塘港,东至咸塘港以东50米。
21
南汇区康桥横沔历史文化风貌区
南汇区康桥镇东北角,横沔港与盐船港的交 叉口。
22
南汇区六灶古镇历史文化风貌区
南汇区北部六灶镇,沿向学街与六灶港,北 至周祝公路,东至南六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