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高中作文教学

浅谈高中作文教学

浅谈高中作文教学
一、重视学生作文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因此,作文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

1.写作前,教师应创设能激发学生情感的情境。

赞可夫曾说过:“应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

如可以利用教材创设情境。

在学习《山居秋暝》,让学生改写为一篇写景散文,学习《项链》,为其续写一个结尾;学习《泪珠与珍珠》,也以“泪珠”为话题,写一篇短文。

2.让作文话题既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随生理与心理的成熟,他们开展活动的目的性逐渐增强,而且越来越迫切需要所处环境的重视和尊重。

因此教师选择作文话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思想和语言去评说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丑恶,使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如可以利用真实的生活创设情境。

善于抓住生活的契机,引导学生捕捉生活的瞬间,体味生活,写出心中的感悟。

强调作文教学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自然生活紧密结合。

在军训过后,让学生抒写“军训杂
感”;母亲节到了,让学生以“母亲节的礼物”为题写作;学生对教师安排座位不满了,教师巧妙地设置情境,让学生以“位置”为话题进行写作。

3.在作文信息反馈中教师要多予以鼓励。

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就是其劳动成果,教师应尊重、爱护学生的劳动成果。

学生作文的目的就是获得老师的肯定,教师应抓住学生作文中好的一方面给予鼓励,针对存在问题加以指导,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二、注重作文素养的提高与培养
作文素养是学生通过多年的阅读、写作、口语练习而形成的作文潜能,是学生多年练习的结晶,决非朝夕之功。

所以培养学生的作文素养,不能急功近利,须把眼光放长远一些,从点滴训练开始。

1.重视阅读。

广泛的阅读可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为作文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若学生每天阅读500字以上,三年之后,作文的语言关则如履平地。

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老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能写好”。

大量阅读课外书籍。

课外阅读能解决课堂教学内容有限和知识无限的矛盾,拓宽和加深语文学习因此,我除了要求学生经常到学校图书馆借书,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作文选、童话故事、科普等,让学生
多听人家的语言,多看人家的文章,同时要求学生写好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多积累知识、积累生活。

这样使学生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认识,还丰富了学生的词汇和写作素材,也改变了以前常见的许多不良现象。

2.重视作文练笔。

练笔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

但因高中学生课程多,课时紧,每学年作文次数有限,只安排6―7次作文训练,这远远不够。

而教师自行增加练习次数又势必加重学生负担,在这种情况下,作文小练笔无疑是最灵活、最有效的方式。

若倡导学生每天写50字左右的片断,对于提高作文素养的作用不言而喻。

3.重视词句的积累与品悟。

词语是作文的最小单位,对词语的理解是一个人驾驭语言的基础,在作文教学中不可忽视对词语的积累与品悟。

如《荷花淀》,作品开篇水生嫂“月下编席”那段描写,景色被渲染得很有诗意:“这女人编着席。

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

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

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这段描写很有诗意,它使人物犹如仙子,与明月、清风、银白的水、透明的雾以及清清的荷香,共同构成了妙不可言的诗的境界;同时,这景色又与具有人情美的人物交相呼应,彼此映衬,有力地烘托出了人物的心灵美。

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初读感受语
意,细读感触语脉,品读体味语词,美读体察语情。

三、重视毕业班学生作文技巧的指导
长期以来,考场作文的复习备考几乎疏于形式。

不少学校,不少教师,不少学生在复习中没有系统的作文训练计划,甚至有的学生在做综合训练题时,只做基础知识题和阅读题,不写作文,为什么会这样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大家认为作文复习耗时费力,无法快速、有效地提升成绩。

其实,这是一个思想误区。

因为“新考纲”指出,作文总分=基础评分+发展评分。

其中基础评分占80%(约50分),它有赖于作文素养。

发展评分占20%,(约10分),包含“深刻”“文采”“创新”三项,而这三项突出任何一项就可得分。

“深刻”“文采”需历练思想博览群书,这也取决于作文素养的积累,而这不是一两天能完成的事。

唯有创新是可以快速得到激发的,“创新”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潜能,毕业班作文技巧指导也应侧重这方面潜能的激发。

1.关于标题的创新,可以从以下方面点拨指导:采用大小式标题;正副式标题;间隔式标题;题记式标题;符号式标题;修辞式标题。

2.关于结构的创新,可采用以下创新形式:过渡式;叙议式;抑扬式等。

3.关于作文的体裁,外形方面的创新可变为寓言式、书信式、日记式、戏剧式、问答式、辩论式、镜头式、实验
式、科幻式、病历式、广告式、诗歌式等。

4.关于考场作文自救的指导。

考场作文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行文即将完成,却发现离题万里,全军覆没,只能自救,别无他法。

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自救:点题式,即在空白处加一段点明文章主旨的话,进行弥补;反弹式,即把背题作文通过逆向(反弹)思维的方式使其更能够突出主题思想。

5.作文考试被称为“天下第一考”,但考试本身就是一门学问,有规律可循,有技能可学。

毕业班的作文技巧指导必不可少,教师应高度重视。

相关主题